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论文_陈欣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塔式起重机设备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增多,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尤其是塔式起重机在进行吊点定位过程中精准度不足的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塔式起重机使用的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由此,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的技术进行阐述、研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一操作的精准度,同时为后续工程塔式起重机施工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工程施工中塔式起重机设备应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研究者们重视到了在实际施工环节塔式起重机设备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重要性,虽然,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然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但是,由于我国针对这一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在实际的控制技术研究应用环节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1]。所以,下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塔式起重机设备施工环节常见的定位控制技术进行阐述,发掘原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未来我国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应用做出帮助。

一、现阶段塔式起重机施工中常见的吊点定位技术

(一)电子罗盘和多圈编码装置技术的研究

在塔式起重机设备运行过程中,应用电子罗盘技术能够实现对其起重臂运行角度的测量,从而帮助司机人员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控制塔式起重机吊臂,以此实现对吊点位置的精准控制[2]。所以,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环节,研究者们可以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实际情况,将电子罗盘安装在塔式起重机的平衡臂上,确保罗盘放置位置的相对平衡,同时最大程度上避免外部装置运动对罗盘造成的负面影响[3]。

就多圈编码装置来说,这一装置往往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绝对角位置的测量[4]。由此,笔者将这一装置通过应用联轴器与塔式起重机设备进行连接,使其能够在塔式起重机运动、旋转的同时测量这一设备运行的绝对角位置,以此,实现对位置数据的测量,为后续实现吊点定位技术奠定数据基础。比如,就这一环节,不同幅度状态下的多圈编码装置都会具备不同的编码,从而方便后续操作人员更好的进行位置的控制。

(二)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研究

结合以往对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技术控制的研究,笔者认为就目前工程实际施工环节比较常见的吊点定位技术来说,这一定位控制系统通常有数据传感装置、中央处理装置以及操作端这几个方面组成,其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结构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 塔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示意图

通过图一可以发现,在该控制系统中,系统的高度、幅度等都可以通过测量装置予以确定后,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不同的吊点位置,并储存到系统中[5];而后,当用户需要使用塔式起重机时,用户就可以通过微控装置将定点的坐标数据与实际的吊点位置进行比对,以此实现对塔式起重机吊点的定位控制,为后续实现预期的塔式起重机施工目标打下基础;当塔式起重机运行的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罗盘、编码采集塔等方式对塔式起重机吊点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将其位置信息展现在操作界面上后,塔式起重机司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需求选出相应吊点数据,按照数据与实际塔式起重机运行的情况作出对比,以此实现对塔式起重机控制的目标[6]。

二、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特征及优势

为了证明这一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优势,笔者将这一技术与传统的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进行了比对,结合发现就这一结合了电子罗盘技术和多圈编码装置的塔式起重机吊顶定位技术优势大都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一吊点定位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的针对塔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的幅度、高度等进行精准的测量,从而有效的改良传统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过程中定位精准程度不高的问题[7];比如,就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对于幅度测量的误差大都小于0.2±0.05米,对于高度测量的误差也一般不超过0.4±0.05米;

其次,集合了电子罗盘优势和多圈编码装置的塔式起重机吊点技术能够通过对罗盘回转角度进行预估的方式实现对塔式起重机方向的测量,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的准确性;

第三,这一技术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行对塔式起重机机械结构以及变频装置的冲击,从而通过预减速的方式实现对吊点位置的精准控制;

第四,这一技术在吊点位置的控制环节,能够通过通过清晰的用户端降低用户在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环节的把控能力,从而有效的帮助司机做出相应的决策,最大程度上提升这一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的准确性。

三、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了证明融合了电子罗盘和多圈编码装置的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有效性,笔者拟进行下述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实验,以此证明其控制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一)实验背景

为了方便后续对实验结果的比对,笔者将后续实验中拟应用的全站仪数据设定为塔式起重机回转中心轴的数据,所以,在后续这一实验中,就可以认为回转中心轴上全站仪测量的数据就是实际塔式起重机吊点位置的实际位置。

(二)实验流程

在实验开始前,先责令塔式起重机司机将吊钩位置移动到a、b两处,并通过多圈编码装置对该两点的位置进行记录,设计为目标运行中的两个定点。而后,要求司机通过操作塔式起重机将吊钩位置移动到a,测量吊钩到a点之间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高度,并在测量完成后责令司机将位于a点的吊钩移动到b点,再次测量由中心点到b点的幅度和高度,以及由a点到b点的幅度和高度,如此循环往复,按上述流程反复操作10次后,计量其幅度和高度的平均值。

(三)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研究,笔者发现司机在反复操作上述流程4-5次后,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的精准程度逐渐趋向于稳定,由此可以认为这一技术具备较好的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所以,上述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技术模式可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塔式起重机在实际生产、施工中应用的不断推进,这一塔式起重机装置吊点定位技术的准确性越发的受到人们关注,由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常见的电子罗盘技术和多圈编码装置进行了研究整合,从而探究出了能够优化实际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的新模式,希望能够对未来塔式起重机的应用做出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明亮,孙相雨,陈伏彬,刘飞,辛亚兵.格构式塔式起重机风致响应研究[J].施工技术,2020,49(03):83-86.

[2]王玉泽,徐巍,张福江,童晶.基于既有建筑单元式幕墙改造的塔式起重机施工部署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20,49(02):45-48.

[3]覃重闪.探讨装配式建筑发展带动大型塔式起重机市场[J].建材与装饰,2020(05):206-207.

[4]袁乃营.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及预防[J].劳动保护,2020(02):83-85.

[5]陶英锐,王成.浅谈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178-179.

[6]黄冀,梁杰金,严波,陈春潮,周立.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研究[J].机电工程,2018,35(09):955-958.

[7]朱芳,王安鑫,樊云鹏,张倩,王大磊.某景观塔关键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仿真分析[J].施工技术,2015,44(10):105-107+112.

论文作者:陈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浅谈塔式起重机吊点定位控制技术论文_陈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