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外伤应用高压氧治疗的应用与优势分析论文_李小鹏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8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统计记录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得分情况。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58.35±1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14.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9.77±1.91)低于对照组患者(12.22±2.33),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作用明显,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40-02

患者头部直接或间接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的损伤,临床表现多以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为主,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并不理想[1]。患者发生重度颅脑外伤后病情较复杂,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增加患者发生植物人及死亡的概率大幅度升高[2]。通过高压氧治疗可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脑组织的代谢过程,有效提高患者血样浓度,促进脑血管的收缩功能,有效控制患者脑血肿情况,有研究显示高压氧治疗在颅脑外伤中应用较广。本次研究对我院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对其临床效果和优势进行分析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6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患者入组治疗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无法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26~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6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9例,高空坠落20例,重物砸伤9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范围27~62岁之间,平均年龄44.5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30例,高空坠落18例,重物砸伤1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抗感染、止血、护脑醒脑、降低颅内压、扩张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需要手术的患者可施行骨瓣减压手术[3],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留置引流管对脑室内血肿进行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方法如下:将空气加压舱设置到0.2~0.25MPa,治疗时间为25min,稳定吸氧时间为60min,之后进行减压治疗时间为25mi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面罩给氧,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面罩放置于患者气管切开部位,治疗时间60min,每天高压氧治疗1次,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5天。

1.3 临床观察

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统计记录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得分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的相关数据应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临床观察指标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统计学t检验,当P<0.05则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ADL评分情况

3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多存在医师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在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可改善乱哦外伤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减少相对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高压氧可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增加患者组织内氧含量,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情况,利于患者脑组织及神经的恢复。高压氧可增加患者脑组织动脉的血流量,提高患者脑干及网状激活系统的供血量,增加脑干细胞的兴奋性,帮助患者恢复网状结构功能,帮助患者意识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在高压氧的刺激下,增加神经细胞的恢复,使侧枝循环和轴突连接加快形成,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均有提高。在高压氧的刺激下患者血氧量增加,可有效逆转受损的脑组织,起到保护神经元,减少恶化循环的作用。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8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统计记录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58.35±1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14.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9.77±1.91)低于对照组患者(12.22±2.33),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作用明显,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吴惠霞,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22-323.

[2]杨昌贵,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32-33.

[3]黄强,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4-25.

[4]黄超,刘宝华,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145-146.

[5]余锦刚,陈汉民,廖生芳,等,高压氧早期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446-3447.

论文作者:李小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重度颅脑外伤应用高压氧治疗的应用与优势分析论文_李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