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体化”的美国国家情报体系改革 *
谢海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洛阳 471003)
摘 要: [目的/意义] “9·11”后,为有效应对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非对称威胁,美国对其国家情报体系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全面和彻底的改革。研究美国国家情报体系在改革之后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美国国家情报改革的理论认识。[方法/过程] 采用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解析美国以“一体化”为根本原则,从组织机构、战略体系、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等方面推出的国家情报改革举措。[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改革后的美国国家情报体系呈现出四大特点:统一的国家情报管理机构、统一的国家情报战略体系、统一的国家情报人才培养标准、统一的国家情报技术应用。实践证明,美国的国家情报改革工作成效显著,能够为我国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美国;国家情报;情报体系;情报改革;情报一体化;信息共享
“9·11”事件的发生,暴露了美国国家情报体系的重大弊端,即无法有效应对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非对称性威胁。为此,美国全面启动国家情报改革工作。这次改革,以调查为先导,以法律修订为基础,以国家情报工作的一体化为主旨,以突破组织体制瓶颈为重点,以战略、人才、技术为抓手。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国家情报体系。
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的引入,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审定,夯实财务数据。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提高外部监督管理效率,加大惩处力度,健全外部信息披露制度,不定期的对外披露企业经营情况等信息,使企业能够接受外部的监督,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统一的国家情报管理机构
“9·11”前,美国情报界的组织体系是“以机构为中心”的烟囱式布局,即不同情报机构独立负责不同门类的情报工作,很少能够在统一的组织框架内联合开展情报工作,彼此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9·11”后,美国出台2004年《情报改革与恐怖主义预防法》,并依法设立了一个管理整个国家情报体系的领导职位——国家情报总监。国家情报总监上任后,便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国家情报管理机构,使原本较为分散的组织体系趋于集中统一,转向“以任务为中心”的集中管理式布局。
1.1组建多个国家情报中心 “9·11”前,美国情报界是“烟囱”林立,15家情报机构各自为政,依靠自己的情报搜集手段生产出服务上级行政部门的情报。但是,“部门情报”着眼于部门决策需求,视野狭小,手段有限,只能反映部分客观事实。面对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跨国安全威胁,单靠“部门情报”根本无力招架。“9·11”后,美国决策层决定打破部门情报之间的隔阂,将分散的情报力量聚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情报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2004年《情报改革与恐怖主义预防法》授权国家情报总监针对特别重大的长期威胁,按地理区域、情报功能或其他标准建立不同的“国家情报中心”,并规定每个中心的首要职责为对搜集到的国内外相关信息进行全源情报分析,并就情报的搜集、分析和生产需求等向国家情报总监提出可行性建议。也就是说,国家级情报中心将着眼于以特定情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有情报力量,亦可被视为是情报界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在实践过程中,国家情报中心主要负责制定情报行动计划,而其他情报机构则主要负责获取技术系统、训练人员、并执行该中心制定的计划。到目前为止,美国依据其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四大威胁(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间谍破坏活动、网络威胁)组建了四个国家情报中心(见表1)。
3.3情报学本科教育 国家情报大学的情报学学士教育仅在本科第4年开展,对象是已完成3年其他专业本科学习、有志于从事国家情报工作的学生。国家情报大学对此类学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能够通过书面形式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使用多种技术工具,能够搜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具备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应对复杂和模糊不明的挑战。为获得情报学学士学位,学员需完成9门核心课程、7门选修课程,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并获得57个学分。2017-2018学年,获得情报学学士学位的本科生的毕业率为100%[4]。
表 1国家情报中心
