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以江苏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为例论文,农民增收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城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江苏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减缓。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的现状分析,依靠农业和农村自 身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主要原因是其创造就业的能力弱化,表现为目前 的农业和农村中扩张就业所需的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在 这种情况下,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重组、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 成了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突破口。
一、现状:农民增收乏力
199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相应迅速提高。剔 除物价影响,1995年、1996年分别为9.5%、12.6%。但自1997年至200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 入的增长速度却下降,依次为4.40%、4.5%、5.3%和3.5%。江苏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呈现以 下特征:
1.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4.4%,而同期国内生产 总值年递增率11.0%,后者比前者高出6.6个百分点。
2.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由1978年 的1.86∶1缩小为1984年的1.40∶1。此后两者差距又拉大,到2000年为1.89∶1,农民收入 增长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3.农户之间贫富差距显著。2000年江苏农村10%最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达10235元,比上 年增长14.3%,其农户人口占8.2%,收入却占23.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而10%最低收 入户的人均纯收入只有1146元,比上年下降3%,其农户人口占11.6%,收入仅占3.7%。
4.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增幅都下降。1996—2000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与1 991—1995年比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由22.6%降为2.8%;工资性收入由22.3%降为15.1%,前 者降幅超过后者12.6个百分点。
二、剖析:收入增长趋缓成因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原因,可以从表层与深层两个方面分析。
(一)表层原因。
1.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减缓。农民收入中,第一大来源是农业。据1995年统计,江苏农民家 庭总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72%。因此,粮食及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对收入影响很大。而江 苏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递增率由1991—1996年的9.3%降为1997—2000年的5.4%,这必然导 致农民收入的增速相应回落。
2.价格政策优惠效应逐渐减弱。改革初期,农民收入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大 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使农民得到了实惠。1980—1994年,全省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由104.3提至148.8,其中粮食由100.1提至151.3。但是价格不可能人为地无限制提高,目前 我 国的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价格水平。价格上扬的空间很小,有些农副产 品过剩,形成了买方市场,被迫压价销售。所以,依靠政府实施优惠政策,提高农副产品价 格,促使农民增收的状况已经不太可能了。2000年全省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已降至100.5 ,其中粮食降至95.5,价格大幅度下降,使以农业为主的绝对收入减少。
3.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速减缓。80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农民收入高速 增长的动因之一。但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体制、政策、产品以及经济环境等问题,乡镇企 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日渐缩小。江苏农村乡镇集体企业主营业收入 年递增率由1984—1990年的22%升为1991—1995年的40.7%,然后降为1996—1999年的0.03% 。1996年以后乡村集体企业主营业收入增幅下降必然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
4.农民外出打工竞争加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力推进,有些城市职工尚需下岗,农村 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竞争加剧。2000年末全省城镇尚有失业人数30.36万人,比1996年末增加3 5.9%。在城市就业不足的情况下,有的城市采取某些措施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民在农村 以外寻求就业的环境愈发不利,劳务收入的增长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深层原因。
1.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为主转为以需求约束为主。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发生了重大 的阶段性变化,这集中地表现在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观上。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 不断增强,也由于城乡居民稳定地越过温饱线后,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几乎所有农产品的 需求弹性也随之明显下降,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从长期短缺历史性地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1985年到2000年江苏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2.5%、53.6%降到41.1%、43.5%。同时,城乡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由128.6公斤、291.3公斤降为75.81公斤、265.4公斤(1 999年数字)。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农业增长越来越受到需求的制约,主要农产品的收入弹性 值开始明显下降,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 以需求约束为主。在资源约束和农产品绝对短缺情况下,只要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业增 产就意味着农民增收,这大体就是改革初期农民收入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在需求约束情况下 ,农产品生产出来,不一定就能卖掉,就是卖掉了也不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也就是说,农民 收入与农业增产之间已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了,如果农产品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 就必然会出现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增收少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创造收入的能力 下降了。
2.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增收乏力。农业创造收入的能力还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密 切相关。尽管需求约束意味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速度加快,但是如果农业的就业 份额能够同步或更快地下降,每个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仍会增加。然而实际情况是,19 85—2000年,江苏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减少1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劳动力 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仅降10.5个百分点,后者比前者少降了7.5个百分点。我国农业劳 动生产率乏力,还可从每个农民养活的人口与先进国家进行比较予以佐证。资料表明每个农 民负担的人口数是:英国106人、美国73人、法国55人、日本34人、中国仅5人。中国与先进 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这才是农业创造收入能力下降最本质、最 深层的含义。
