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金融危机的误解与战略规划_金融论文

中国对金融危机的误解与战略规划_金融论文

中国对金融风暴的错误认知和战略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认知论文,战略规划论文,风暴论文,错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对美国次贷风波判断过于简单,表面化认知不利于自我发展与改革——美国次贷问题发展至今完全没有达到市场普遍认定的金融危机程度。

一方面是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指标没有达到失控程度,美国对金融指标的控制能力和娴熟技术则相当有节奏和有组合。如美元汇率与美国股票的高涨与下跌搭配而行,并非全线下跌;即使有同跌现象,美国也会搭配其他手段保持美元整体信心和利益。如在美元和美股下跌时,石油或黄金等其他价格则反向高涨,这显示出美元需求的连续性,不致美元信心全线崩溃,有效维持美元报价体系的信心是美元霸权与主导的重要基础。美元独特和霸道的基础和氛围是价格控制的根本和优势。

另一方面是美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体系控制力的有效、前瞻与防范。虽然当前美国金融体系恐慌或信心不足扩大,但是美国金融体系与银行资质的高端和高效依然保持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和稳定。虽然美国投行雷曼和美林严重挫伤美国金融体制信心,但是美国金融体系规模优势依然存在,117家问题银行或14家银行倒闭,包括美国六大投行中四家问题的暴露,与美国8500家金融机构总量相比,这些依然是美国金融机构多数中的少数、全局中的局部以及整体中的个别问题,并非是美国金融体系已经失控,或已经完全丧失金融控制能力。而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注资或投资救助,并非是美国金融机构缺少流动性,笔者坚定地认为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和规范控制,使得金融体系在面对风险前景不确定中,采取谨慎和不动的对策,其中的策略和谋略在长远的收益和投资设计,眼前混乱中很难看到最终目的,但未来我们将会看得非常清楚——美国将是全球金融的赢家。

当前在美国不断注资和投资的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高涨进一步显示金融规模膨胀的程度,足以说明流动性的扩大、扩张和过剩,而非流动性不足。过去石油和黄金价格5-10美元左右的调节已经扩大为当前的25-80美元的水平,未来100美元左右将是常态;过去外汇市场汇率波动水平在100点左右,现在达到每天400-500点的调节;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基本态势与趋势,是钱越来越多,而不是钱越来越少。回想2001~2003年美联储下调利率,对刺激经济作用有限,但刺激了投资和投机并导致流动性过剩出现,流动性过剩推高价格水平已经明显地摆在市场与政府面前,局面难以抑制。因此,当前的美国与西方流动性不足是一个表面假象,并非是美国或西方流动性的真实表现。美国金融机构的控制力体现在效率机制和防范体制上,进而在风险控制上暂时采取观望和等待策略,而非缺少资金不能经营和盈利。

另外就是美国的政策控制力高效和远见应对突出,并非其丧失宏观调控能力和机制。无论美联储还是美国财政投入是美国顺势而为和借题发挥的一种战略性策略组合,体现了美国市场经济调控的高端、前瞻与高效。美国政策控制力的有效也预示美国次贷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场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在过于恐慌的价格波澜中错位和错对美国次贷的认知、评估和判断,进而不仅使其结果超出意外,并且使对策难以奏效,而得到最大利益的则是美国自己,受到伤害的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超出预料地走强,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是下降,甚至衰退,这种舆论炒作的结果不是伤害美国经济,而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都受到冲击,并连带金融资产价格起伏错落难以自主。

面对美国次贷问题的复杂、特殊乃至迷失,我国在判断与应对美国问题有时表现出简单判断、单一变动以及短期应对,有时完全丧失经济金融理论的常规研究和理论基础,有时完全脱离金融现实状况,进而不仅我们没有控制住外部风险对自己的冲击和伤害,并且在经验和规律上也使自己处于尴尬与被动局面。一方面是我们简单认知外部风险,追从舆论评估投资选择和风险控制,有时盲从于短期价格因素判断为机遇,进而导致我们投资方向和时机选择“一错再错”,如QDII的投资损失是值得反思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简单接受和模仿海外投资模式或组织架构,脱离国情和简单模仿的改革路径不利于我国金融价格自主与机构能力真实。另外就是我们对于大国经济金融态势缺少自我判断、自我主见乃自我方向,进而有时盲从外部要价的改革、外部指引的改革以及外部错配的改革。

其次对美国次贷风暴分析过于技术指标化,忽略战略长远研究应对和规划——今年以来美国次贷问题一波三折,从美国新世纪公司到美国投行贝尔斯登问题,再到美国投行雷曼和美林问题,美国心理恐慌指数不断上升,进而价格波动也逐渐扩大。然而,我们能够看到的美国全貌却十分稳定,局面相当矛盾与复杂。

