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论文_杨昕,白海渊(通讯作者)

精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论文_杨昕,白海渊(通讯作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关键词】精神心理因素;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12-02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压力的增大,熬夜、久坐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从而使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纵观CVD的“上游”保健与预防措施,注重了“管住嘴、迈开腿”的吃动两平衡,以及控烟的健康生活模式[1]。然而,我们心血管医生却往往忽视了患者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带来的危害,增加了CVD的再次住院率等,在CVD中占平均致病因素的30%~40%,以老年人为甚,目前已被临床称之为“双心”医学[2]。现本人结合大量最新临床研究及心血管指南和期刊,就“双心”医学给予综述。

1.精神心理因素的基本概念

精神因素指当人体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时,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3]。致病因素有:先天遗传(大脑伏隔核D2神经元的SIc6a15基因)[4]、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常表现为幻觉、情感障碍、行为怪异等。

心理因素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异常行为的总称。致病因素主要有心理被受伤刺激,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狂躁等。

2.精神心理因素与高血压

2.1 精神心理因素引起高血压的机制

长期脑力负荷,持续紧张、焦虑、烦躁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能够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疾病。基本机制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同时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等,导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从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2.2 高血压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不仅能够损害心脏等靶器官,而且还能带来精神心理上的创伤,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甚至痴呆等心理障碍,以及部分患者降压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效[5]。然而,据临床研究统计,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比例高达50%~80%[6]。因此,精神心理因素与高血压二者互为因果,在接受降压治疗的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干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3.精神心理因素与冠心病

3.1 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的机制

抑郁、焦虑等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在交感神经被激活的同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性随之增加。(2)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由于应激反应而导致胆固醇及血粘稠度的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与聚集,以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的分泌,从而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甚至管腔狭窄,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等。

3.2 冠心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大量开展,PCI术后患者出现精神心理因素的现象趋于上升。因PCI为有创手术,结合在冠脉血管内永久性的金属异物载入,容易导致患者恐慌、烦躁、焦虑、抑郁等。大量临床数据统计,PCI术后患者出现抑郁的比例为63.2%,焦虑的比例为66.9%,同时增加术后的心衰、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7-8]。

4.精神心理因素与心律失常

4.1 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长期的心理性和情绪性应激,能够:(1)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兴奋,导致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功能受损,部分发生凋亡、坏死等。(2)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大量儿茶酚胺分泌,缩短房室结不应期,触发折返等。(3)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能够引起心肌电生理活动紊乱,心脏复极化稳定性和室颤阈值均降低,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临床常见有房、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呈短阵发作),以及房颤(Af),个别患者严重时会诱发室颤(VF),甚至心源性猝死(SCD)。因此,CVD已成为第一位的精神心理应激性疾病。

4.2 心律失常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通过大量CVD患者心理筛查发现,期前收缩经抗心理治疗后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发现焦虑、抑郁能够引起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提示,Af患者合并抑郁者占33%,合并焦虑者占38%,约11.5%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合并有严重焦虑等。再次,大部分患者行起搏器置入术后由于缺乏对起搏器的充分认识,担心导线脱落,电量耗尽,被外界环境的干扰等,从而合并抑郁者占43%,合并焦虑者占56%[9]。部分Af或室上速(PSVT)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失眠等现象,经心理干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5.精神心理因素与心力衰竭

据最新临床研究提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达40.1%,且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呈正相关,是同龄非心脏病人群的4~5倍[10]。于2016年的一篇Meta分析提示[11],合并存在焦虑、抑郁的CHF患者,再次住院率是单纯CHF的2倍,病死率是4倍,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5.1 心力衰竭引起精神心理因素的机制

5.1.1神经体液机制 由于心排血量下降,组织器官持续低灌注状态,机体长期处于“慢性应激”而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使大量皮质醇等激素释放,干扰大脑正常调控等。

5.1.2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大量的儿茶酚胺分泌,从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引起焦虑等心理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1.3免疫相关机制 研究发现CHF患者,体内IL-1、IL-6以及分泌型ST2、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同龄人[12]。长期的异常激素高分泌,激活交感神经,从而引起焦虑、抑郁等。

