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样激活课堂?怎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在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说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积极的评价就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学生智慧的心房,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激励;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已深入人心。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手段,更是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我们倡导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积极向上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作用体现了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要有一种使人积极向上,使人越来越好的力量,每个人都喜欢被人夸赞,积极向上的评价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无“味”的评价,使课堂失色。
这是一堂气氛还算不错的语文课,课堂前半部分“听取掌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学生,还是写了几字的学生,又或者是答对了一道题的学生,老师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说道:“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老师还给学生编排的统一的动作和口号,要求全班孩子每次都要完成规定动作。可能表扬的次数太多,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听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失去了原先的活力。
其实大家都知道,诸如此类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还真是为数不少,或许是处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再或者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相信即使是平庸的孩子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头了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事实上,对孩子而言,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如果课堂评价运用的恰当,它将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反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创新思维,削弱学生的进取心,它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二、完善评价方式,树立学生自信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赞美、钦佩、尊重,渴望被人认可,获得赞扬是每个人内心最本质的愿望。在教学中应用不同方式与学生交流,完善多样化的评价,使学生从你的评价中,感受到自己能学生这门课,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知道学习成绩较中等的学生,在得到教师较“权威”的认可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发挥独创性,并最终取得学业上的成功的事实。学生需要我们的赞许,积极性的话语是教师表达他们对学生期望的主要方式。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有意提及他以往成功的经历以帮助他增强自信心,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转化为现实。鼓励和赞许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它像是在一个漆黑的房间点起一支小蜡烛,但发出的光辉可以照亮我们周围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未来充满希望,应该期待学生做得更好,那么这种期待便不知不觉从教师的言行中表现出来。而学生从老师的唇边、眼角、和蔼的语气;鼓励的目光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自然就会取得好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果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个大帽子,扣在谁头上都行。如果一个学生 ,他第一次朗读课文,但是结结巴巴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这个时候表扬他读得好,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孩子克服困难,认真读书的过程才是真正值得表扬的,这时的表扬应该具有准确具体性。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鼓励学生。
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能刚开始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辅导,也不见成绩,但是如果换做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认可性的评价,平时的积极向上的话语引导,每一次的点头、微笑、鼓掌等言行评价,给予肯定。就有可能打开他们对学习封闭的大门,带领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学习乐园。
三、挖掘多样的评价,给课堂增色
语言激励、物质奖励等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激励方式与手段虽然较为普遍地适合于这一特定年龄段的学生,但教师不能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去套用不同地域、不用文化背景的学生。对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教师更不能机械、单一地重复使用,须遵循“因材施教”、“据情应变”的教学原则,在适切性、针对性、启发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向往课堂,找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要及时了解学情,给予适切性的评价。同样的评价语或物质奖励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以及心理特点等多种因素,根据学生的需求给出恰当的评价语或物质奖励,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比如,教师为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奖章或小星星,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效的;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可能被看做一种幼稚的奖品,也许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厌烦,效果因而适得其反。
用到评价语时要具体,给予针对性的评价。教师有效的激励要用准确的语言对其进行具体的评价。例如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时,采用如下随机应变的朗读评价:“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读要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同学们做得很好……”这些评价语是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随即说出的,而不是泛泛而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表扬与激励,这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习这位同学的哪些优点,避免他的哪些缺点。语文教学的韵味在于引导,教师的言行要对学生有所启发。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行为的表扬与赞赏,也应带有一种启发性,一方面为之后的学习提供引导,一方面启发其他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不是一节课,而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更长。面对同样的物质奖励或语言评价,学生会感到厌烦,学习兴趣不但不能提升,反而会有所倦怠。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激励方式,换一换奖励的物质,根据课文内容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品。教师要跟随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来获得奖品或称赞,从而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动力。
总之,真正好的评价语言不但具体,而且丰富,不仅渗透着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甚至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样性评价的功效,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促进作用。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胡旋《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内蒙古出版社 1999
[3]陆志远课程的价值与评价》海南大学学报 1994
[4]刘志军《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07
[5]杨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综述》科技信息 2009.
作者简介:刘倩,女,职务:潜江市老新镇东荆小学教师,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单位:潜江市老新镇东荆小学。
论文作者:刘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教师论文; 潜江市论文; 课堂论文; 方式论文; 自信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