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

鲁彦君,陈勇,王美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摘 要: 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许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扩展学生视野、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能的教学目标,从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授课模式的改革,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多元化考核办法的制定,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施,总结并且积累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为高等农林院校同类专业课程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传统大班授课与应试为中心的单一考核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实现把多元化的专业知识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传递给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与学习方法的学生,多元化教学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和接受,它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不但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还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1],最重要的是展现出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性,多方面体现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知识深度的把握等更多信息,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以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改革,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实际影响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图2中,Dx1和Dx2用于检测X方向的热误差,Dy1和Dy2用于检测Y方向的热误差,轴向热误差通过Dz来测量。

一 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农林院校的许多专业课程是学科交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本学科的内容,还涉及交叉学科的内容,就需要教师更多更广地查阅学习并先掌握相关的知识,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推动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实践动力达到课程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加强保护生物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地将上述价值观和实践技能植根于当代大学生中,不是单靠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信息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同时还要思考多学科综合的课程内容,对教师和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时数内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挑战。为此,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是必要的。

二 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

面对上述挑战,该课程的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需要充分完备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建立了多元化考核办法与标准,并以它为导向对课程里理论体系、授课模式与课程资源进行了建设和扩充,实现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 课程理论体系的设置

围绕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相关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研究型课程理论体系的设置上,将从理论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多样性规律与形成机制及探讨生物所面临的生存危机的实质,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进行物种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然保护的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创新型、实践性思维。

(二) 授课模式的改革

在研究型课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在授课模式上从原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各章节知识点的模式转向设计“研究型案例”授课模式。即先以一个实际性的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例,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初步提出解决办法,再结合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理论精讲,最后总结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三)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为了辅助“研究型案例”授课模式的实施,我们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收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应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深入说明。以课件、文献、文件、视频、音频资料等形式在课堂中呈现;在案例收集的基础上,再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点编码表、学习任务单、预习报告单、辅学微视频与题库(初级篇、中级篇、提高篇)的设计,这套资源通过已开发的“网络互动平台”以及“蓝墨云班课”作为载体,实现学生间、师生间课前、课堂、课后的互动交流,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课程的考核办法与标准制定

多元化考核办法的制定是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逐步淡化考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反馈与应用的综合能力。其优势在于: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满足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考核,让学生实时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此外,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实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馈,有助于教师掌握进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精准扶贫”[3]。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考核办法从以下4个方面实施:

论文分为综述、调查、实验三类,综述类是指就课程知识点涉及范围内的某一问题,通过书籍、文献查阅方式对这一问题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2000字左右);调查类是指就实习基地等某一地点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写出调查类的论文(2000字左右),实验类是指就保护生物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性质的论文,涉及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结论(2000字左右),最后由学生个人进行报告。由教师团队的3人给出成绩,最后算平均分。

战国中期,五等爵制遭到彻底的瓦解。魏、齐、赵、秦、燕、宋“等国相继称王。周天子依旧是唯一的王,曾经周天子才有权力将爵位分封给各诸侯。战国以来各诸侯国相继自立为王,五等爵制存在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4.课程论文与报告成绩

3.互动交流成绩

互动平台成绩在“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上获得。由学生课外学习本课程时通过发帖在论坛上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论坛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在论坛上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由任课教师团队评分,根据提问质量、回答问题质量及学习成果的利用价值评奖励分,每次评1-10分。学生在提问时可以给出1-10分的求助分,求助分由求助学生给提供帮助的学生。互动平台成绩计算方法如下:互动平台成绩=教师奖励分*80%+学生求助分*20%;如果成绩有超过100分的,对所有成绩按最高成绩折算成100分计算系数得期末总评成绩,期末成绩=汇总成绩÷Max(全班汇总成绩)×100。

课程共8个教学周,从第2周开始,每周一次测试(共7次),测试内容为上一周所讲授的知识点,每周最后一次课公布测试题目,下周每位学生采用笔试方式在10分钟内做答,每次10分。最后期末总评成绩计算公式为:期末成绩=∑[周测成绩Xi÷7×10]。