5.1.4社会心理相关机制 经调查发现,CHF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与受教育程度和意志成反比关系,此外同龄CHF患者女性是男性的2倍。同时CHF患者活动耐受力下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缺乏周围环境的关怀,还有部分CHF患者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等因素,导致了精神心理因素的形成。

6.双心医学患者的临床识别

“双心”患者多合并有躯体疾病,具有波动性和反复性,躯体症状越典型,抑郁焦虑现象越明显。那么,能够准确排除CVD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问题,对CVD的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若患者存在有:(1)被检查者血压时有偏高、心律失常(房、室早或短阵发作,部分患者合并有阵发性房颤)等,经调整心态、镇静催眠等措施后均恢复正常者;(2)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心前区不适症状,经普通心电图或活动平板试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3)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史患者持续接受药物干预效果不佳,经积极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者等。

7.双心患者的临床干预策略

7.1 双心患者的非药物干预

目前,心理治疗作为双心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其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现经临床循征医学统计推荐,心理干预的措施有:认识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行为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等。在确定具体病情之前,应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及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免做出错误的判断与治疗。

近年来,经临床研究发现,双心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预的同时,“大自然疗法”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Isaksen等[13]发现CHF患者给予“规律间歇性有氧训练”和“推拿按摩”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等。

7.2 双心患者的药物干预

7.2.1西药治疗 最新研究发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阿姆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以及苯二氮卓类安定片,在抗焦虑、抑郁的同时,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再住院率等[14]。此外抗炎及免疫调节剂将成为下一代抗抑郁、焦虑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7.2.2 中药治疗 精神心理疾病则与“郁证”、“脏燥”相关,而CVD属于“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那么双心疾病的发生则与心、肝、气、血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临床CVD伴有焦虑、抑郁与心神失养、肝郁气滞而导致,临床根据以“调畅气血、疏肝养心”为基本辩证论[15]。如“双心汤”,即柴胡、川穹、香附、枳壳、郁金、合欢皮、甘松、丹参、降香、赤芍、白芍、甘草,以疏肝理气等。

综上所述,“双心医学”是心脏病学和心理学科的整合,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的综合治疗,最终目的是改善CVD患者的预后,实现患者躯体和心理的康复。那么,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再医其病。我们心内科医生在诊治心脏病人的同时,应认真仔细筛查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并作为CVD整体防治体系的一部分,为病人提供必要的行为指南和药物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等。

【参考文献】

[1]胡大一.我与岩松聊健康.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4):301-302.

[2]杨郑,孙颖.老年心血管病与认识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97-99.

[3] A.Reyyan Bilge,Holly A.Taylor.Framing the figure: Mental rotation revisited in light of Cognitive strategies[J].Memory & Cognition, 2017,45(1):63-80.

[4] Chandra R, Francis TC,NamH,et al.Reduced SIc6a15 in nucleus accumbens D2-neurons Underlies stresssusceptibility[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7,37(27):6527-6538.

[5]陈雪梅,董莉.血管性认识功能障碍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2):1288-1290.

[6] Hughes TM, Sink KM.Hypertension and its role in cognitive funvtion:current evidence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J].Am J Hypertens, 2016,29(2):149-157.

[7]朱俊,张超锋,武卫党,等.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精神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106-108.

[8]杨静娜,赵燕.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38(1):28-33.

[9]曲春艳,曲秀芬.焦虑和抑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4):109-112.

[10]王瑞钰,胡兰,罗素新,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双心”诊治最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5):503-507.

[11] Sokoreli I,de Vries JJ,Pauws SC,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among heart failure patient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art Fail Rev, 2016, 21(1):49-63.

[12] Kim YK,Na KS,Myint AM,et al.The rol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neuroinfla mmation,neurogenesis and the neuroendocrine system in major depression[J].Prog Neuro -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16, 64(01):277-284.

[13] Isaksen K,Munk PS,Giske R,et al.Effects of aerobic interval training on measures of anxiety,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heart failure and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trial[J].Rehabil Med,2016,48(3):300-306.

[14]聂叶廷,叶伟云,文健能,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2):175-176.

[15]白瑞娜,易文慧,白洋,等.中西医结合在双心医学中的优势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0):1255-1258.

论文作者:杨昕,白海渊(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精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论文_杨昕,白海渊(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