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课论文,精心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探究物理现象的教学是初中物理特别是初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大量的物理实验和现象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知识局限性较大,加之年龄较小,一部分学生对于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仍然感到比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日趋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屡经失败之后,最终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发现并找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保持并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汽化和液化”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启示。
一、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学习热情
1.激趣演示法
课堂演示包括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我们知道,唤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引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鉴于以往在上这节课时,一些引入方法未能有效激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却给接下来课堂气氛的调动带来了困难,这次我设计先用沾有少量水的毛巾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慢慢模糊直至消失。接着,让学生观察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沸腾时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气泡在水面破裂开来的现象,在进行每一项观察时都在黑板一侧做好实验现象摘要,然后围绕这些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由于学生观察的比较细致,实验中的现象他们能够很轻松的回答出来,从而顺利引入了这节课的主题,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2.引导探究法
“汽化与液化”这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而研究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课前我考虑到,如果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由于是老师演示,自然在很多细节上都会比学生做的好一些,但是这样坐在后边的学生观察起来十分不便,加之描绘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需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如果仅凭老师的观察让学生进行数据记录,难免让学生感到不够真实,同时还考虑到如果每一教学环节的用时过多,势必会影响课程的进度,于是,我设计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假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再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
上课的前一天,我安排学生对自己小组的器材进行了组装和准备,我则对其进行了一一的检查。实际上课时,当第一环节结束后,学生很快就点燃了酒精灯,大大缩短了学生到讲台前观察实验现象的时间。这样下来,由于学生亲自观事实验现象,关于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完成的基本顺利,在接下来完成的关于水沸腾的温度与气压的关系探究活动中,当学生将酒精灯移走之后,用胶塞封住试管上端,将注射器与试管相通,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只听教室里一片欢呼:哇!太奇怪了!水又沸腾了!学生的兴奋,演绎了我们在分析论证和交流讨论这两个环节上的良好效果。课后我感到这样的变动由于加大了参与面,现象明显、观察清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理解得深,掌握得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物理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
3.互动探讨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和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如在讲蒸发的定义时,我鼓励学生根据对蒸发的理解,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并加以讨论,肯定了其中正确的方面,排除了他们对蒸发现象误解的地方。为使知识掌握得更准确,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还设计提出:用三小杯体积相同的水,怎样让他们蒸发的更快?三块相同的、潮湿的手绢在什么情况下干的更快?(自选器材和方法:试管、盘子、喷雾器、吸水纸、扇子、酒精灯等等)学生对此兴趣盎然,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并且付诸实施,有效地巩固了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掌握。
二、实验教学环节中应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
1.注意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
我们知道,各种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而且这些现象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实验教学中,我随时提醒学生注意物理现象的变化和现象产生的原因,防止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片面理解。如在研究蒸发现象和沸腾现象的条件时,提醒学生在任何温度下液体的表面都进行着汽化,这种汽化现象就是蒸发。但当液体温度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了剧烈的汽化现象,则演变成了沸腾现象。
2.注意物理现象内在的本质
在实验过程中,物理现象随条件的改变随时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而物理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各种联系中,既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有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甚至毫无关联。作为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象,从各类联系中排除非本质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学生常把“冰冻的湿衣服慢慢变干”的现象误认为是蒸发现象,至此应向学生指出:实际上这是衣服中的冰直接转化为水蒸气的结果,属于升华现象;对于“空调房间里感觉冷是由于蒸发引起”的结论,除了要向学生强调蒸发制冷的原因,还要向学生补充介绍空调制冷的原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是因为热传递的原因。
3.注意物理现象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这些物理现象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在汽化过程中它们都要吸热,但又有区别;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蒸发只能在液面上发生汽化,而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汽化;蒸发过程较为缓慢,而沸腾过程相对要剧烈的多。
4.注重物理现象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过本节课的知识以后,学生对许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洗过的湿衣服要展开晾晒,并且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得快;高烧病人身体上涂抹酒精有益于降低体温;植树绿化有利于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护水资源,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施,我充分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精心设计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善于以学生喜爱实验为契机,在实验内容上重程序,在实验现象上重分析,在实验应用上重实效,才能真正使学生爱上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