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盖髓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盖髓术治疗患者40例,其中直接盖髓术治疗 18例,间接盖髓术2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盖髓术治疗,成功38例(60颗牙),失败2例(2颗牙),成功率为95%。结论:通过盖髓术治疗保存牙髓活力、修复牙髓病变的一种保存全部活髓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盖髓术;直接;间接;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63-02
盖髓术是指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创面上,覆盖可以使牙髓组织病变恢复的制剂,以保护牙髓,消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1]。根据牙髓组织暴露与否,可分为直接盖髓术与间接盖髓术。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盖髓术治疗患者40例临床方法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直接或间接盖髓术的患者40例62颗牙,其中男21例(33颗牙),女19例(19颗),年龄9~42岁,平均年龄25±2.5岁。后磨牙24例,前磨牙28例,前牙10例;所有患者均有牙痛史。暴露牙髓18例,未暴露牙髓22例。采取直接盖髓术治疗 15例,间接盖髓术25例。
1.2 方法
1.2.1直接盖髓术 手术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治疗措施。包括:①去除损伤性刺激源,控制感染,隔绝牙髓和牙本质,以防止继发性损伤;②应用盖髓剂刺激牙本质生成;③防止治疗区微生物侵入。制备洞形,清除龋坏组织:外伤性露髓患牙,局麻后上橡皮障,制备洞形。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准确,避开穿髓孔,并及时清除洞内牙体组织碎屑。对于深龋近髓患牙,局麻后上橡皮障,以球钻或挖匙先去除洞壁的龋坏组织,然后去除洞底的龋坏组织。近牙髓处龋坏组织最后清除,一旦牙髓暴露(意外穿髓)应即刻清洗窝洞[2]。放置盖髓剂,用生理盐水缓慢地冲洗窝洞,隔湿,消毒棉球拭干窝洞。用氢氧化钙或其他直接盖髓剂覆盖于暴露的牙髓上,用氧化锌丁香油酚黏固剂暂封窝洞。观察1~2周后,患牙无任何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除去大部分暂封剂,永久充填。对温度刺激仍敏感者,可除去暂封物及盖髓剂,更换盖髓剂,暂封。再观察,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行永久充填。若出现自发痛等症状,改行根管治疗术。
1.2.2间接盖髓术 局麻下先去除无基釉以有良好的手术视野,在适当外形完成后,采用低速球钻或挖匙尽可能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可保留少许近髓软龋。放置盖髓剂用消毒棉球拭干窝洞后,放置盖髓剂氢氧化钙或氧化锌丁香油酚黏固剂于近髓处,暂封窝洞。观察1~2周后,如果无任何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进行永久充填[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曾保留有少许软龋的窝洞,则可在6~8周后,去尽原有的软龋,再行垫底充填。有些患牙经盖髓术后对温度刺激仍敏感时,可更换盖髓剂后暂封,直到症状消失后再行永久充填。
1.3 观察时间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时间:治疗后6个月、1年复查,询问有无自觉症状,检查患牙有无松动,叩痛,并摄x线片。
疗效判定标准:成功: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不良情况,咀嚼功能良好,牙齿牢固,牙髓电活力试验有反应,冷热试验正常,x线片显示髓室或根管无内吸收,根尖组织无异常,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形成或根尖孔明显缩小。失败:有自发痛,咀嚼欠佳,患牙松动或叩痛,瘘道形成或溢脓,x线片示根尖周阴影形成或牙根未发育。
2.结果
40例患者盖髓术治疗,经1年后随访患牙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良好,牙牢固,牙髓活力正常,x线片示:牙根继续发育,治疗成功者38例(60颗牙);失败2例(2颗牙),患牙自发痛,咀嚼不适,只能改作牙髓灭活治疗,保存患牙治疗,成功率为95%。
3.讨论
盖髓术(pulp capping)是使用促使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药物或生物相容性材料,保护即将暴露或已经暴露的牙髓,以保存牙髓活力、修复牙髓病变的一种保存全部活髓的治疗方法。盖髓术又分为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术;前者是用于即将暴露牙髓的患牙,后者是用于已经暴露牙髓的患牙。盖髓剂是指用于覆盖近髓点或穿髓点处,促使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和牙髓病变修复的生物药物制剂[4]。盖髓剂应具备以下特性:能够促进牙髓组织修复再生;与牙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有消炎作用;药效稳定、持久;便于操作。牙髓组织具有形成功能和防御功能;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如对于龋病最常见的反应是牙本质硬化,硬化层中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全部被磷灰石或白磷灰石晶体等矿物质阻塞,减少了牙本质通透性进而保护牙髓;一定量的外界刺激也可以诱发牙髓组织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如果意外穿髓或龋坏等损伤造成牙髓暴露范围较小时(穿髓孔直径不超过0.5mm),损伤区域下方或其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或由牙髓储备细胞和年轻成纤维细胞分化而来的成牙本质细胞)可以代替被损伤的成牙本质细胞,在受损区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以保护牙髓免遭进一步的损害。
直接盖髓术是将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暴露处以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可用于机械性和外伤性露髓患牙的治疗,龋源性露髓患牙不宜使用。适应于因机械性、外伤性因素露髓的根尖孔尚未形成的年轻恒牙。意外穿髓,穿髓孔直径不超过1mm的恒牙。手术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严格的治疗措施。包括:①去除损伤性刺激源,控制感染,隔绝牙髓和牙本质,以防止继发性损伤;②应用盖髓剂刺激牙本质生成;③防止治疗区微生物侵入。
间接盖髓术是用盖髓剂覆盖于接近牙髓的牙本质,以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主要用于深龋患牙的治疗。适应于牙体缺损累及牙本质深层但尚未露髓的患牙,包括深龋、外伤和可复性牙髓炎等情况。牙髓状况难于确定时的诊断性治疗。
采用盖髓术治疗尽量保留活髓,保存活髓的方法,盖髓术即是用盖髓剂覆盖露髓孔,刺激造牙本质细胞生长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桥封闭露髓孔,隔绝外界刺激,永久保留牙髓活力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4-210.
[2]石珍,屈铁军.程薇,等.富血小板血浆用于犬牙直接盖髓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zz(s):284-287.
[3]栾菲.不同盖髓剂在年轻恒牙直接盖髓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97-98.
[4]孙玉荣,张春玲.年轻恒牙直接盖髓术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1,41(21).61-62.
论文作者:于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牙髓论文; 本质论文; 组织论文; 活力论文; 损伤论文; 恒牙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