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论文_彭佳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论文_彭佳萍

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201515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同康复护理方法的进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社会功能、疾病复发等方面可采取的康复护理手段。通过此文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四方面阐述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探讨患者康复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认识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起关键性作用,但是家庭干预、社区干预、心理干预亦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 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

1.1患者因素

1.1.1知识

1.1.2患者缺乏对疾病的理解和用药常识、忽视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必要性,从而影响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并且忽视了连续治疗的重要性。患者缺乏疾病复发知识的掌握,使患者对疾病的复发不予重视。

1.1.3 治疗态度和自信心

患者的治疗态度与自信心常受疾病类型与病程的影响,使患者丧失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维持治疗期不能按医嘱服药,对治疗缺乏主动性,复发率明显高于能主动积极服药的患者。[2]

1.1.4服药依从性差

药物依从性指患者对与药物治疗相关医嘱及指导的服从或遵守,并产生相应的有效作用[3]。患者由于年龄、性别、自知力、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4]。治疗依从性好,长期服用维持量药物,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有积极意义。[5]

1.2疾病因素

1.2.1 精神症状

疾病本身影响患者的康复,如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社会功能等的影响。特别是幻觉、妄想、思维散漫等阳性症状或情感淡漠、意志减退、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的影响。病情越重,依从性越差。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由于缺乏动力,不可能有规律地按医嘱服药。

1.2.2自知力缺乏

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识是自知力的相互独立且互为重叠的两个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自知力差、对自身疾病不能充分认识,拒绝服药,拒绝各项治疗。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疾病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而治疗依从性取决于患者的自知力。因此患者的自知力影响患者的预后。

1.3 治疗因素

1.3.1 药物因素

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首要因素[6]。当药物的不良反应过度时,会给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镇静作用使患者精神不振、头昏乏力、肥胖等,甚至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用药不方便、每天要吃大量药物难以被患者接受和坚持。

1.3.2 护理方面

护士的行为、态度、技术水平也可影响患者的康复。护士尊重、关爱患者,护理措施有效,对患者监管有力,增加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次数和时间,都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重大的影响。

1.3.3治疗方案

研究表明,过度复杂的治疗方案(如用药次数、剂量、时间、联合用药等)会使患者依从性下降。治疗时间较长,使患者难以坚持。

1.4社会心理因素

1.4.1压力与应对

因为精神疾病病程迁延、易复发、需长期服药等,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产生心理和社会压力。一旦患者采取消极态度,易影响患者的康复。

1.4.2 社会家庭因素

研究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较正常人低,患者缺乏家庭的温馨照料和心理支持,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7]。因此,来自家庭、亲友等社会各方面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康复护理的干预方法

2.1家庭干预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支持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基本条件,家庭是精神疾病患者命运的主宰者,李占江提出精神疾病从家庭治疗开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家庭干预合并药物维持治疗比单纯药物维持治疗显示出更为优越的疗效,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其复发率。家庭干预不失为一种促使精神康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8]

2.1.1疾病知识教育

针对当前病情,进行针对性分析、讲解和指导。讲解精神分裂症的一般知识,康复期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预防反复及复发的主要措施,使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对症施护,减少疾病的反复及复发,定期带患者至门诊随访。

2.1.2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知识,如应用方法、主要副反应及相应处理措施等,强调长期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嘱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随意停药。

2.1.3调整家庭关系

调整家庭成员交流中存在的高情感表达、对患者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爱心、厌弃甚至打骂患者、成员间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尽量避免给患者施加不良刺激,要给患者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休养环境,促使患者身心康复。

2.1.4提供观察疾病的技巧

指导家属观察病情的主要内容,如患者的睡眠情况、情绪变行为变化、性格变化等,特别要识别病情反复及复发的主要诱因及先兆症状。一旦发现病情异常,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或带患者到医院就诊。

2.1.5改善患者的能力

协同家属根据患者情况,给患者适当安排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规律饮食起居、做体操、听音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增加患者的生活情趣,培养正常生活的能力,家庭成员应支持、辅助并肯定患者的成绩,增进其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2.1.6安全指导

指导家属充分认识该病的复杂性,要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如刀、剪、农具、农药、绳索、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等;不得带领其进行危险作业;更不要带患者到铁路、公路、水库、井边等危险地方玩耍,避免患者因心理因素或症状复发发生意外【9】。

2.2社区干预

社区干预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子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据报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干预,可延缓或减轻社会功能受损或精神残疾,使其重返社会,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11]WHO在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提出[12],在社区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无论从治疗结果还是个体生活质量,均好于住院的康复治疗。

2.2.1药物治疗

建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档案,对患者的病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登记患者领药数目,待药物快服完时,提前进行电话通知督促。请社区工作人员经常登门探望、监督、指导,了解有无不良反应,提醒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2.2.2心理治疗

在社区增设心理咨询门诊,注重心理护理。社区可定期组织精神科医生在社区进行心理咨询,为康复期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分析有关发病因素,提高对精神病的认识能力,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生活、家庭及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增强病人对社会心理因素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康复。精神分裂症病人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自知力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故复发率高[13]。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因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知力恢复,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14]

