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
贵州省盘县第二人民医院,553500
【摘要】目的: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及预防、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01月至2014年03月间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隔离、消毒,并观察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合理的治疗与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因此精心的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小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1]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
1.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患儿常有拒食、烦躁、哭闹等症状。主要是三岁以下多见。多数患者症状轻,在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可出现疱疹,口腔内疱疹极易破溃、糜烂、形成溃疡,上面覆灰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红肿。患儿常有拒食、烦躁、哭闹等症状。如水泡不破溃、不感染,常在2~4天吸收,呈深褐色薄痂,逐渐脱落,无瘢痕[2]。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紧急易发生死亡。
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03月间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1岁。平均住院天数4.6天。经过积极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治疗
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以抗病毒为主。症状较轻者口服抗病毒冲剂,口服液 ,发热患儿及症状较重者给予利巴韦林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高热不能进食时注意补充热量及电解质。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应用,口腔疱疹给予碘甘油制剂涂搽,出现并发症按相应的治疗原则对症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护理
4.1卧床休息 病房定时通风,患儿的大小便和分泌物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分别放置1-2小时后再处理掉,接触患儿后洗手并用消毒剂擦手,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对患儿所用奶瓶及餐具每次用后煮沸消毒。
4.2 发热护理
对于低热或是中度发热的患儿无需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及多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观察降温效果,同时注意营养及液体补充,防止高热惊厥发生。
4.3 皮肤护理 患儿的衣物应宽大、柔软,被褥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勤换尿布或尿裤。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破溃可涂龙胆紫油。 4.4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给予口腔护理。对于患儿口腔有疱疹给碘甘油涂搽疱疹。给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辛辣酸冷等刺激性食物。对于进食少或拒绝进食的患儿,应给予静脉补液。
4.5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每4h测体温、心率、呼吸。如患儿持续高热,心率>140次/min有头痛、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4.6 心理护理 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本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并告知家长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情绪,让他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对患儿态度和蔼、爱护、体贴患儿,让患儿看画图、听音乐,同时减轻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避免哭闹,争取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4.7 健康教育 本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传播快、感染性强,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出入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5总结
面对此类病人,护士要有爱心、同情心及高度责任心,虽然手足口病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传染性极强,容易导致接触的患儿感染,但只要勤洗手、对玩具、餐具消毒,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完全能够阻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控制其传播流行。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恢复。
参考文献: [1]肖明华,叶智贞,张之伦,等.天津市首次从手足口病人分离出Cox A16肠道病毒[J].天津医药,1985(6) [2]陈晨.手足口病患儿7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4(15):79-80.
论文作者:卢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疱疹论文; 肠道论文; 口腔论文; 并发症论文; 皮疹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