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博客的学术加速_档案学论文

论档案博客的学术加速_档案学论文

档案博客学术催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档案论文,博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Blog)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一种盛行的新兴产物,日益在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界与时俱进,创办了一些专业博客。本文试对档案博客这种现象做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据管见所及,档案界最早在博客上发布专业帖文的博客是“芊芊无痕”,2004年12月24日博主上传了两篇档案方面的文章。而档案专业博客的创建则是2005年5月。从那时起档案博客陆续出现,但坚持更新的却寥寥无几。

2005年5月1日,“中国档案学研究”上传了第一篇帖文《试论西周的档案管理工作》。博主是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彦昌老师。“刚开始注册这个博客的时候,是受了一位朋友的影响,出发点有几个:既可以为自己积累资料,也可以为朋友们提供资源,还可以交不少朋友,我又加了一重考虑——为学生们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尤其是我所教授的课程,我都搜集了很多资料”,基于这些目的,他创建了该博客。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这个博客已经公布了3438篇帖文,有327人次的评论,访问量188029人次。“中国档案学研究”成为了目前最好的档案专业博客!

2005年11月12日,“兰台天地”创建,发布了第一篇帖文《架阁库》。博主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创建该博客的缘由如下:“兰台天地”汇集了网络上的一些学术资料,在这里您将领略到诸多的档案新闻和旧事,感受档案与社会的互动,也许会激荡您的档案情怀。欢迎留言或评论,愿此博客能成为档案界交流的一个平台!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兰台天地”发布了756篇帖文,留言有28条,评论是102人次,访问量是36028人次。

几乎与此同时,“兰台家园”创建,2005年11月18日该博客发布第一篇帖文《报到》,2006年4月27日该博客从博客网转移到了“天涯”网站。该博客的创办者有以下阐述:“古有‘兰台’,延续至今,略有变迁,但兰台不死,今有档案、档案室、档案馆、档案学、档案事业、档案信息资源等兰台之子,无不呈现兰台家园的兴旺!呵呵,人生在偶然之中与档案结识,与档案学结缘,而今,又偶然地以‘档案学’为名,在这跟风时代中也跟风博客,在宽广的博客世界中播下兰台的种子,企盼其在博客之中茁壮成长!所以,档案亦博客,博客有档案!”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转移到天涯网站上的“兰台家园”有日志71篇,评论10人次,留言为零次,访问量是10977人次。

2006年3月,湖北大学任汉中老师创建的个人博客——“任大叔的博客”在博客网上开办,第一篇帖文是3月29日的《大学生要学点档案知识》,9月6号发表了最后一篇帖子《请到新家做客》,该博客停止更新。而后任老师转移阵地,专心“经营”和“打造”其在和讯博客网站上的“档案驿站”。该博客的第一篇文章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任老师的博客摘要言简意赅:将哲学的明灯放在黑暗的档案库中,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探询社会发展规律。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档案驿站”发布帖文90篇,评论总数924人次,总访问量是15313人次。

除了以上四个比较显著的专业博客外,还有一些个人博客,由于博主正在或曾经就读于档案学专业,或者由于从事的工作是档案工作,抑或与档案行业有关,所以这些博客中有许多档案方面的文章,不乏真知灼见。例如,“草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中就有一些档案方面的文章。

档案博客的建立,是档案界运用新的方式传播档案知识的一种尝试。档案博客对档案学术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料的积累、交流平台的搭建和专业精神的彰显。

第一,档案博客为档案学研究积累了丰厚的学术资料。档案学研究离不开学术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占有丰富的资料,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继续前行的时候才能有所创新。而现在好多人做研究不是“论从史出”,仅是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主题或观点,在不了解学界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四处寻找材料作为论据支持其观点,这样一来,这种研究就成了“史从论出”,有着极大的潜在危险。所以,做学术研究,学术史要了解,文献综述要做,前人的论著和观点需要了解,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学术资料才能写出好的科研论著来。因此,平时资料的积累能为学术研究奠定厚重的基础。而档案博客的创建和坚持,为档案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网络信息是庞杂的,需要我们具备极高的信息素质和耐心的查寻才能与技巧。并且,由于技术等原因,有些网络信息保存不久,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再也查找不到了。专业博客的建立解决了这方面的一大难题,档案博客可以提供网络上关于档案行业的信息,并在该网络空间上得以长期保存,有利于以后查找。

