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絮飞[1]2004年在《汉风楚韵化顽石》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汉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时代;强大的汉王朝伴生出博大、雄浑的汉代艺术风格;粗犷、豪放的汉画像石艺术则是汉代艺术的主要代表。南阳画像石以其数量多、风格独特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笔者认为:南阳汉画像石是汉代无名艺术家借汉风为纬,化楚韵为经,在顽石上雕凿出的壮丽画卷。虽然年代久远,手法“稚拙”,但研究它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所在: 一、南阳汉画像石是集雕塑艺术中的浮雕、绘画艺术的版画、工艺美术中的图案装饰、建筑中的墓室壁画等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与受现代整体科学和后现代艺术影响的我国现代艺术,所呈现多元、综合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研究之,可以“借古开今”;总结出艺术发展的一些规律,给现代艺术以启示。 二、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独特,粗犷,豪迈。语言夸张、变形、神秘、简练……其形式中所含独特内涵和意味,若能被我们“融会贯通”地加以吸收和应用,必将为中国画艺术语言注入更多的“营养”。 叁、南阳汉画像石与汉隶等书法艺术在笔划、章法等方面有许多“神似”之处,笔者想借此进一步证明“书画同源”理论,旨在“书”与“画”双向都取得启示。 文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二部分: 一、南阳画像石的艺术成因:A、南阳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皇亲遍布、权贵云集。贵族阶层为了互相攀比,竭力追求墓室的“永固”与“豪华”,竟相对陵墓进行豪华装饰。B、南阳盆地周围有取之不尽的石材资源。C、南阳在当时是汉代重要的冶铁中心之一,为石头的雕凿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工具。 二、南阳汉画像石造型语言浅析:A、独特的造型语言表述形式。B、独特的造型语言构成元素。C、独特的造型语言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成果: 一、南阳汉画像石艺术语言的特点:A、从楚画那里继承了线条语言技巧,并加以改进;把线条的魅力充分地展示出来,创造出富有强烈动感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B、南阳汉画像石还吸收了楚画中布局的合理因素,构图“疏朗”;主要人物形象往往“高大突出”。并配有辅助性的装饰云纹,主次分明、相得益彰。C、南阳环画像石形象夸张、多形变—具有现代绘画中的一些因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其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从汉代雄强博大的艺术语言中汲取营养,为今所用。 二、与姊妹艺术的联系和启示:A、南阳汉画像石与书法艺术。B、南阳汉画像石与汉赋。C、南阳汉画像石与现代绘画。 自东晋戴延之在《西征记》中初涉汉画像石以来,人们对画像石的兴趣越来越浓。然而,人们认识和重视南阳汉画像石只是二十世纪叁十年代才开始的事。以往在对画像石的研究中,从历史考古入手,研究汉代政治、经济、风俗的成果很多;而以美术工作者的身份,从画像石的造型语言等艺术学角度入手的研究工作则相对薄弱一些。笔者力求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眼光,以一颗真诚热爱南阳汉画像石之心来分析、学习、理解、阐释南阳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语言:期望能对从事美术工作的同行们有些许启发。
张怡[2]2009年在《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的祥瑞观念起源于先秦,在两汉时期得到系统化、理论化的升华。祥瑞观念的出现对汉代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南阳汉画像石是汉代祥瑞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本课题把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中的代表性作品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综合运用图像学、美学及艺术心理学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的艺术成因及其美学特征。南阳画像石艺术成因主要由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南阳的地理环境,经济的发达及铁制工具的推广、改良等方面形成的区域背景共同组成。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的美学特征包含了祥瑞图形的阴阳意识、气韵生动的线形、意象造型和视觉张力四个方面。其中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的阴阳意识主要体现在祥瑞图形的内容、造型和配置以及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手法等方面;气韵生动的线形表达可谓是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最具神韵的特征之一,图中有形的线浪漫、洒脱,富有弹性、动感强烈而坚韧。而图中的“势”(无形的线)或奔腾、或凌厉、或外张、或跌宕;意象造型的美学特征表现在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重“意”轻“象”,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寓“意”在质朴与豪放之中;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表现出的视觉张力之刚健美与波澜壮阔的大汉之美是一脉相通的,它表现在简明图形的单纯之美、动感图形的韵律之美、夸张图形的奇异之美、“石花”的空灵之美。我们今天重视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艺术,有助于我们对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共通,共融,共进”。
参考文献:
[1]. 汉风楚韵化顽石[D]. 杨絮飞. 河南大学. 2004
[2]. 南阳汉画像石祥瑞图形研究[D]. 张怡. 中原工学院. 2009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画像石论文; 艺术论文; 发展南阳论文; 文化论文; 顽石论文; 汉朝论文; 汉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