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论文_田承川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论文_田承川

田承川 四川省岳池县新民小学校 638300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且还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其语言之精致、凝练,意境之深远,意蕴之深刻,情感之丰富,堪称一切文学样式之魁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遣词造句,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古诗词、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现在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古诗教学的看法:

一、品味诵读,感知语言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要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20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该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启发想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过,诗歌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只有欣赏者自己用丰富的想象才能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和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再现逼真的情境,加上学生自己平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那么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就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至此,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可见,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何等重要,这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三、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四、指导吟诵,表达韵美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初学者,这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切不可弃之不用。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可能会让他们厌烦。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活动、多媒体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和年龄特点——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助”,要尽可能利用他们的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古诗《村居》时,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及我在多媒体上精心制作的课件记述春天的景色。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田承川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论文_田承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