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哈医大附属五院)163316
【摘 要】目的 分析产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情况,探讨降低孕产妇医院感染率的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11年-2013年住院孕产妇为调查对象,制定调查相关的调查表。结果 院内感染63例,以产妇感染率最高,为57例;其中剖宫产分娩感染51例,阴式产感染6例,住院剖宫产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阴式产;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生殖道。结论 产妇体力消耗、失血等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尤其是手术创伤、侵袭性操作利于致病菌侵入,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因此,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和综合的管理措施是产科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产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产科是高风险的科室,产科工作关乎母婴的健康,母婴安全逐渐引起人们关注,为了更好的认识产科医院感染,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份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收集2011年1月份-2013年10月份产科住院的共4587例,(包括顺产、剖宫产、早产、引产),年龄21~41岁,平均(27.45±2.35)岁。发生医院感染63例,医院感染率1.37%。6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以产妇感染率最高,为57例;其中剖宫产分娩感染51例,阴式产感染6例,住院剖宫产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阴式产;住院天数平均(6.23±2.35)天。
1.2方法 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例记录及感染登记表中的详细记载,制定表格对63例发生医院感染产妇的易感因素、合并症、感染部位、病原菌、总产程、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
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情况 发生医院感染63例次,其中孕晚期因疾病住院的孕妇6例,占9.52%;产妇57例次,占90.48%。剖宫产感染51例次,阴式产感染6例次,剖宫产的感染几率明显高于阴式产。
2.2 感染部位 见表1
3 讨论
3.1 产妇方面 妊娠期生理发生改变,阴道内环境改变,免疫能力降低,易出现妊娠期合并症,产时体力消耗、手术创伤及失血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从而导致身体内条件致病菌及外来病原体有机可乘,发生院内感染;具有妊娠期合并症如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机体抗感染能力更低,更易出现院内感染。本组资料显示产妇贫血(按产妇诊断标准)、伴有妊娠合并症、合并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总产长较长者易出现院内感染,尤其剖宫产手术产妇院内感染明显大于阴道分娩,差异显著,P<0.1。因此,产前积极治疗阴道炎,加强产前检查指导,及早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妊娠合并症的发生,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疾病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
3.2 分娩方式 无论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严格的无菌的规范操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统计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提高助产技术质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环节。剖宫产手术不可避免的破坏正常皮肤、粘膜、盆腔内环境,且手术打击,术中受凉、失血因素,开腹手术中粪染羊水流入盆腔及污染创面、手取胎头时宫颈下段、宫颈口分泌物带入宫腔、以及手术缝合、操作技术等均可致微生物侵入创面,导致切口感染、生殖器感染。因此,术前准备(术前控制原发感染、备皮、备血、控制血糖血压、淋浴、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手术消毒、严格无菌手术、规范操作技能、术后体温、病情观察等都需充分准备,以降低手术后切口及生殖系统感染。术后留置尿管,又是泌尿系感染因素。据报道,侵袭性尿道粘膜损伤与污染是造成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且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1]。术前及术后一段时间需禁食水,在禁食过度阶段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而致胃肠炎。因此,术后早下床活动,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及早撤除导尿管,促胃肠蠕动,降低胃肠炎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分娩过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增多,破坏阴道粘膜,免疫屏障的破坏,增加病原体感染机会,统计显示大于8次者为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娩过程中应减少阴道检查次数。
3.3 环境因素 包括病房环境及气候环境。产妇住院后,亲人和朋友的探望,外来致病菌增多,传统观念主张产后防止受风,关窗关门,易引起院内感染;我们北方一年四季空气干燥,冬季较寒冷,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经统计上呼吸道感染为院内感染占第1位。大量研究表明,通风不足增加疾病的传播。WHO指南研究组对通风和感染关系的系统综述得出结论如下:①通风不足或低通风率与空气传播疾病的暴发与感染增加相关;②高通风率可以降低感染风险[2]。因此,及时改变传统思想,开窗或者开门,达到高通风率,控制陪护,减少探视,病房物表、地面每日消毒,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及交叉感染。
3.4 感染管理部门监控 医院感染增加临床负担、患者痛苦及经济损失,加强产科重点科室医院管理,做好消毒霉菌工作是有效降低产科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及终末处理;加强母婴同室管理;新生儿用品一婴一用一消毒;季度进行空气、物表、卫生人员手卫生监测;监测被认为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产科重点部门开展医院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登秀,赵玛丽,朱希华,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及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5):484.
[2]胡必杰,胡国庆,卢岩,等.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3.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产科论文; 医院论文; 院内论文; 产妇论文; 合并症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