3.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的发展。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表现在:一方面农户生产经营 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另一方面农户驾驭 市场能力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经常出现“买难”、“卖难”现象,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 变的市场农民无所适从。目前,江苏省农民耕种的土地极度分散,根据对3400户的调查,经 营规模在5亩以下的农户占62.6%,经营5—10亩的农户占31.3%,经营10—20亩的农户占5.5% ,经营20—40亩的农户只占0.60%。广大农民拥挤在如此有限、分散的耕地上,他们无法投 入更多资金发展生产。2000年,农民年均投入家庭经营性支出678.0元,比1995年仅增0.4% 。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国家比也有较大差距,2000年全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3%,与发 达国家相差20—30个百分点。从以上土地、资金、技术三方面条件来分析,目前江苏省农民 生产经营基本上还处于小生产状况,单靠如此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弱势群体”,是 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缺乏开拓市场能力的。没有一定的规模,一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二是 形不成固定的市场,三是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最终也就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造迟缓。这一矛盾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而 言,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人口结构和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据1999年统计,江苏 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5%和65%,而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 分别占总量的81.4%和18.6%。人口与资源占用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 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而且也表明了在这样一种结构下,农民是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 的发展地位和获得同等水平收入的。其二,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2000年江苏第一产 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2.0%,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却高达42.7%。 这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状态,表明江苏省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 利用,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不能快速增加。其三,加大了产业重组的难度,限制 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发 展。90年代以来,江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十 分理想。1995—2000年,尽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2.3%上升到27.1% ,但与世界平均或先进水平相比,分别仍有三、四十个百分点的差距。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极大地削弱了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产生的增加农民收入以及 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5.工农业商品“剪刀差”再度扩大。前面所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工农商品“ 剪刀差”也相应扩大,全省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如以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为100,与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的比值由1994年的100∶78.9扩大为2000年的100∶98.4。工农商 品“剪刀差”的扩大,降低了农村再生产的积累能力,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三、比较:城市化发展滞后
1.与世界水平比较。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1992年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6%、日本 为77%、英国为89%、法国为73%、加拿大为78%、中国为27.63%、江苏为23.8%。全国1999年 为30.89%、江苏2000年为41.5%。另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我国1995年人均G NP为620美元,城镇化水平为30%。同年人均GNP在500—730美元之间的11个国家城市化平均 水平为42.5%。可见,我国、江苏省城市化不论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与平均水平比较都有 一定的差距。
2.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比较。90年代以来,江苏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第五次人 口普查表明,包括劳动年龄在内的15—64岁的人口数为5324.78万人,较1990年第四次人口 普查时增长14.3%,高于同期人口总数增幅3.4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为2688.03 万 人,其中约有剩余劳动力1000多万人,而2000年比1999年江苏农村劳动力只减少21.35万 人,这意味着需要推进城市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3.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比较。与城市化水平基本接近的另一个指标为第三产业就业人 口比重。199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发达国家为70%,发展中国家为50%,而中国仅为24 .5%,2000年江苏为27.1%。我国、江苏省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仅 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4.与工业化进程比较。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在工业化(以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衡量)加速阶段,即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城 市化的速度也相当快,甚至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如日本在1947年到1975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 ,工业化从28%提高到36%,同期城市化从28%增加到75%,增加47个百分点;韩国在1960年到 1981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工业化从20%提高到39%,同期城市化从28%提高到56%,增加28个 百分点。而我国、江苏省却为畸形发展,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全国:1952年滞后5.1 个百分点,1978年滞后26.4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8个百分点。江苏省:1952年滞后3.3 个百分点,1978年滞后33.3个百分点,2000年滞后3.5个百分点。
从上述与国际水平以及国内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工业化 进程等方面比较中都可以看出,我国、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乃是农民收入增 速迟缓的一个主要障碍。
四、动力: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现有条件下,几乎所有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如提高产量、提高价格等传统手段都很难 再发生较大的作用。要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首先打破城乡隔离的模式,采取以农民变 市 民为内涵的城市化推进方式,大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是因为:
1.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出路。江苏是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省 份,2000年末,全省耕地只有7512.58万亩,农村人均不到1.46亩/人,平均耕地2.79亩/人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每年减少约二、三十万亩,今后耕地资源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难 以改变。江苏省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2000年为390公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7.3%, 在技术水平没有明显突破的情况下,单产水平也不可能很快提高。因此,近期粮食产量增加 的空间有限,其他农产品生产情况亦相类似。再从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来看,我国除大米 、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较接近外,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高75%、玉米高63%、棉花高12%,菜 籽油和豆油高37%、禽肉高35%。我国农产品已普遍进入高价阶段,在若干年内较大幅度提高 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跳出原有的主要靠增产、提价、政 府补贴的定式,转向主要依靠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创新就业载体,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江苏曾采用“离土 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模式,对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以工补农 、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1978—1995年 江苏乡镇集体企业主营业收入年递增率达29.7%。