新中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稳定论文,新中国论文,启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3)08-0125-07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艰辛的探索,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且对社会稳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社会稳定观。这一时期对社会稳定的理论探讨是在分析了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后,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心,首要任务是确保政治稳定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维护主权独立的社会稳定观。这一时期,党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同时致力于政治、社会的稳定。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这些思考集中体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著述中。
毛泽东在1957年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本质区别,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处理这些矛盾,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均存在对立统一的两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在社会中存在少部分阶级敌人与党、国家和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相对立。因此中国需要营造出适应这种对立统一的政治局面,实行民主集中制,既让人民自由、舒心,获得民主权利,又要不断打击敌对分子对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破坏。1956年中共八大对中国当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等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社会一般公众对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国家和社会的主要任务应当由打击阶级敌人转向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集中主要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努力向工业化国家转型,并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顺利实现国家的经济起步。八大的正确路线为当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7年的时间里,不仅国家政权得到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体系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也基本确立起来,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究其原因,社会稳定功不可没。这种社会稳定是在新政权成立之后,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中始终采取稳健协调、统筹兼顾的方针和政策的必然产物。因为,当时既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又彻底扫清了各种腐朽的社会现象,才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局面的稳定有序。
社会稳定也离不开正确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普遍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事实证明,不从现实国情出发发展经济,只能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毛泽东在认识这些错误的过程中提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价值规律,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有序地安排农、轻、重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经济领域中不能搞平均主义。在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相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要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计划指标和建设规模的制定,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1](P107)等对后来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周恩来还对社会改造后的阶级结构作出了正确分析,认为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应该融入无产阶级中去。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国民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将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全面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时期,中国依照八大制定的发展路线平稳推进各项事业,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的局势。
另外,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也敏锐地觉察到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他认为: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因此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国家主权的完整,人民力量的凝聚,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都离不开民族团结。他提出必须吸取苏联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教训,“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与长远发展”。[2](P363)
这些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对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作用。新中国社会稳定大厦的基础和主体工程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一期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对于解决中国当前的社会稳定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
1966年5月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可以称为中国社会秩序的破坏和徘徊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领导人主观判断脱离实际,发动了对国家制度和人民生活都产生巨大破坏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社会稳定在这一时期无从谈起。1978年12月,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深刻认识到了“左”倾错误对中国政治权力体系和社会秩序、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并作出了今后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即把国家工作的重心从阶级斗争中转移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践证明这项决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就是在这样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社会又开始步入了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之路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浩劫,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都急需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稳定观主要体现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当中,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必须拥有团结、安定的良好政治局面,必须强调这一时期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持稳定,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发展和成功的可能。邓小平再三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包括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思想稳定等,而讲得最多的是政治稳定。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大力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确保安定团结。稳定压倒一切,是总结新中国成立28年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1989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我跟美国人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3](P244)从此,维护社会稳定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
邓小平在分析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复杂因素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如何实现稳定的措施和对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在政治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安定团结局面的保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与保障社会稳定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稳定的政治制度、政治认同与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是影响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的核心因素之一。
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抓好党的建设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的保证。共产党作为国家的执政党,必须组织起一个良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其中的常委会及其成员。只有共产党的核心不发生问题,中国才能稳如泰山。反腐败也成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能扼制腐败,就会导致社会公信力的下降,群众对党的质疑,就会动摇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就会造成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
在制度建设方面,强调从制度和法律上来保障社会稳定。实践证明,保持社会稳定需要走法制化道路,消除社会混乱要依靠制度手段,以制度的力量防止不安定状态,以健全的社会机制消除不安定因素。通过加强立法,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就可以依法办事,依靠制度办事,社会局势和政治局势就可以在相关制度规范和保障下保持稳定状态,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就能够以正当的途径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某些公职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的控诉,也能通过适当渠道反映出来,并根据相应规定予以解决。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能在制度的轨道上予以处理,不至于无章可循,使小矛盾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可见,健全的制度和机制起着重要的防范和疏导作用。所以,邓小平强调要靠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来保持稳定。[4](P188)
在思想上,邓小平认为,社会要保持长期稳定,思想稳定是基础。所谓思想稳定,即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在统一的思想信念的引领之下,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社会繁荣与稳定提供牢固的思想保障。这一阶段中国采取的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引导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社会认知和思想观念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使人民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地参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保障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毫无疑问,每个城邦的立法者最应关心的事情是青少年的教育。那些不重视这一点的城邦往往蒙受了巨大损失。每个城邦都应该教育公民适应他所在的政体,而每个政体又都有属于自身的固有习俗,遵循这些习俗,就可以大大有利于政体的维持和保全。”[5](P152)
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稳定的局面能否得到维护,取决于社会主义实践中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经济基础能为消除多方面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创造基本条件;而改革开放使社会稳定被置于一种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不断消除不稳定因素的过程之中,这样社会稳定就有了得以长期维护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则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原则和制度保证,能够有效地排除错误思想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干扰。
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新的社会问题诞生,通过对这些新情况的探索,中国的社会稳定理论与实践得到了极大丰富。