一方面是美国经济超乎预料高涨,去年所预料的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衰退不仅没有出现,而且今年的表现逐渐高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指标为0.9%,第二季度为1.9%,后为3.3%;即使在去年美国次贷爆发的最严重时期,美国当季经济增长为4.9%,全年为2.2%;尤其是其经济总量从2006年的13万亿上升到2007年的14万亿美元,整个次贷问题中,美国经济的韧性、弹性和活力显示的十分到位和有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美国经济最强、最优和最大的特色和特权,美国经济不是因为次贷而受到削弱,反之则增强了竞争力和控制力。

另一方面是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并非是真实的,国际金融与资源价格高涨显示的是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非流动性不足。一周以来的国际资源价格调整达到各自历史以来的单日最大化,其中石油价格可以达到25美元、24%的上涨幅度,黄金价格可以达到80美元的上涨水平,不仅表明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更体现美国救市和注资的结果乃至目的所在。

另外就是美元资产价格的搭配和组合以及控制水平。至今美元指数没有跌破70点,美国股票道指没有跌破10000点,美国金融资产搭配性十分突出;美元汇率从对所有货币的单边变动,转变为对不同货币方向和水平差别波动;美国三大股票指标差别性调整,并非全面下跌;这些并非是市场简单的价格因素,而是具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设想的对应。美国始终抓住金融市场的信心心理底线,控制价格水平,组合价格协调。而现实金融市场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指标的当前趋势,既缺少对比指标的研究,包括自己和外部对比性,同时也缺少对价格趋势规律的认知,下跌带来的情绪刺激和投资非理性突出,进而局限眼前和局限价格成为美国借助问题炒作、调侃与发挥的有利因素和环境。而美国的金融战略出发点是设计长远的金融竞争,而非简单价格的应对和摆布。

面对美国次贷问题,我国金融应对的分析和判断更多关注的是价格变化的水平,简单判断导致有时甚至丧失价格趋势的主见和价格水平的主权。尤其是面对美国次贷问题的美元汇率调整,我国人民币价格被捆绑于美元价格之中,并且已经出现缺失主见的价格认定。我国人民币价格单边、直线上升,不仅违背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和改革意愿,严重扭曲市场价格规律和规则,并且不利于金融领域特色的发展和改革需求,而我国没有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因为我们缺少战略规划和计划目标。

最后面对美国次贷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化,我国需要全面规划金融开放和反思金融改革——美国次贷问题是历史前所未有的,对于美国次贷问题的认知需要从特殊性、复杂性以及战略性诸多层面全面分析与研究。而伴随美国次贷问题,美国充分运用自我优势,全面考量价格、心理、市场预期政策的相关性与反复性,又有战略、又有针对、又有周期、又有策略地把握自我和外部变化与调整。美国次贷问题是美国经济金融被动性风险的体现,其底线、影响以及结果,市场全然不知,但是美国最终通过自我把握和修正及调整,目前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我们近期所经历的市场价格“过山车”的跌宕,似乎具有更值得思考与重新认识美国次贷的风险与次贷的未来。

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事件的因素,我们更需要全面、综合、有效应对美国次贷的影响甚至对未来的冲击。

第一,外部复杂与自我特殊“错行”的改革认知需要纠正与反思。认知缺失、脱离实质或许是对当前我国面对的外部环境错位把握的评价。

一方面是美国次贷包括西方国家整体的金融问题,应该是发达国家在高端市场经济金融阶段和实力周期发生的问题,因此他们的改进与改革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改革与变革,进而发达国家投资机会需要我们谨慎把握和审慎应对。我们已经走过的金融开放和海外投资策略选择已经具有惨痛的教训和损失。我们既不能简单对待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也不能短见地应对西方的问题与困难。

另一方面从自我角度看,我国的经济与市场趋势完全超出历届举办过奥运会的所有国家常态,我国经济与市场趋势完全与奥运会举办国家呈现明显的反差,即经济下降、价格回落、信心不稳定已经完全超出经济金融现实,其中最大的干扰背景就是美国问题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超脱国际态势,借鉴理论和历史经验,注重现实,适时依据把握自己的机会与风险,而不能简单从价格或从手段对策上短期应对。外部环境与我国的特殊性导致价格错位明显,错行的价格包括汇率与股票两大板块,而美国则一反常态扭转价格趋势和规律,其策略针对性十分清晰。我国不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更需要反思与纠正国际经验的缺失与特殊。

