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和DHS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PFN固定治疗,且对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和DHS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优势大于后者,即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
【关键词】闭合复位;PFN;DHS;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在临床上呈日益上升趋势,即是指股骨颈基底部直至小粗隆水平间骨折,经调查发现该病通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且伴有骨质疏松症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为此早期进行治疗十分重要,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目前临床上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经实践发现PFN固定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且患者十分满意【1】;我院为了探讨闭合复位PFN和DHS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1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PFN固定治疗。
观察组男女性别之比为28:28;平均年龄值(78.12±1.47)岁,年龄范围71-86岁。
对照组男女性别之比为27:29;平均年龄值(78.16±1.49)岁,年龄范围72-86岁。
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DHS固定治疗,先对患者术前常规皮牵引7天,随后实施手术治疗,即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C臂机为患者进行闭合复位,且在大腿外侧下缘作一切口,彻底暴露粗隆骨股干外侧,以大粗隆为标志,为患者植入克氏针2枚,其次将大粗股骨干外侧2-3mm置于130度左右,前倾导向器15度,直至股骨矩至骨头下0.5cm植入定位针1枚,最后调整组合钻,放置DHS,缝合。
观察组方法--给予PFN固定治疗,于硬膜外麻醉下为患者进行牵引,且轻度将患肢外展内旋位,随后在C型壁X光机透析下进行骨折复位;其次于大粗隆定点作一切口,且在粗隆尖偏内侧进针,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长度骨内针插入,与拉力螺钉、股骨颈纵轴一致;最后在C型壁X光机透视下植入拉力螺钉、近端防旋螺钉,且根据骨折稳定性植入远端交锁钉,治疗结束后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总有效率根据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其中得分大于90分为显效,得分79-89分为有效,无效为小于70分【2】。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意义,以P>0.05表示无对比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比较两组总有效率(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563520198.21
对照组5627171278.57
X2值----10.53
P值----0.01
2.2临床指标比较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两组临床指标
组别例数(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
观察组5672.02±3.45112.25±5.456.23±0.329.54±1.32
对照组5687.52±5.78217.52±6.8514.02±2.3215.01±3.45
T值-17.2389.9924.8911.08
P值-0.010.010.010.01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通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即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可引起骨质疏松;典型临床表现在于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及不能站立、行走等,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且长期卧床,可在丧失肢体功能的同时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3】;目前临床上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闭合复位PFN和DHS为代表,经实践后发现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主要是通过中心性固定方式,且利用主钉及元近端锁定荷载传导,能够在降低主钉弯曲运动的同时控制骨折旋转及稳定性,加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抗弯作用强等,为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4】;而DHS固定方法能够对髋内翻畸形起到预防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但是不具备抗旋转能力,且剪切力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大转子后内侧及股骨距骨质的完整性,最终降低固定强度,诱发脱位、内固定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为此在临床上并不可取【5】。
总而言之,闭合复位PFN和DHS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优势大于后者,即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
【参考文献】
[1]董平, 乔洪旺, 刘金煜,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 DHS 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老年学, 2016, 36(6):1401-1403.
[2]杜景文. DHS与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5):96-97.
[3]陈喜. DHS与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34):41-41.
[4]田利卫, 荆波. DHS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8):2472-2473.
[5]郑锋, 谌业光, 黄凯,DHS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 9(7):615-617.
论文作者:袁峰 袁玲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高龄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方法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