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论文_庄富荣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论文_庄富荣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院,116000

摘要: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其涉及我国建筑行业的多个方面,如建筑结构设计、成本预算、施工运营等。BIM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建筑工程内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以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中国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效整合应用BIM技术,可优化结构设计,转变运维模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BIM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其可采集与处理工程数据,构建立体数据模型,全方位动态掌控整个工程项目。

1 BIM技术概述

目前,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扩大,人们对民用建筑的结构以及功能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使建筑工程项目涵盖更多的项目信息,合理利用这些工程信息,可以使建筑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实现节约工程成本,合理控制工程工期。同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优势日益显现,其能够合理规划各项建筑项目信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和工期,并及时优化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后期工程建设出现问题等,使其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总体来说,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2 BIM技术的优势特征

2.1信息化特征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BIM技术的拓展应用是大势所趋。BIM技术可以存储海量的资讯信息,并快速检索符合实际需求且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以此为基准,构建完整化、合理化的信息模型。该模型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可进一步优化建筑信息模型,确保模型中所涵盖的各类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另外,BIM技术可构建信息平台,以便被授权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登录信息平台,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及相关参数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辅助与支持。

2.2可传递的工作过程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项目信息的整合时,存在一个建模的过程,该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传递,从而形成建筑项目的自动化管理。在传统的建筑建设过程中,若在建筑数据的整合过程中发现数据存在问题,需要迅速对其传递过程进行图纸处理及数据校核,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转换和改变,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工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可传递的工作过程实现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简化,从而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的认可。

2.3协同性特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为设计人员、施工方与业主方提供优质的信息传递平台。由此,不同主体可以通过BIM技术搭建的信息传递平台表达自我需求,确保信息交互的高效性与通畅性。在明确业主方的需求后,设计人员可以将订制的专属建筑模型传递给业主,经业主方确认后,再传递给施工方,进而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准,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引导工程建设,满足各主体的实际需求。基于BIM技术的功能性较强,可以检测建筑结构中的各项基本要求,客观分析各零构配件的影响因素,并以分析结果为基准,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使结构设计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与建筑功能完美结合。

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BIM的具体应用

3.1三维设计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集成建筑信息而自动生成建筑模型,且以三维立体的效果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施工需求合理调整各种设计参数,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就调整设计参数而言,只需要设计人员在BIM软件中进行设计参数的调整,BIM技术在计算机中会自动更新建筑模型,以达到新要求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会再次呈现新的立体的三维建筑结构效果,以供设计人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因此,BIM技术具有协同设计的功能,帮助设计人员完成设计的同时,还能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正,进而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另外,BIM软件能够测试、检验建筑模型的设计效果,确保设计的质量,从而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3.2 BIM技术在钢结构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很多大型的、大跨度的建筑一般采用的都是钢结构形式,而钢结构工程的建模是建模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建模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各个钢构件之间的有效连接上面,有梁柱之间的连接、梁和梁之间的连接等。在进行这些连接构件的建模时,需要分析各个梁、柱构件的整体属性和基本参数,在各个构件进行连接之后也要进行参数化设定。在BIM技术体系中进行钢构件各个参数的修改和调整可以使构件之间的距离自动更新,除此之外还可以连接其他的新构件,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钢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3参数设计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设计人员可以通过BIM的设计参数数据库完成建筑工程模型的构建,同时可以通过输入修改数据的模式,达到重建模型的目的。为了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良好效果,需要及时对BIM软件进行优化与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对一些参数进行合理限制,进而保障设计结果的科学性。另外,将BIM技术应用到建设设计中,能够集成和整合一些较为零散的数据信息,通过构建直观的三维立体效果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升设计质量。

3.4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通常建筑施工时间比较长,为了使在今后的施工中,管理变得合理化、科学化,我们在建筑智能化方面采用信息收集,比如,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受到环境中的负荷,就会降低它,也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节省材料,节省能源,还可以对施工管理进行监测,给业主和运营商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根据所需要的信息,在利用客服进行加工处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每个人,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这些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更好的工作。

3.5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运用

将BIM技术应用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中,能够通过虚拟的高层混凝土建筑信息模型的呈现,帮助工程设计人员科学合理地分析出高层混凝土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得失热量,主要包括室内围护结构热传递量、外围护结构散热量、冷缝和散热渗透量及门窗得热等方面内容。运用BIM技术能够模拟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窗口的设计情况,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外围护结构窗口设计的合理性,让室内光照条件适应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在对建筑室内采光装置和反光装置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有力的依据。同时,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天花板和墙面的设计处理,需要与建筑环境相融合,并全方位符合居住者的需求,进而提高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实用性。

结束语

在结构设计中,高效整合应用BIM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化、具象化的呈现结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信息的参数化、三维的可视化与信息的可管理化,确保设计的安全性与精确性,最终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明.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及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3):14-15.

[2]袁良君.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02):101+57.

[3]李泳波.新时期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71-72.

[4]李君永.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1):19-20+10.

[5]刘靖,朱平.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36(07):162-163.

论文作者:庄富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论文_庄富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