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350000
摘要:现代住宅电气设计包含多个方面、层次不同的设计内容,既要考虑整栋住宅的规模、用电负荷等级、以及不同房间的电源及插座设置,又要考虑当今电气设计的理念、人们的生活需求等,因此现代化电气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节能环保,让住宅电气化设计更科学、更安全、更环保。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细节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1、概述
住宅小区建筑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其电气设计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经济建设,不仅对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还能满足新时代的一体化发展需求。
建筑电气设计时,应按照小区的特点确定供电负荷等级,严密计算配电系统容量等关键的技术参数,然后按照工程实际完成电源和防雷接地设计,让建筑当中的电气参数能够顺应电气工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始终按照法律法规完成设计工作,避免住户用电期间发生安全隐患。设计中要全面了解建筑的具体情况,提高设计规划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同时,在工程设计中还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电气设计的效果,控制设计成本,可积极应用节能环保设计,不断提高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效益。
2、现代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新思路
根据现代住宅与以往住宅建筑的不同情况,需要在相关电气设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开放思路,探求更科学合理的设计、组装方案。如果居民住宅按完全电气化设想进行设计,则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应加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普遍设置到户,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设计到厨房;《住宅设计规则》中,电源插座设置的数量应成倍增加,并且每户每个阳台都应设置两组220伏电源插座,每个插座都应以接地保护为主,漏电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
每室都有电话、宽带网络出口,阳台、卫生间都应有电话出线口;每个客厅、居室都应设置有线电视出线口,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在城市全部改为宽带有线电视网;住宅小区内变配电线路全部改为地下电力电缆铺设配电;住宅小区庭院道路照明逐渐改用太阳能光电自控照明,住宅增加太阳能立面景观照明,美化空间环境,高层、多层住宅都应该设灾害疏散导向照明、地下汽车库照明及其他用电;公共活动场所设计喷水池自动断电系统;积极参与智能化住宅的发展。
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细节问题及对策
3.1、电表箱的位置与电井布置
11 层及以下住宅,电表箱集中安装在首层,或有地下室的设于地下室,建议电表箱不设于门厅大堂,大堂作为小业主进出的主要通道,电表箱的突兀实在影响美观,后期甲方大堂装修时需要为包装电表箱发费大量精力与物力;若无地下室的设于建筑外墙,应结合甲方景观设计的别墅围墙合理选择位置,后期结合园林景观进行遮掩美化。所以设计前期与甲方设计师进行细致沟通,选择一个合理位置十分必要。
高层住宅一般设有电井,电表箱设于电井内。
在前期管井方案配合阶段设计需结合建筑层数,楼层户数,以及当地供电局电表箱实际大小,结构梁位等,具体的去摆下电井里电表箱、配电箱、及桥架等的位置,给出最合适长宽尺寸。之前有碰到过一个项目,不知是设计时未考虑结构梁位还是结构梁位更改位置未传递给电气专业,导致原设计的竖向桥架正好顶到梁上,无法上下穿透,后期施工时移位占用了原设计的电表箱位置,电表箱安装后,门不能完全开启,影响了供电验收。电表箱的大小及装表个数需收集当地最新标准,现以福建地区为例,之前电表箱里单相表位可以做到 18 表位,三相表位可以做到 12 表位,现新标准关于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典型设计的通知中规定,单相计量箱表位数为 1、4、6、9、12 五种规格,三相直接接入式计量箱表位数为 1、2、4 三种规格,以及各种规格电表箱的尺寸也有更新,及时收集当地的最新规定十分必要,运用到设计中去,以免后期的设计变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照明系统设计
在住宅小区公共照明系统设计中,应选用先进的节能型照明系统,如紧凑型节能灯、太阳能灯和 LED 灯等。其中,紧凑型节能灯的消耗较低,且其消耗仅为白炽灯的 20%。LED 灯的能耗水平更低,通常仅为白炽灯能源消耗的 10%。太阳能灯以太阳能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基本不存在能源消耗。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灯是住宅小区室外照明系统的首选,但是太阳能灯的成本较高,维修和养护的难度较大,如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灯将会提高工程建设的成本。因此,在保证住宅小区夜间通光效果的前提下,设计人员需适度提高太阳能灯和 LED 灯的比例,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节能效果较为理想的 LED 灯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相信其会成为日后住宅小区照明系统的首选。
3.3、公共走道电气管线敷设方式的讨论
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每梯户数小于等于 3 户的,户内强弱电进线采用预埋管敷设;每梯户数大于 3 户的和通廊式住宅或单身公寓,户内强弱电进线采用线槽敷设,这主要是考虑公共走道顶板横向预埋管太多,对后期公共走道上空安装吊顶龙骨时不可避免的会打穿管道。
水平线槽敷设原则上若公共走道梁高小于等于 400mm 的在梁下敷设;若梁高大于 400mm 的,水平线槽敷设采用穿梁敷设。现为了追求整体舒适,避免感觉压抑,公共走道空间一般要求尽量拔高,所以建议线槽均穿梁敷设,为精装走道净高要求提供条件,有些结构梁比较小的,不允许线槽直接穿梁的,过梁部分可改用预埋套管的形式。
公共走道与大堂设计时需每个过梁处均预埋 1 根 G40 套管或者加预埋电源盒2x86HS50,给后期精装施工或者更改路线减少施工工作量。
3.4、利用预制件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的做法
(1)我们在进行优化时,要将后浇带竖向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在经过多方检测后,在建筑物外墙四角处分别暗敷 4 根引下线,使焊接过程中,引下线与屋顶仅仅连在一起,在实际工程中,为保证连接顺畅和减少预留配合量,再将屋面挖开,使柱内的钢筋与屋面板钢筋相连接。施工方采用部分预制墙内管线与现浇层内管线上接的方式。引下线与基础内钢筋及地面处柱内钢筋焊接。采用双面焊接,预制墙间的管线连接。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 6 倍。
(2)面对引下线操作时,预制柱内主筋是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将针对装配式建筑中的特性进行了解,预制墙内的管线与现浇层内的管线连接,箱体如果设置在在预制墙体上,需要结构专业对此处墙体做出加强,给预制墙体的制作带来麻烦。在每种相邻层的预制柱被楼板断开,保证电气管线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满足引下线的要求。
(3)在下线时,我们要将预制混凝土墙作为防雷装置,首先管线间定位要准确,做到误差最小,要将预制墙体进行相连,预制墙体内的钢筋在结构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预制墙体内的钢筋和预制墙体内面筋间的距离才是电气管线和接线盒通行的路由另一个方面是适当的设置容错空间使管线敷设具备一定纠正偏差能力,需在结构灌浆施工前将上、下层相应,方便连接操作。
总之,设计工作不仅是保证顺利完成工程设计,保证所有图纸审查按时通过就行,对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也需把握到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设计,需多配合,多沟通,多总结经验,避免设计理想化与机械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项目设计。
参考文献:
[1]郭乃嘉.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建筑电气,2018,37(02):59-61.
[2]何红.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探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7(04):81-83.
[3]曾云.多层住宅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7):95-97.
[4]魏霞.住宅电气设计问题探究[J].科技信息,2009(35):702+785.
[5]张洪艳.浅谈住宅电气设计经验[J].科技资讯,2009(16):83.
论文作者:朱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住宅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走道论文; 墙体论文; 电表箱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