2.2.3工娱治疗

工娱治疗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在于它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对药物治疗起促进和巩固作用。工娱治疗能转移病态注意力,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的不良影响,减轻病态体验,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惧等恶劣情绪,纠正病态行为[15]。在社区可开展兴趣班、工疗站,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精神疾病知识教育

在社区组织开展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活动,鼓励社区内精神疾病患者参与,使患者及社区人群能够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共同关爱精神疾病患者。

2.3心理干预

沈渔邨等人研究显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恢复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体力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16]

2.3.1个性培养

纵观精神分裂症发病综合因素,其病前大多存在这样那样的个性心理缺陷,如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脆弱、爱面子等易感性格,在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精神障碍[17]。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干预,如担心疾病复发,失去工作,担心社会、家庭不接纳,因此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激发其对生活的兴趣,树立自强、自尊、自立、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强化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患者学会在矛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2.3.2行为训练

培养患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躺卧,同时制定详细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鼓励患者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护理人员可定期开展自查或互查。行为技能训练能延缓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退缩,促进情绪表达,提高社会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18]。

2.3.3生活技能训练

日常生活行为技能训练每天进行,着重训练日常生活料理的主动性,提升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自理模式。采用讲解、示范、督促、指导、鼓励的方法。训练病人按时起床、整理床单元、洗脸、刷牙、洗脚。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沐浴,更衣,修剪指趾甲,保证头发、皮肤、衣着清洁、整齐、适宜。帮助并鼓励病人适当修饰仪表仪容,增加自信心。

2.3.4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训练病人与人交往的技巧,为病人提供了表达意见,倾诉情感的平台,在互动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对表现好的病人选举为班长,协助护理人员组织病友活动,如开展读报、文娱、体育活动等,让病人体验到自我的价值,有利提高自信。

2.3.5认知干预

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认知力的恢复是治疗效果最直接的表现。组织康复期患者学习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科普知识,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副反应,减少因药物副反应而出现的紧张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帮助患者了解分析精神疾病发生的原因、性质和表现形式,启发患者认知、领悟自己的精神问题,增强对症状的辨别能力。[19]

3.小结

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多伴有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对社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有资料统计,其社会危害程度为27.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因此,精神分裂症防治不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针对患者家属以及亲友的综合性家庭干预,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加深对精神疾病的理解,促进患者行为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尽早回归社会、享受正常生活,并且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反复和复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医务人员向家属介绍精神卫生的相关知识,将一些常见的精神症状及应对技巧详细的介绍给家属,并且指导家属向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使患者得到更为积极、有效的照顾,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时,要及时向患者进行所患疾病的介绍,提高患者对精神病症状的认识,增强自控力,强化自知力,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使之自觉配合医生、护士接受治疗,增强药物治疗依从性。教会家属判断病人复发的症状。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能激励患者改善自我、不断战胜疾病、不断进步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鼓励病人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呼吁社会关爱精神分裂症病人,提高社会支持[22]。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使其社会功能尽快恢复,回归社会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对控制症状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23]。心理康复是纠正患者偏差行为,回归社会的重要保证[24]。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患者及家人心理支持,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摆脱对精神疾病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帮助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自知力恢复。向家属宣教、督促患者服药,监护患者行为变化的意义[25]。给患者一个轻松的心理环境,主动与患者沟通,在友好的人际交往中了解患者的思想、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26]。

参考文献:

[1]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2]刘宁汉,徐秋洁. 心理教育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意义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3)

[3]鲍文卿,林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35(8):469-471.

[4]麻爱华,刘海霞.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7,18(2):110-112.

[5]司晓明. 精神分裂症复发原因调查分析与建议[ J].中国康复,2004,19(1):63.

[6]林建英,陈国中,关炳波,等.影响精神分裂症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2010,26(3):154-155.

[7]张林全,戴万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调查与护理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2B):43-44.

[8]李占江. 精神疾病:从家庭治疗开始[ J] . 中华医药,2004,9:27.

[9]张卫芳,屈秀凤,马 军.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J].山东精神医学,2008,(2):113.

[10]刘宁汉,徐秋洁. 心理教育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意义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3)

[11]张喜梅,肖春玲,朱凤艳.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150-152.

[12][E]世界卫生组织,编.前进的道路[M ].2001 年世界卫生报告-精神卫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117.

[13]张守,李书光,冯娟.社区独立技能训练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8,39(7):573.

[14]刘桂花.健康教育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作用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0(12A):45-46.

[15]江开达.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113.

[16]沈渔邨. 精神病学[M]. 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0-532

[17]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150.

[18]樊献丽,焦太林,刘世兴.社交技能训练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7B):18101811.

[19]赵月秋,崔青.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与护理.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5(1):60.

[20]王永柏,刘 敏.精神疾病患者对社会危害的调查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6:356.

[21]李永远,吴天诚,李 鸣,等.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24-26.

[22]王彩虹,马传响.多次、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8,20(6):65-66.

[23]韩静,吕静芹,王以云,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19(7B):1270.

[24]陆琴芳,谢剑英,朱娟.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6(21):7.

[25]张展筹,陈琼妮.家庭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影响研究.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8:1-2.

[26]洪湘玲,杨金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0:62-63.

论文作者:彭佳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论文_彭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