但这种模式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挤入工 业部门,却未能拓宽第三产业更大的就业门路。1995年以乡村第二产业劳动力为1,与乡村 第三产业劳动力之比为1∶0.6。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两个要求:一是生产与消费在时、空 上具有高度同一性,不像工业一样在甲地生产,到乙地消费;二是第三产业要求有最低的“ 入门人口”,也就是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就地转 移模式正好违背了第三产业的这些要求。只有积极推进城市化,才能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 机遇,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3.激活农民消费需求,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农民大量滞留 在农村,指望单纯开拓农村市场,很难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江苏农民消费支出年递增率由19 91—1995年的19.8%降为1996—2000年的3.8%,减少16个百分点。农民消费需求减少的原因 : 一是大量的农民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其收入很难有大的提高。江苏农民家庭平均每人 种植业收入2000年比1995年减少18.9%,年递减4.1%。这样,农民的潜在需求就不可能转化 为收入支撑的现实需求;二是大量的农民滞留在农村发展乡镇工业,就业门路相对狭窄,在 买方市场中工业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非农业收入的增加也有限;三是大量的农民滞留在农 村,农产品商品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中可用于购买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现金收入也难增加 ,1996—2000年江苏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收入中的现金收入年递增率为9.6%,比1991—19 95年的20.5%减少10.9个百分点;四是大量的以及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滞留在农村,其消 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模式不可能有质的改变,抑制了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由此可见,只 有实施城市化发展方略,才能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资源合理利用上增加农民收入。上述实施城市化、减少农民的 方略,可以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的人口数量。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个农村人口, 占用土地(含宅基地在内的非农建设用地)约150平方米,而城市居民用地人均约100平方米。 乡镇企业分散在“村村点火”所占土地,比集中在小城镇集约化经营所占土地更是多得多。 然而,目前所实行的“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他们还 有大量土地,这是因为:其一,在“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下,农民的身份不变,收入得不到 保障,不能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随时都有重新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其二,在“离土不 离乡”的模式中,农民还是农民,其生育观、生育成本以及收益状况也没有大的变化,人口 生产率依然很高,使劳动力的供给居高不下;其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导致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零碎、田块狭小,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空间条件差,从而制约了农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而城市化可以发挥能量集聚、要素集聚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 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充分显示先进生产力的功能,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 和增加农民收入。
5.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建国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 并以一系列旨在把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严格区分的如户籍等制度加以固定化的配 套制度和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了一条非市场经济 的道路,城市及其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通过行政力量集中资源的结果,而不是工商业商品交 换中自然集聚的产物,最终形成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工业相并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但由于传统战略 的影响很难短期内消除,再加上城乡管理体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城乡生产要 素的流动仍然受到了许多限制。因此,只有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 动,促进城市就业机制的转换,使各类劳动力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才是解决阻碍农民增加收 入 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五、方略:加速推进城市化的途径
1.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城市化的自觉性。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近代和现代经济 发展的伴生物,同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 城市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江苏要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 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重要途径。城市化包括生产要素的集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城市的集聚 、城市体系结构组成,地区分布的变化、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的演进等等,推进城市化 ,既是深度上的发展,又是广度上的扩展;第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新世纪全省经济 高增长的强大动力。城市化有助于解决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缓 慢、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第三产业发展不快 等问题,推进城市化,必将促使全省经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镇多层次发展的多元城市化。不同规模、类型和不同地区 的城市,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及自然条件的不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方式、特点也会有所 不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建 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处理好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发展关系,寻求推进城市化的最佳途径。
3.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的战略模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以增加城镇数量,扩 大城镇规模为主的外延型发展,主要是通过城镇数量增加来推动城市化;二是以优化城镇结 构、提高城镇质量、完善城镇功能为主的内涵发展,是数量上的城市化和质量上城镇现代化 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城镇系统的结构改造与质量提高来带动和促进城市化。目前江苏 城镇群体已基本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的较为合理的规 模等级结构,不存在明显的数量、规模结构断档现象,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的城镇发展应采 取内涵为主的战略模式。
4.建立市场化的城市发展机制。城市化机制可以是市场机制,也可以是行政机制。在现实 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往往是并存的,当前我国偏重于行政机制。今后必须用改革的精神 ,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市场化的城市发展机制。要按市场化运作规律办事,切实改变政府包 揽一切的做法,广辟城建资金来源,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城镇基 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公用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现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 社会化、发展产业化。形成城市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城市土地价格的市场化机制。建立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户籍管理新体制。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