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其病理表现,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病机分析,提出其诊断依据及其治疗方法。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失和降,瘀毒互结,本虚标实。益气和胃健脾、化瘀止痛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大法。并附临床验案二则。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64-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纳呆”等范畴[2]。
1.诊断依据
1.1临床症状
面色苍白或萎黄、晦暗、秽浊,身体消瘦,食欲不振,胃脘胀满或(和)疼痛,或痞滞不适,或纳呆、恶心、嗳气,或呕秽物,神疲乏力,腹中不适,大便污秽不爽,舌质紫黯或红绛、苔如腐状,或斑剥,脉涩滞不畅,或见数象。
1.2 胃镜下表现
粘膜呈灰白、灰黄、灰暗或灰绿色,或伴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分泌液黄而混浊或量少,同一部位粘膜变薄、深浅不一,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僵硬,皱襞低平、稀少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或腺窝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
1.3 活检组织病理表现
结合1982年全国胃癌制定的标准[1]:病变区域中发生粘膜层萎缩、变薄,腺体绝对数量减少,整个腺体萎缩或消失,排列紊乱,有些腺体的腺腔呈囊状扩张,腺上皮细胞扁平。间质细胞浸润,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
2.治疗方法
2.1 调节脾胃,加强养护
脾胃对人体各项机能的调节具有很大作用,承担着输送和运化谷物的作用,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饥饱失衡问题,或者机体过度劳倦后,都会引起脾胃受损,进而对人体造成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从中医角度分析,脾属于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一旦脾虚运输不正常,就会出现气血亏虚和中气不足等问题。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暗淡,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困乏无力,舌淡肿胀,脉搏跳动减弱等均为脾虚不足的表现。胃镜下检测发现胃粘膜呈现苍白色,而且色泽不均衡,苍白区域较多,容易导致组织缺血或缺氧,病理上经常会出现腺体萎缩,从微观辨证角度分析,该种现象与中医的“痿者萎也”具有很大相似之处。如果脾胃长期较虚弱,还会导致脾胃推动无力,进而影响脾胃升降,严重时还会出现胃气阻滞,影响气滞流通,进而产生脉络瘀阻,对脾胃的正常运化具有很大影响,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如此形成长期恶性循环,对人体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临床研究发现,脾气虚弱已经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的主要因素,容易导致其久治不愈。中医认为脾旺不受邪气压制,因此实际治疗中,为了治愈该病症,必须健脾益气扶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健脾益气并不是单纯使用补气药,还要补气,一般治疗时,可采用灵动、平和的药物进行治疗,利用轻灵药物鼓舞胃气,进而提高脾胃对药物的接受,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治虚时应侧重于“补而不滞”,胃弱弱者不能多度使用重药,大剂量补充药物不仅对脾胃健康没好处,还会导致其病变,进而产生其他病症。《本草正义》中所描述的“党参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鼓舞清阴,振动中气”的描述与上述论述相符。王东旭常用扁豆衣、党参、白术、甘草、山药、茯苓、来平缓脾胃,同时适当的配有枳壳、砂仁、陈皮、佛手等具有理气助运的药材,同时加入鸡内金、山楂和麦芽等消食助运。主要目的是补气,醒开脾胃。《临证指南医案》云:“太阴湿土,得阳使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所以健脾药一般较香燥,容易对脾胃造成损害。目前临床将不饥少食、大便不通、口干舌燥、苔少舌红等人士均判定为胃阴不足、阴虚胃热者,所以进行健脾益气时还要滋养胃阴。结合胃喜润的特点,选用养阴不碍胃和清热不伤阴的甘平、甘凉之品进行调理。如:太子参、石斛、山药等。现阶段,中药研究认为太子参中提取的物质具有增加脾脏DNA含量的作用,同时还可调节脾胃消化。石斛维持了消化系统胃酸集胃泌素含量,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3]。
2.2 清出湿浊,寒热同用
脾虚生湿,湿郁化热,因此脾胃湿热是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因素。经过分析发现,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示为为口苦、大便不畅、脉象虚弱、胸闷、口干,口中发腻,舌苔泛黄等症状。经过胃镜检测后发现,患者出现了粘膜炎症、糜烂、充血等与湿热相同的病理特征。如果临床治疗使用清热化湿之品,如蒲公英、蛇舌草、连翘、黄连、黄芩等,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王东旭认为该病单纯热证者较少,兼有虚寒等病症错杂者比较多,因此治疗时,不仅要苦寒清热,还要增加一些温补药物,如:附子、干姜、桂枝等,同时佐以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等辛香芳顺气。此种治疗方法既具有既有化湿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清热之品苦寒对胃部的伤害,具有较强的暖胃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
2.3 活血化瘀,内外兼治
胃是多气多血之府,慢性萎缩性围堰就是受血瘀而导致气郁阻滞,进而产生气血同病。王东旭治疗此病时经常会给治疗药物中适当的加入丹参、延胡索、当归、莪术蒲与黄等具有养血活血、理气行瘀作用的药材,达到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促进胃粘膜修复的作用。现代中药研究莪术对多种癌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又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4-5]。
2.4 平衡中焦,调和脾胃
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焦,已经成为影响气机的枢纽。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如果将两者同时添加,就会影响机体水谷的接受、腐熟、运化与吸收等功能。但脾主升清,宜升则健;胃主通降,宜降则和。为了实现脾胃功能的均衡运转,必须及时对两者的阴阳进行调节,维持阴阳平衡。所以调和脾胃在胃病的治疗中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言:“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而从病焉。”慢性萎缩性胃炎实际上为焦脾胃病症,临证对症治疗时,必须坚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既要胃病治胃,和降胃气,突出一个“降”字;又要充分考虑到脾胃的密切关系,调理脾脏的功能,升发脾阳,健运脾气。故临床用药要动静结合,升降并用。王东旭指出:临床上一方面几何患者自身的寒热虚实状况,借助药物的作用及时纠正病理偏性,进而维持脾胃功能的平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焦脾胃生理和功能上存在的矛盾统一特点,用药时予双重兼顾,避免一味温补或只求清泻,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阴阳失调,脾胃失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难愈,初期邪重,重在通调胃府,常用枳实、蒲公英、黄连、栝楼、厚朴、生石膏、半夏等理气、清热、降浊之品。
3.结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致病原因错综复杂,病情虚实相兼,病程迁延难愈。因此经常临床实际研究时,必须加强实践操作,同时多对临床病症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充分发挥临床资料的作用,寻找临床资料规律,更要具有较广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结合病症情况针对性治疗。除此之外,进行临床治疗时,还要及时对患者情绪进行调节,提高患者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益农,肖树农等.慢性胃炎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57-262.
[2]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3]中药大辞典[M].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4]实用中西医杂志[J],1990,3:164.
[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2辑.1993:118-119.
论文作者:宣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脾胃论文; 作用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中焦论文; 病症论文; 粘膜论文; 药物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