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供水管道的安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排水系统,应重视供水管道安装技术的应用。本文对市政工程的供水管道安装技术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当前市政工程供水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市政工程供水管道的安装技术优化与应用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供水管道;安装技术
引言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渐加快,但是不可避免的给城市带来了一些'城市病',地面硬化就是其中之一。原本为了让大自然中的水处于循环状态,地表水应有70%通过下渗的方式进入循环,剩下的30%则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河流,但如今地面硬化严重,只有30%的水可以原地下渗,这带来的水污染等一些列问题,让市政工程的供水管道管理与改革刻不容缓。
1 现阶段市政工程供水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供水管道造成水污染
市政工程中供水管道施工与设计不合理,将会出现锈蚀、积水等情况,当管道施工时缺少对管道表面的镀锌处理时,该部位在长期的供水环境中会出现锈蚀状况,进而污染水资源,使得供水资源水质发黄,而供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死角、弯曲等部位,该部位的水分无法排出,长期的水资源积累会逐渐腐蚀管道,严重时会造成供应的水资源具有重金属污染。
1.2 管道连接管理不当
现如今供水管道在城市的地下已经形成了一套管网系统。在城市与时俱进的时候,管网系统也在逐渐丰富与完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难免会出现管道串联的问题。不是一个类型的管道却被衔接在了一起,例如雨水管与供水管混连。又或者因为管道路径计算失误,管道与管道的距离不足以横穿其他管道,例如管道铺设受阻等问题。这都是施工中需要避免的。
1.3 液封施工不够完善
城市中公共卫生间区域供水管道的安装不合理,将有异味从卫生间内传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造成该类问题的原因是卫生间内的供水管道在实际的建设中偷工减料,将U 形管变为直形管,甚至塑料管,使得液面密封不当,刺鼻气体弥散在空气之中。
1.4 水泵内水压不足
在供水管道施工中,水泵的使用很常见,一般与水箱配合使用,在对大型的施工项目进行高空供水时,就需要用到。但是有部分工程,因为急功近利,对水泵的压力还没有做评估,就直接投入使用,这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压力表精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高层建筑物出现缺水的问题。对于水箱来说,因为水箱储存的是饮用水,所以要进行定期的加氯和检修,以保证饮用水的质量。
2 市政工程供水管道安装技术优化与应用
2.1 管沟挖掘技术
管沟挖掘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合理设计管沟挖掘的尺寸,为基础的施工作业提供保障,且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应当做好管沟的基础铺设工作,在预备铺设管道之前,应当对管沟的地基进行检测,为管道的运作提供安全保障。另外,需要注意管沟挖掘时是否存在积水,严禁地下积水浸泡管道,应当建立明沟集水井进行排水,并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降低地下水位,加强对管道铺设的安全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钢管安装技术
市政工程中供水管道的安装需要对钢管进行合理的连接与铺设,具体的安装流程为铺设设计、管材验收、管道安装、弯道焊接、接口防腐处理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施工要点:其一,管道的焊接处处理,应当加强对钢管连接处的杂质清理,尽量保障焊接缝连接质量完好,并将每个焊接口进行标记,记录焊接完成时焊接处的具体质量,并应用冷缠胶带对焊接处进行缠绕,使用T99涂料对焊接口进行防腐处理;其二,钢管在排列过程中,应尽量保障钢管的水平与垂直,减少钢管排列之间的偏差;其三,钢管的内外管壁都应做无锈处理,在管道外壁上涂抹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涂抹两遍底漆后涂抹面漆,缠裹玻璃布并间隔面漆进行涂抹,在最外层涂抹不小于0.6mm 的干膜,对于裸装管道的处理需要涂抹热沥青间隔麻布对管道进行缠裹,进而加强对管道的防腐处理。其四,当钢管与旧管相连接时,需要在接口处进行开叉处理,并在DN300开叉处安装钢制思维法兰短管,以保障供水的有效运行,加强新钢管与旧管连接的有效性,另外,管道防腐涂料的喷涂要均匀,防锈漆需要在管道安装之间进行均匀的涂刷,待防锈漆干燥之后进行二次涂刷,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具体的管道拼接施工。
2.3 水压检测技术
市政工程中的供水管道安装,应当做好水压检测工作,具体的水压检测工作为在试压之前保障管道中储存大量的水分,经过24 小时的浸泡后,排除供水管道内的空气,随后在每间隔2—3 个管道分段之间对供水管道的压力进行检测,确保供水管道的水压符合实际的饮水需求,通过水压检测记录完善各个区域用水的水压,水压检测有助于在高层建筑应用中把握水泵设置的有效性,确保水压的大小能够满足高层区域的供水要求。
2.4 管道应用消毒
市政工程的供水管道建设需要在应用之前对管道进行消毒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为额外设计添加进水口与出水口,应用生活中的饮用水冲洗管道内的杂物,冲洗过程中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1.5m/s,按照具体的水厂净水标准与水质消毒操作标准等进行供水管道内的消毒处理,并实时监测水质的具体情况,当出水处检测的水质与入水处检测的水质一致时,则视为管道冲洗与通水合格。
2.5 管道的保温设计
市政工程中供水管道的保温设计主要包括防冻设计、防热损失设计与防结露设计,其中保温材质的选择与应用应当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进行管道的保温建设,且管道连接处的保温处理需要在管道内水压检测完成之后在预留的接缝处进行保温处理,另外,与管道连接的法兰管道、阀门等部位皆需要加强保温设计。
3 供水管道施工技术改良措施
3.1加强管道防腐,提高工程精确性
在供暖管道铺设中,要在管道铺设完毕后,在表面镀锌。在雨水管道铺设时,要注意和外界环境的接触,保证水流通畅,防止管道出现锈蚀等问题。在工程进行前期测量时,要保证精度,不能出现偏颇。管道在修建时,在进行工程变更,
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影响预期的效果。管道没有用来供水时,要保证供水管道内部的干燥,不能让其和潮湿物品接受频繁,否则会引起锈蚀,因为管道铺设本来就在地表以内,所以更应该注意防锈的问题。
3.2防止管道内漏,提高工程安全性
在过去,给排水管道施工还没有完善,供水管道一半会外漏,这样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冬天,热水管道爆炸泄漏,很容易危害到居民的身体健康。但随着现代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进步,出于安全和美观两方面考虑,管道一般埋于地下,或墙内,这样在保证了居民安全的同时,还改善了市容市貌,一举多得。所以在供水管道铺设完毕之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管道是否有外漏的现象,并对问题部位进行集中的处理和修复。
3.3定期检查水箱,降低水源污染率
“水”和人们的日常是息息相关的,饮用水也需要通过水箱进行储存,再通过管道输送给四面八方。所以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干净卫生,在水源的储存上就要下足功夫。质检员一般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消毒,检修周期为一个月,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水质进行样本检测,检修周期为半年。
结束语
给排水管道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建设,将消防供水、建筑供水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工程做好做精。不仅如此,为了缓解我们的国家的“城市病”,给排水工程师们也应该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努力的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卓.市政工程供水管道铺设中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
[2]徐国冬.浅析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
论文作者:姜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管道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水压论文; 钢管论文; 水质论文; 技术论文; 水箱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