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带来de启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发论文,式教学论文,d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启发式教学因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独特作用而备受青睐,在多年的探索中,成果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里,我搜集整理了一些案例,从这些启发教学案例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一、启发要关注现实生活
[案例1]数学课上老师对学生说:“数学推理是不容怀疑的。”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建造一间房屋如果需要12天,那么12个人一齐动手,这间房屋一天就可以完成了。”一个学生依据老师的推理说:“如果24个人一齐动手的话,那么半天就可以盖好……”另一个学生说:“照这样推算,一条轮船横渡大西洋要6天,如果6条轮船一齐开航,一天就可以横渡大西洋了。”
以数学推理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得到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1个人建造一间房屋需要12天,12个人1天便可建成房子!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房子需要从地基逐步往上建,人多也是没用的。所以这个数学结论不对,更不能继续推理。因为如果依此逻辑继续推理,只要人数不断增多,房子是可以在瞬间盖完的,当时间趋近无穷少时,时间就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盖房子不需时间?显然,这是不成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难道数学的精确数量与逻辑推理有误?其实不是数学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教师的启发教学脱离了现实生活。教师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才能达到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融会贯通。
二、启发要关注情感体验
[案例2]一个老师在黑板上教学生认识“手”这个字。一个学生正沉迷于书桌下的武打小说,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该学生,伸出自己的手问:“这是什么?”学生:“如来神掌。”老师赶忙将手指一弯,又问:“这又是什么?”学生:“鹰爪功。”老师立即握紧手指,再问:“这是什么?”学生:“少林拳。”老师一气之下,扔出一个粉笔头,不偏不倚正中学生脑袋。学生委屈地摸着额头自语道:“好快的‘流星拳’!”
教学应该从情感体验开始。从教学启发角度而言,案例中教师的失误有二:一是过分追求预成知识,死扣技能训练。从启发的显性价值——直接掌握知识技能的角度来看,这位学生不仅认识“手”这个生字的字、义、音,而且创造性阐发了“手”神妙、丰富、独特的武学价值与意义:当教师“伸手”时,手是“如来神掌”;当教师“弯手”时,手是“鹰爪功”;当教师“握手”时,手是“少林拳”;即便是教师一气之下的“出手”,手也是“流星拳”。学生可谓将“手”这个宇的字、义、形发挥得淋漓尽致、形神合一,值得喝彩与欣然。但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却没能领会这瞬间的灵性。这是为什么?因为,在教师的眼中,“手”这个生字先要掌握发音,是翘舌还是平舌,注意这个撇那个捺,是动词还是名词,组什么词如何来组,造什么句怎样来造。手是抽象符号中刻板的手,是思维定势中预成捏塑的手,是各种考试答案中标准的手。一言以蔽之,教师启发的“预成性”与“刻板化”,直接断送了本次启发的直接要义。二是背弃人文关怀,实施简单体罚。从启发的内隐价值——倡扬人文关怀,关注情感价值的角度来看,上课看武打小说固然不好,教师以“手”加以启发引导,当学生回答的手不是教师所希望的“手”时,老师却扔出“流星拳”般的粉笔头。就是这一扔,扔掉了教育的灵魂。当前流传在校园的一首童谣为证:“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三、启发要关注价值取向
[案例3]一位教师在讲“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说:“大家认为掩耳盗铃的人聪明吗?为什么?”学生:“不聪明,铃一响就会被人发现。”教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盗得铃,又不被发现呢?”学生:“拿一块棉布捂上铃,就不会被人发现。”老师:“不错!你很机灵!”学生:“趁主人不在,爱怎样拿就怎样拿!”老师:“很好!你更聪明。”学生:“老师,我可以大摇大摆地在主人面前取走铃。”老师:“这是为何?”学生:“我带一大帮人,他还不乖乖送上吗?”
