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维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思维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黑格尔语)。任何时代的哲学和哲学思维既是人类精神和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自己所处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凝结和升华,反映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观点也正是本文分析和谐思维的方法论。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呼唤公正与和谐的思维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不论是世界格局的变迁,还是国内形势的发展,都在生长着新的时代精神,蕴育着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这个新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就是“和平与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重要思维方式,就是“公正与和谐”的思维。
邓小平在1985年3月以极其敏锐的智慧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准确地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和主要特点,准确地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维护和平和寻求发展的共同要求和渴望。首先是战争威胁,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军备竞赛并未停止。而军备竞赛和战争威胁是世界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最危险的制约因素。其次是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南北贫富悬殊问题、资源问题、经济和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国际犯罪和恐怖主义、毒品和艾滋病为代表的新型疾病的威胁等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已经严重构成了对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障碍。所有这些重大的共同性的矛盾和问题,又都是个别国家不能独立解决的,必须依靠全世界不同信仰的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必须依靠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广泛合作。正是基于这一思想,邓小平提出了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矛盾的具体思路:“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而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在总体上和战略上的回应。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邓小平强调,在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争端,必须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他说:“解决国际争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首先,对国际上的领土、资源争端,邓小平提出要从尊重现实出发,通过寻找争端各方的共同点、共同利益,从而结合成矛盾各方在其中共同存在、共同得利、共同发展的统一体的“和平方式”来解决。如对于南沙群岛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争端,邓小平就主张:“是不是可以不涉及两国的主权争议,共同开发。共同开发的无非是那个岛屿附近的海底石油之类,可以合资经营,共同得利嘛。”邓小平这个化争议和潜在冲突为合作的战略构想,符合争议各方的战略利益,有利于争端的最终和平解决。同时也为缓和和消除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类似足以引起严重冲突的爆发点,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大思路。其次,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和尽最大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国际争端的和谐思维原则,体现到港澳台问题上,就具体转化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邓小平提出:“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我们解决香港问题,允许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这个原则。……要搞一个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的办法。十多亿人口的大陆坚定不移搞社会主义,台湾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
总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的生存现实、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共同利益对解决和平和发展两大带全球性战略问题的迫切要求,需要世界摒弃的是所有强权和不公正的理念、是对抗和“冷战”思维,所呼唤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公正的理念,是公正与和谐的思维。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正与和谐的思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追求“太和”、“中和”的境界,一代又一代都渴望着“大治”的社会。所谓大治,就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而努力探索和奋斗。毛泽东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在1956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中,又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后来,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又从创造政治和谐的高度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虽然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盛行,发生了“文革”浩劫,但经受动乱苦难的中国人民更加渴求和珍惜社会安定和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代,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战略接连出台并付诸实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对中国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正在进一步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促使更富时代内涵的新的理念的形成,尤其是它将催生作为时代精神升华的新的哲学、新的思维方式。至少现在看来,它正在呼唤“和谐”哲学,在全社会形成和确立着公正与和谐的思维方式。
三、和谐思维的真义
就像对和谐社会不能简单、机械、僵化地理解一样,对和谐思维也不能简单、机械、僵化地理解,需要的是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动态的理解。因此,要把握和谐思维的真义,有必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把握和谐思维的真义,要正确理解和谐与“异”、“同”的关系。
追求和谐,绝不是回避矛盾,不承认差异和矛盾,幻想“无矛盾社会”。恰恰相反,追求和谐,正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异为前提的。因为没有了矛盾和差异,也就没有了和谐与不和谐问题。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辩证法思想,就是“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靠的是“和而不同”,即靠的是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晏婴曾用君臣关系论“和”与“同”,说臣应该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而不应唯唯诺诺,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前者是“和而不同”,后者是“同而不和”。前者的“和”,可以使事物存在和发展下去,后者的“同”,则最终不能使事物存在和发展下去。
当今世界,面对西方价值观念主导的单一文明发展模式的全球扩张,如何在发展中保持、保护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不同”),探索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共长的多元发展模式,在多样性中实现发展,是关系到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运的大问题。而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的组织形式、利益和分配关系,物质和文化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怎样对待社会的多样性?怎样在多样性中推动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因此,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发展现实,都面对着如何处理“和”与“异”、“同”的关系问题,而把握“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的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