笔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态度的认定。考核在预习笔记、听课笔记、各章小结与课程总结上进行。标准如下:预习笔记:根据每章学习任务单预习后做笔记,标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40分)。听课笔记:要求笔记完整记录任课教师讲授内容与听课中注意对预习问题的解决情况,可以提出新的思考及实习设想(40分)。各章小结与课程总结:能够对各章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能提出见解(20分)。

2.周测

如图1所示,移动式直流应急装置的智能监控系统以PLC为核心,利用PLC的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口接收传感器实时检测得到的蓄电池、整流模块开关状态等数字量和母线电压、蓄电池电压等模拟量,实时输出至触摸屏图形化显示;同时结合触摸屏设定的工况参数、系统运行历史数据,自适应判断系统运行状况,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报.

评分标准从三个方面进行,(1)能力水平(30分):从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研究方案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应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进行评分;(2)论文质量(30分):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写作规范、篇幅方面进行评分;(3)报告(40分):陈述内容紧扣主题,概念清楚,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能够提供报告所需的完整的影像资料方面进行评分。

1.学习笔记评定

MnO2@MoO3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邱文达,黎彧,肖红兵,谭新宇,黄健玲,黎惠娟,李娟华,罗安(1)

现在樟树无遮无挡,阳光无遮无挡,诗歌无遮无挡。它们从高处奔泻而至,然后在大地徐徐展开:纵情高歌抑或浅唱低吟、呢喃与铿锵,宛若多声部的合奏。

在上述四项考核基础上,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每一种考核方式与答题次数。期末总评成绩=笔记×20%+周测×20%+互动成绩×20%+课程论文报告×40%。

三 多元化考核体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构建的经验

从学生对本次教改的认可程度看,课程论文与报告、周测以及在线互动交流的考核形式受到50%以上学生欢迎。其中,课程论文与报告可以集中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力、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周测与课后互评讨论的方式可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据此实时调整授课进度,保证教学效果。因此,这三项考核方式可以设立为该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有效考核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有些学生未投入时间与精力挖掘论文或报告的深度,达到考核的目的;(2)周测有时会浪费有效授课时间。

马尔科夫模型[2]是一种能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随机过程的算法。马尔科夫模型认为,在随机过程中,每个状态的出现概率不相互独立,每个随机实验的当前状态依赖于此前状态,而与后续的状Xn 态无关。若表示在时间n 时所处的状态,根据马尔科夫性质,则简化成第n 个状态的条件概率就等于第n-1 个状态条件下状态n 出现的概率,即:

从学生对多元化考核的参与度来看,网络互动平台提供的拓展资料吸引了约80%的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这种互动方式是:教师课前课后上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丰富易学的文字、图形与视频等资料,将每一份学习资料后附加少量选择、判断题并赋分,只要借助网络平台选择下载与答题的学生,即可获取得分。通过这种方式来就能评定学生预习、复习与拓展情况,起到督学目的。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由学习,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能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差异。从学习笔记的考核效果来看,这本是促进、监督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情况的一项指标,但是,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1)不受学生欢迎;(2)实际情况中有些学生不到课可以交笔记,也有些学生可以抄笔记应对检查,还有学生反映笔记是私人的东西,不希望被别人检查。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与教学方式的改革相适应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动的关系,以考核方式改革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学生转变学习方式[4]。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需要教学人员加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融合,改变课程理论体系与授课模式,适应有限学时的高效教学;完善课程资源体系,引导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再此过程中探索出一套能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能监督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为高等农林院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洪兵,张玉喜,侯丽霞.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140-141.

[2] 迟德富.保护生物学[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美丽,燕飞,陈勇.计算机类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17(03): 88-90.

[4] 杨德翠,刘新.植物生理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2013(24):10167-10168.

本文引用格式: 鲁彦君,等.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6):64-6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6.027

基金项目: 2017年校级培育项目:基于多元化考核的《保护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JY1703038;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认知建构的高校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SGH17H038 。

作者简介: 鲁彦君,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讲师,山西忻州人,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树木学教学工作与森林植物抗逆生理研究。

标签:;  ;  ;  

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