20世纪90年代,社会稳定理论的独特贡献在于,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局思考稳定问题,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形势和国内外趋势的发展认识社会稳定问题。这一时期的社会稳定观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一是指明社会结构变化成为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社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江泽民指出,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利益格局、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日益多样化,必然会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活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变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阐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着总体上的稳定。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面临利益关系的新调整,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江泽民强调:党政机关必须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实事求是,深入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
三是指出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重要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90年代末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期所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认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比较紧张的国内局势下,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这一时期的社会稳定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复实践中形成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稳定观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理论上,而是把它转化为治党、治国、治军的具体行动。他们科学地提出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在具体实践中把这些决策统筹安排,做到了坚定原则和策略灵活的统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变革性问题,即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使中国社会稳定面临新的课题、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通过科学地分析改革进程中社会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新问题,他们从不同层面阐释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展开了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稳定思想进行了科学阐释。这一时期的社会稳定观主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稳定促发展,以稳定保和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任务,完善社会稳定各方面的制度建设的社会稳定思想,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和社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强调依法治国对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保障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将社会建设加入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当中,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全面发展内容。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需求,提高改善民生的效能,扩大享有社会公共资源的群体,深化公共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6](P36)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将切实实现人民的利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稳定工作的落脚点,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7]。这是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体现人民意愿、满足人民要求、实现人民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是现阶段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内容。人民利益与社会稳定、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因此,促进民生工作是推动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胡锦涛强调:现阶段,维护社会稳定要从民生工程入手,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确保民生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法律权益,通过群众利益反馈机制的建立健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意愿,疏导社会不满情绪,通过改善民生将社会不稳定的隐形因素消除于源头,并使人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构成社会稳定的内在活力。
另外,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探索。首先,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次,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提高依法执政的观念,树立起政法队伍的社会公信力,使人民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获得公正的裁判。再次,继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使执法活动能够在有效的监督体系下进行,以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因执法不良而受到侵害,以确保社会公权力在执法环节不被滥用。最后,用正确的方法、手段解决触及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在制度内化解民事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维权的成本。
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日渐增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稳定观及其理论的发展演进,正确认识各历史阶段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对推进和深化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找出解决现阶段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矛盾的性质,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进入新时期,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依然是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目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有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待业人员增多,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部分职工生活困难;金融领域潜伏着一些隐患;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还大量存在;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等。认识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其矛盾的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来正确解决矛盾。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及时,就可能成为不安定的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第二,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改革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扩大,但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以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障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社会稳定能够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也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正是缘于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社会全面发展又是保持和推动稳定的基础,发展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唯一途径。要消除各种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保持长期安定,就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需保持动态平衡,“寻求这种动态的平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从注重政府权威、维护政治稳定,到扩大公民参与、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动态过程”[8](P158)。因此,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现实国情,不断调整三者在实践中的需求,以确保其合力在国家建设和实现人民福祉中体现最大效能。
第三,各民族团结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都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全面的理论认识,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方法。各民族是否团结是关系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能否稳定发展的重大因素。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其中不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秩序的暴力事件,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高度重视解决民族问题、调解民族关系。2001年中国修改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并于2005年再一次完善了这部法律的具体内容,旨在以完善的法律保证各民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维护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权益。[9]此外,国家还对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就业等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支边、援藏、援疆等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益的工作,尽快提高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质量,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的开发政策,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特需品的供应等兴边富民计划,将民族政策的各项具体制度设计得更加行之有效,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确保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态势。
第四,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群众路线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使群众路线有了新内容。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利益结构面临多元化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其困难,使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成为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20年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程度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滞后的社会结构和利益调节机制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和压力。党的十六大后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积极努力建构和谐社会,开始注重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只有人民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价值中得以体现、自身意愿和利益诉求得以实现后,社会秩序才会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当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意识达成一致后,处于社会主体地位的人民群众就会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导力量,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坚持群众路线构成了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
标签: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