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人格解放的旗帜--“年轻飞车的烦恼”_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

扬扬人格解放的旗帜--“年轻飞车的烦恼”_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

高扬个性解放之旗,《少年维特之烦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特论文,烦恼论文,少年论文,个性论文,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辛勤从事创作60余年,给德国和世界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马克思赞誉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人”,恩格斯称他“在自己的领域(指文学领域——笔者)里是真正的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的主神),现代人把他看作继但丁、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他的诗剧《浮士德》,被视为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300多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史, 人类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光明灿烂的未来的壮丽颂歌。但歌德生前享誉世界,却主要因为他年轻时写下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名著。

这是一部书信体中篇小说,完成于1774年,作者时年24岁,作品通过少年维特与绿蒂的恋爱悲剧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反映了一代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桎梏的强烈愿望,暴露了社会等级制度的黑暗和贵族阶级的腐朽。当时正值文艺复兴后欧洲处在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期,小说由于适时地表达了开始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向往与追求,因而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形成一阵“维特热”,这部作品也因此成为德国第一部产生国际影响的文学名著。

小说主要以歌德自己恋爱失败的经历为蓝本,主人公维特的生活原型有歌德自身的成分,但歌德并没有自杀(他也不提倡自杀),维特最后自杀的情节则取自他的一个叫耶鲁撒冷的同学。歌德将二者结合起来,第一编主要反映了歌德本人的经历,以后的两部分则写了耶鲁撒冷的恋爱悲剧。小说主人公维特既有歌德热爱生活、乐观坚毅的特征,也有耶鲁撒冷耽于幻想、悲观软弱的特性。

作家非常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让主人公面对面地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坦露自己的抱负与情怀。近百封长短书简巧妙地构成一个整体,前后加上“编者”的引言和按语,中间穿插着注释,把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情讲述得真切感人,娓娓动听。文中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变成了收信人,听到了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泣悲叹。作品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就像一首喜乐与哀怒交织的叙事诗。主人公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境的变化,人物的性格也随之发展。比如,维特初到瓦尔海姆(他和绿蒂相识恋爱的地方)是万物兴荣的五月初夏,离开和重回瓦尔海姆却已是草木凋零的深秋,当他生命临近结束时更到了风雪交加的仲冬——时序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与主人公由欢欣而抑郁,以至终了绝望的感情发展完全吻合。

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的艺术性,这三者融为一体,赋予这部小说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一问世,便风靡了西欧各国,广大青年人不仅读它,而且纷纷摹仿主人公的穿戴打扮,风度举止,形成了一股“维特热”。不只青年一代为之如醉如痴,连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诗人,道貌岸然的神学家,以至于盖世英雄拿破仑,都为这本“小书”所倾倒。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成就,不仅使当时24岁的歌德一跃而为德国乃至西欧最享盛誉的作家,也把德国文学提升到了与英、法等西欧国家文学的同等地位。歌德笔下的维特形象,早已成了世界文学中一个众所皆知的不朽典型,即莱辛(比歌德年长20岁的德国大文学家)所说的那么一种“伟大而又渺小,可爱而又可鄙的怪人”。

1919年,郭沫若把这部小说译为中文,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的一代中国青年,与洋溢着“狂飙突进”精神的“维特”产生了共鸣。“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善怀春?……”这首附于《维特》第二版前的短诗,一时在众多中国青年人口中传唱不息,化成了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口号。郭老所译《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解放前由不同书店重印30次之多。八十年代杨武能等的中译本出版后,也被深受文革之害的我国青年一代广为传阅。

标签:;  ;  ;  ;  ;  

扬扬人格解放的旗帜--“年轻飞车的烦恼”_少年维特之烦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