第二,结构因素与突发因素“错位”的改革困境需要突破与改变。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30年成功历史是进程中的“句号”,既不代表未来,也不预示未来前景,未来依然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因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而我们应对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是有缺失的。

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结构压力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改革当头,而对经济结构的认知至今却依然存在“盲点”。工农业匹配缺失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压力的核心。笔者很早就撰文指出,国际产业结构发展改革路径是工业崛起、农业跟上,工农齐头并进达到服务业高速、高效发展。我国工业改革和发展已经得到世界认可,所谓世界工厂既有工业发展缺失的问题思考,同时也有工业国际化的认可,但是至今我国农业问题依然是整体宏观经济结构的重大缺失,工农脱节和差异发展是导致经济结构问题加重,以及短期微观难以均衡和结构性失控的主要原因。我国通货膨胀指标是一个表象指标,背后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缺失。我国口头上的农业重视已经变为现实简单对应的错位对应,即不是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本质变化,逐渐加快农业、农村变为机械化、现代化乃至城市化的新农村,眼前依然是简单将农村推向城市,农业和农村不仅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反而带来城市化、国际化以及现代化的拖累。笔者这种言论并非反对农业改革对策与规划,反而是想通过撰文促进和刺激农业、农村改革的巨变和质变。因此,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货膨胀指标的短期回落并不值得宽心,反而对未来压力不可掉以轻心,这一轮通货膨胀的主导是农产品价格高涨,农业生产不足,显示当前通货膨胀背后潜藏深层的结构问题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农民劳动强度大、收入少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我国农业的战略转变面临新的思考和战略布局。大经济、大金融和大国际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用“大”字改变农业农村的局限与局部,需要规模改观与改变。

另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我国所经历的雪灾、地震和水灾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全面和复杂的自然灾害。面对这种形势,我们需要勇气和信心,但更需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压力和困难,但不能一直硬扛所有压力,脱离实际和违背科学理性态度将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对比美国人为的金融灾害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美国人拼命表达自我问题,但却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如经济结构中的贸易逆差在下降、财政赤字在收缩(不包括当前财政紧张性的开端);而我们则是极力表述进步与进程,不计代价和不计成本的政治需求已经有所伤及经济。从当前事实和未来结果看,美国强大与主动,我国被动与艰难将愈加突出。这种比较中既有经济文化问题,更有制度与思维方式问题。作为市场经济金融起步初级或中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学会纠正和反思问题,以求得更大的进步与进展,学会与近邻和远邻相比,而不能总处于自我比较、自我满足和自喜状态。同时我们的改革要学会有放有收,不能改革开放只有开放,没有收紧,否则在动荡甚至有谋略的全球经济金融态势中,我们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第三,长远规划与短期策略“错觉”的改革缺失需要补充与改进。不要短期应对,长远无奈。

从我国实际状况看,我国在许多金融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上缺少长期打算与匹配,进而被动乃至无奈十分突出。对比欧元已经走过的价格周期和价格水平,我国人民币也难以逃脱这种结果与风险。

而从我国企业发展战略考虑,企业的粗放式发展面临挑战,表面的汇源被收购、三鹿奶粉事件、出口行业的亏损等等,背后是我国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和发展目标问题。单纯追求利润、回报,导致企业长期竞争力不足,更难以谈及国际化竞争。过去我国经历了贸易量大但质量低,企业竞争力受到伤害和冲击,但至今没有根本改变;现今我国呈现金融量大质低,金融竞争意识并没有拉抬高度和应对策略。外资银行投入少、收益大,我国银行投入大、收益少已经严重摆在我国金融改革开放面前,而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竞争达到极点,自我伤害和恶性竞争已经严重存在,进而我国金融依然局限眼前改革,缺少长远战略,汇丰银行进军我国农村金融、高盛投行在我国的农村养猪,具有耐人寻味和深谋远虑的长远性与战略性思考,是值得我国金融界认真对待、严肃规划和长远考虑的。

预计短期我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巨大考验,经济收缩的心理恐慌已经不利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与调节,尤其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的复杂性,我们不必匆忙或草率决定货币政策的方向调整,静观动向和长远考量是我们当前货币政策的基点。从价格趋势看,我们的困难在于价格趋势与方向已经超出我国市场经济经历与经验的把握与控制,国际高端、专业乃高级的金融技术和对策,需要我们提高忍耐和承受力,控制心理不稳定和判断简单化,需要长远改革的规划和对策,保持我们自己改革的节奏和开放力度,适时、适度、因地制宜和恰如其分地把握自我价格、自我方向和自我目标。

标签:;  ;  ;  ;  ;  

中国对金融危机的误解与战略规划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