(2)和谐思维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人与人关系和谐的主体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和谐思维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侧重点,和谐思维的逻辑重点,都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检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以人为本,就要亲民、利民、贵民、富民、安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民权、民主、民安、民乐的保证、提高、发展看作是社会的根本、是国家的根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和谐思维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与和谐思维的逻辑重点,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以神为本的社会、以权为本的社会、以物为本的社会。而不论神本、权本、物本的理念,都使社会畸形存在和发展,都使社会远离公平、正义、平等,都不能使社会和谐,也就根本不能有和谐思维存在的空间。在以神为本的欧洲中世纪,神权压倒人权、神性窒息人性,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而这正是由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造成的。在以权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社会按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大小分裂为森严的等级,广大的农民则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以物为本的社会,是产生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社会。商品、货币、资本的本质,并不是它们的物质承担体,而是历史性的物化的社会关系。这种历史性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分离,使社会的一端是财富的积累,另一端是贫穷的积累,也就必然使社会“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因此,社会从根本上的不和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3)和谐思维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良方。
党中央强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其出发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点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分化加深,社会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利益矛盾复杂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公平日益引起民众的关注。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扩张的速度比1985-1995年几乎翻了一番,使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压力大、低收入群体问题多、社会保障难度大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矛盾更加突出,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去化解和处理。化解和处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去做,但首要的是要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和谐”哲学、和谐思维方式。
首先,和谐思维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和为贵”的价值观。人们在处理任何矛盾的过程中都需要价值观的指导,或者说都有一定的总体的价值目标。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的总体价值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使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在目前我国社会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都是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过程中的矛盾。因此,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都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但却有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有共同利益的纽带,有共同理想的指引。所以,“和为贵”应该成为我们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体价值目标。“和”的核心含义是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不同方面和谐共处结成事物的统一体。以和为贵,就是以团结为贵、以大局为贵、以整体为贵、以根本利益为贵、以共同利益为贵、以共同理想为贵。对这种价值目标的追求,我们可以用《中庸》的话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次,和谐思维为矛盾各方寻求共存、共生、共利、共同发展的具体运动形式。“和为贵”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体价值目标,那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和”的价值目标呢?我们可以先参照一下宇宙太阳系是怎样实现和谐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当代人恐怕对这个命题都是认同的。“没有井井有序的1250亿个星系协同一致的调控,就不会有银河系;没有银河系井井有序的协同旋转,就不会有太阳系;没有太阳系各星球井井有序的协同一致运作,就不会有地球;没有地球的有序的协同调控,就不会有能产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那太阳系的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之间的和谐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实现的呢?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向心力与离心力是一对矛盾,它通过地球不断地接近太阳、又不断地远离太阳的围绕太阳旋转的椭圆轨迹,找到了太阳与地球之间共存、共生、共利的存在、运动、发展的具体形式。不仅自然宇宙的和谐,要通过各种共存、共生、共利的具体运动形式来实现,而且社会历史领域的大多数矛盾,也要通过找到各种共存、共生、共利的具体运动形式来解决。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精彩而深刻的揭示:“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实际矛盾赖以得到解决的方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妥善处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共存、共生、共利的和谐,也需要找到这种和谐的具体形式。那怎样才能找到这种和谐的具体形式呢?这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怎样才能做到“妥善协调”呢?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和”的哲学中得到启示,那就是使万物各得其所。《汉书·东方朔传》提出:“元元之民,各得其所。”程子有更系统的各得其所思想:“位者,所处之分也。万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止而安。”“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二程集·周易程氏卷第四》)“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因此,使人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主体,都能各得其所,就能使其安而不悖,就能详和安定、和谐统一。而要做到各得其所,就要在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反对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特别是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找准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结合点,使各方面群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一定的、合理的满足,就是适度。各得其所,就内涵着“适度”,就内涵着“中”。一部分人的利益过分膨胀,不叫“适度”和“中”;一部分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不叫“适度”和“中”;只顾单方面的利益,不顾其它方面的利益,甚至损害其它方面的利益,更不叫“适度”和“中”。“适度”要在各方面利益的联系、比较、制约中确认;也只有各方面利益都适度才有整体的和,才有各方面利益的共存、共生、共利的和谐体。
这里应该再次提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是运用和谐哲学、和谐思维成功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杰作,它也为我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供了极为可贵的启示。“一国两制”的实质是为矛盾各方找到了在其中互补互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具体形式,提供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与港澳的资本主义“各得其所”的具体形式。
标签:和平与发展论文; 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时政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