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意义论文_杨国辉, 梁玉泉, 宫玉顺,江锦赵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意义论文_杨国辉, 梁玉泉, 宫玉顺,江锦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5例,使用西门1.5 Avanto

核磁共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清晰的磁共振图像,其中有23例患者骨损伤、11例关节内积液、15例半月板损伤。结论: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观察半月板、滑膜、肌腱等形态和病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可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应用意义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屈曲关节,其构成复杂受杠杆作用也最明显,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发生各种损伤。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创伤性滑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正常活动,对患者的日常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1]。影像学检查在各种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其中对于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韧带以及软骨损伤的就检查主要依靠磁共振,特别是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图像能够为诊断带来准确的依据。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5例,对其进行磁共振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6例,女性19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5.6±6.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摔伤15例,摔倒11例。左膝盖损伤24例,右膝盖损伤21例。

1.2 研究方法

使用西门子1.5 Avanto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取仰卧位,选择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t1-se-sag、pd-tse-fs-sg-sag、t2-me2d-sag、t2-me2d-sag、t2-tse-fs-cor、t2-tse-tra-2.5mm序列扫描。磁共振参数:层厚2.5mm、层距1.0mm、FOV160~180mm、矩阵256×256,TR600~400ms、TE3.2~85ms。

2 结果

23例患者骨损伤:影像显示T1加权像上损伤位置呈不规则低信号,T2加权像上可见损伤位置的密度高于周围的脂肪。11例关节内积液:T1加权像上可见高信号液体影,患者关节结构清晰,达到关节造影结果。15例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内部可见球状或现状高信号区。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因骨质疏松包括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情况也逐渐增加。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一旦出现剪力,容易发生关节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损伤,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周围肌肉保护性痉挛等,需要及时给予治疗,避免损伤加重[2]。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象。参与MRI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4]。

MRI的扫描技术有别于CT扫描。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因此,需选择适当的脉冲序列和扫描参数。常用多层面、多回波的自旋回波(spin echo,SE)技术。扫描时间参数有回波时间(echo time,TE)和脉冲重复间隔时间(repetition time,TR)。使用短TR和短TE可得T1WI,而用长TR和长TE可得T2WI。时间以毫秒计。依TE的长短,T2WI又可分为重、中、轻三种。病变在不同T2WI中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病变的性质。例如,肝血管瘤T1WI呈低信号,在轻、中、重度T2WI上则呈高信号,且随着加重程度,信号强度有递增表现,即在重T2WI上其信号特强。肝细胞癌则不同,T1WI呈稍低信号,在轻、中度T2WI呈稍高信号,而重度T2WI上又略低于中度T2WI的信号强度。再结合其他临床影像学表现,不难将二者区分[5]。

MRI常用的SE脉冲序列,扫描时间和成像时间均较长,因此对患者的制动非常重要。采用呼吸门控和(或)呼吸补偿、心电门控和周围门控以及预饱和技术等,可以减少由于呼吸运动及血液流动所导致的呼吸伪影、血流伪影以及脑脊液波动伪影等的干扰,可以改善MRI的图像质量。为了克服MRI中SE脉冲序列成像速度慢、检查时间长这一主要缺点,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等成像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还开发了指肪抑制和水抑制技术,进一步增加MRI信息。

MRI另一新技术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出现流空现象。它的MR信号强度取决于流速,流动快的血液常呈低信号。因此,在流动的血液及相邻组织之间有显著的对比,从而提供了MRA的可能性。目前已应用于大、中血管病变的诊断,并在不断改善。MRA不需穿剌血管和注入造影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MRA还可用于测量血流速度和观察其特征[6]。

本次研究中使用磁共振检查了45例膝关节孙损伤的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后,笔者认为MRI检查膝关节损伤具有以下优势:①对比度高:1.5T超导MRI充分的利用了T1、T2、N(H)、f(V)等相关参数和及其脉冲序列的充分利用,能够显著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对于观察病变的密度变化十分有利。②组织分辨率高:本次研究中发现,MRI对肌肉、肌腱和骨骼图像质量非常清晰,空间分辨率高,除了显示关节软骨、韧带和半月板位置,还能够显示患者的损伤位置和病变形态,这对临床进行膝关节损伤评级非常重要;③能够开展脂肪抑制:MRI除了能够分辨骨与骨髓病变,还能够从整体上诊断外伤性骨髓水肿,通过SPIR 抑制人体骨髓脂肪的高信号,显示轻微的出血和水肿;④通过T1WI观察关节的解剖结果,通过T1WI和T2WI能够观察家损伤的病理变化和病程。⑤MRI对于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全程无损伤,MRI的射频波长为数米,但能量仅为10~7eV,不会切断C-H结合,安全性较高。

综上,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观察半月板、滑膜、肌腱等形态和病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可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满延军.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1):69-70.

[2]王孟良.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38):307-308.

[3]牙韩东.用1.5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49-51.

[4]晁学文.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1):8231.

[5]李辉,翟伟.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使用价值分析[J].家庭医药,2016,(9):32.

[6]赵向春.核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127-128.

论文作者:杨国辉, 梁玉泉, 宫玉顺,江锦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意义论文_杨国辉, 梁玉泉, 宫玉顺,江锦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