同时,由于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所以档案的理论和实践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由于社会分工的深化,人们往往无暇兼顾档案理论和档案实践,而现实又要求档案专业人员顾及这两方面。“档案学研究要关注实践,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经验、新取向。……研究者必须非常注重实践的发展,并及时地将实践中取得的、符合规律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弥补和健全档案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而从事具体档案工作的则需跟进档案学研究,了解专业理论,洞察最新的学术动态,知晓学术热点,甚至自己加入到研究行列中去,并用以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所以这种互动要求档案工作者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但现实中这种互相关注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一些档案工作的一线人员不能够及时了解学术研究的情况,而档案学研究者可能不清楚档案工作一线的详情。有了档案博客,这种情况就能有所改观。专业博客可以发布一些学术热点问题方面的帖文,使实践工作者了解一些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进展,而专业博客转发或上传的一些有关实践工作的文章,使研究者能够把握住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动向。所以,这种学术资料的积累既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条件和基础,又是联系实践和理论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第二,档案博客为档案学研究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现有的档案界交流平台多系现场交流,比如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各种论坛或会议上的交流,不可否认,这种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档案学的发展,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受时空的限制,这种交流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随着报刊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话、邮件、书刊报纸以及网站拉近了档案界的距离,但这种交流是一种被动的方式,不能及时有效并畅快地交流。而博客的兴起,改变了这种状况。博客改变人们的信息传递体系,打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推动着世界展开一场新的信息革命。

在博客日益兴盛的今天,档案界完全可以在博客世界中开辟一片新天地,在档案博客中进行档案行业的交流,这种互动将裨益于学术研究。除了资料的积累外,档案博客上的评论和留言对档案学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博客留言或评论的功能和价值,方兴东先生说的很到位:

“有人经常问我,你的博客中国什么样才算成功?我的回答是肯定不是算收入、甚至不是博访问量,而是如果有一天,博客中国的文章,留言的分量(信息量、观点和思想等内涵)能够超过每一篇文章本身,就算初步成功,达到预定目标了。这个理念就是博客中国追求的理想。……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留言又增加了多少。每天我最看重的数据,就是留言有多少。这远比访问量更重要。留言超过文章,群众的智慧集合超过作者,一定要实现,一定可以实现。……精彩的留言(不管是批评、赞美还是补充)都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和回馈!”

当然,目前档案界的博客极其有限,需要更多的人来加入到这个“世界”中。只有档案博客越来越多,博客群才能成立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到档案博客资源充分优化之时,档案博客这一网络交流平台将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档案博客彰显了专业人士的执着精神。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深化,使人们从事的活动和职业越来越多。在今天这个物质发达的社会,人的追求是多元的。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应有精神需求。档案学界的情况也不例外——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档案界产生影响,并不在于我们曾经创造国家档案管理体制的辉煌,更不在于我们曾经推动档案管理活动的具体发展,而是在于我们在档案学研究领域的造诣,在于我们的学术理论成果,在于我们的精神产品。这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当一些学风、方法、认识和态度,在数十年中没有给档案学带来改观时,难道我们还会将其再沿袭数十年吗?难道这些东西就没有改造的必要吗?我认为,现在是用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时候了。

事实上,档案界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早期的缩微技术,到电子文件的出现,再到数字档案馆,乃至电子政务,档案界并未落后。从早期的个人网站“兰台眼”的创办,到档案局(馆)网站的兴盛,再到档案论坛的出现和百度“档案吧”、“档案学吧”的创建,档案界正是基于专业精神的彰显,才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今,博客浪潮的涌现,使档案界又一次面临了重大的选择。

同样,档案界也需要宣传工作。档案和档案工作不能总保持神秘的模样,应揭开禁锢于它们的面纱。档案博客助推档案宣传工作,将有利于档案工作社会化的加强和深入。

所以,无论是从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言,还是从档案学术的前进角度来说,档案人在博客世界里自由翱翔,不仅仅是获益匪浅的选择,更是专业人士执着精神的表现。认定了这个选择,坚持不懈地更新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方显英雄本色!这种执着精神正体现了我们坚守档案工作的奉献与真诚。

标签:;  ;  

论档案博客的学术加速_档案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