在案例中,教师“启发”学生如何盗铃,学生的回答一次比一次深受“启发”,行为一个比一个“升级”,从暗偷到明抢!而这位教师也似乎一次比一次更“欣赏”学生的答案。我们不禁要问,这岂不是启发孩子成盗贼、变黑帮吗?人,作为社会的存在个体,最基本的便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那么他必须坚守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适应社会。教师的教学启发,必须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的主流价值。
四、启发要善子捕捉智慧
[案例4]教师想启发汤姆,让他懂得什么叫做奇迹。“你想想,有个人从塔顶上摔下来了,但他根本没有受伤,这是什么?”“是偶然。”“你没懂我的意思。”教师继续启发:“你再考虑一下,这个人又一次爬上了塔顶,又一次从上面摔下来——还是没摔伤!这又是什么?”“是幸运!”教师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再考虑一遍,这个人第三次爬上了塔顶,再次摔了下来——仍未受伤,那再是什么呢?”“是习惯!”
此案例中,教师不惜让一个人连续三次从塔顶上作自由落体运动,来启发汤姆到底什么叫奇迹。手段之绝,代价之高,用心之良苦,令人叹为观止,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汤姆的回答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但遗憾的是,老师并没能发现汤姆的“奇迹”。在汤姆的三次回答中,汤姆从偶然演绎到了习惯,但因为教师没能启发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又缺乏发现智慧的能力,教师始终没能给学生一个智慧的肯定。教师“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启发需要发现的智慧,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捕捉与学生互动交流中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能够洞悉彼此对话中的灵感闪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于平凡中见“新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启发要体现宽容豁达
[案例5]一位老师对学生讲:“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一学生问道:“如果‘吕’是两个人接吻的意思,那么‘品’是三个人在一起接吻吗?”老师正待发怒,又一个学生起来说:“我看‘品’字还好解释,‘器’字呢?四个人和一只狗在干什么?”全班笑作一团,老师拂袖而去。
[案例6]老师:“古人造字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卡’字,‘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不就‘卡’在那儿了吗?再如‘忐忑’二字,‘心上心下’跳个不停、多形象呀!”学生:“也不一定吧?例如‘斧’字,能解释为‘父亲只有一斤重’吗?再如‘爹’字,难道‘父亲多’就成了‘爹’吗?”老师非常生气:“简直是强词夺理!”
“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赞扬人豁达宽容的胸襟。那么,当启发教学“卡壳”的时候,需不需要宽容豁达呢?显然回答是肯定的。
启发需要宽容纯洁的童真。学生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诗意世界。在案例中,老师试图启发“吕”字的字义,学生自然地联想到“品”与“器”,并由此生发诸多疑问,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学生不能发表“异见”,一旦发生,教师就“拂袖而去”,看来教师需要豁达。
启发还需要宽容不同的见解。教师对于在启发过程中学生迥异的立场,奇异的思考,应给予应有的接纳。启发意味着接纳入与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尊重学生对事物的多元化体认与判断,珍视学生对生活经历的个性化体验与解析。其实,教师启发学生之所以需要人性化的宽容,是基于师生作为完满人与健康人的需要。
六、启发要注意谨慎选择
[案例7]一位生物老师试图启发学生认识一种鸟,便将鸟装入笼中,并盖上黑布,仅留鸟的爪子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去思考。一周后,这位教师出了一份卷子来考查学生。结果,许多学生都没办法准确地判断与回答,大多仅凭猜想,便匆匆交卷。其中一位学生不仅交了白卷,而且连名字也不写。生物老师问道:“不懂就算了,怎么连名字也不写。”这位学生二话不答,把裤子一提,露出脚丫,回道:“你难道不能猜出我的名字吗?”
启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本质上没有优劣的问题。但启发若运用不当,仅有“启”之名,无“发”之实,就会沦为教学的“绊脚石”。启发是需要谨慎选择的。
启发内容的广度需要选择。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启发”,只要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与收集资料能够自主弄懂的内容,不必采用启发;只要是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探讨能够明晓道理的内容不必采用启发;一些普通化、浅显性的生活常识,学生一接触便能和生活经历、经验融通,不需采用启发;与学生生活经验脱离太远,无探究的价值,不宜采用启发。
启发内容的深度需要选择。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启发的内容“太容易”,无延伸的“空间”,教学目标仅要求识记,并且滞后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不需思考,这种知识不宜采用启发。二是启发的内容“太抽象”。内容上脱离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背离学生的心智规律,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师生无法在认知层面上产生“对撞”;或者是教师对启发内容的呈现方式欠缺妥当,偏离正态。教师的“启”虚无缥缈,学生只能瞎蒙乱猜而“发”,无法彰显启发育人的真正价值与力量。
标签:启发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