3.1战略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国家情报大学对战略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理解、分析和评估美国国家安全决策者所面临的全球安全环境;理解情报界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落实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描述、应用和评估情报界的全部战略实力和局限;在识别、分析和评估国家安全威胁与机遇方面,具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应用正确的领导和管理原则,以应对国家安全和情报工作面临的挑战;能够理解并展示出自己具备在一个联合和跨机构的环境中开展有效沟通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2005年,国家情报总监首次提出要设置多个国家情报管理职位——“任务主管”。任务主管是国家情报总监就某个特定主题的主要顾问,负责审查与情报界重点目标相关的所有国家情报工作。任务主管分两种:一种是“负责具体专题”(Issue-Focused)的任务主管;另一种是“负责特定国家”(Country-Specific)的任务主管。所有任务主管将为相关情报的搜集与分析制定战略计划、设立重点,并就资源分配问题向国家情报总监提出建议。这实际上建立起了一种“矩阵式管理模式”,即将不同机构开展的不同类型的情报工作统一会聚到决策者特别关心的特定专题上(见图1)。
图 1国家情报“矩阵式管理模式”示意图
2010年后,国家情报总监决定撤销“任务主管”的职位设置,同时增设多个“国家情报主管”。与“任务主管”相比,“国家情报主管”拥有更大的管理权限。国家情报主管能够针对其所管辖的领域制定《统一情报战略》,以确保情报界在该领域能够高效开展情报工作。其具体任务包括:一是明确决策者的情报需求,即与决策者沟通,弄清楚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二是评估情报界的搜集和分析等业务能力,即与16家情报机构沟通,弄清楚他们在满足决策者特定情报需求的问题上能够做什么。三是寻找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的不足之处,即对比决策者的情报需求和情报界的情报能力,弄清楚情报界搜集和分析工作的弱点是什么;如果以现有能力尚不足以满足决策者的情报需求,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情报资源的具体配置[1]。
三是情报界政策指导,它是特定情报界指令的补充性文件,意在为其附属的情报界指令提供详细的政策落实指导。
国家情报主管主要依靠三名助手协调其管辖范围内情报界的搜集、分析、反情报等工作。其中,国家情报官负责情报界在特定领域的情报分析与生产工作;国家情报搜集官负责制订情报界在特定领域的情报搜集计划和管理情报搜集工作;国家反情报官负责制定情报界在特定领域的反情报计划和管理反情报工作。2010年11月2日,国家情报总监在国家地理空间研讨会上表示,国家情报主管的数量不固定,大概是15到20个,且会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变化而增减[2]。到了2014年,国家情报主管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6个,其中8个负责不同的地区事务,8个负责不同的主题功能领域(见表2)。
表 2国家情报主管( 2014年)
2统一的国家情报战略体系
2004年《情报改革与恐怖主义预防法》通过后,国家情报总监依法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国家级的情报战略文件,指出了情报界的长远战略目标、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要求。所有这些战略文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层层分解和落实2004年《情报改革与恐怖主义预防法》的、完整的国家情报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情报体系的高效运行。
2.1定期出台国家级情报战略 首先,美国先后发布了多部《国家情报战略》和《国家反情报战略》。至今为止,《国家情报战略》已发布了4份,分别为2005年版、2009年版、2014年版、2019年版。此类战略均依据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制订了情报界应重点完成的“工作任务目标”和“机构建设目标”。《国家反情报战略》已发布了5份,分别为2005年版、2007年版、2008年版、2009年版、2015年版。此类战略旨在将由各个独立的反情报机构组成的“松散联邦”转变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组织体系,发挥反情报工作的整体合力以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
其次,美国还针对特定领域发布了专门的情报战略。其中,《美国情报界人力资本发展五年战略计划》(2006年6月22日发布)旨在组建一支一体化的国家情报力量;《美国情报界信息共享战略》(2008年2月22日发布)旨在推动情报信息的检索与分发范围的最大化,确保所有情报都能被找到、都能根据任务需求而使用;《情报界信息技术业界战略》(2011年、2014年发布了两个版本)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机构为单位的信息技术模式,构建一个适用于整个情报界的通用信息技术基础架构。
2.2详细规划情报界指令体系 为落实《国家情报战略》及相关计划、构想的相关规定,并为部门情报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国家情报总监在原中央情报主任指令的基础上重新设立了一套管理情报界的情报指令体系。2006年4月25日,国家情报总监发布了第2006-100-1号情报界政策备忘录《情报界政策流程》,该备忘录详细阐述了新的情报界指令体系的基本构成。
五是国家情报总监行政函,它集中关注国家情报总监认定的可能影响到整个情报界的问题,主要用于传达国家情报总监的战略及政策意图或初步拟定的方案,也可被用于满足突发的或十分迫切的政策需求。
3.2科技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国家情报大学对科技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在个人和组织机构层面理解国家情报职业的基本原则;分析科学所处的全球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世界问题和事件的复杂性、变化性、相互依赖性的影响;塑造情报界的未来,并秉持一个科技情报专业人士应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了解整个科技情报业界;通过了解全球科技环境中文化、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分析创新性、适应性、基于威胁地使用技术手段的作用;对比分析不同的科技情报需求,并从中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例如当前行动与未来冲突,传统战争和非常规战争,时间性情报需求和内容性情报需求,战术问题和战略问题。
表 3情报界指令体系的主题、代号及负责人
其次,根据情报指令的不同表现形式,又将不同指令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情报界指令,它是国家情报总监对情报界实施政策指导的主要手段,也是国家情报政策中的最高级别的文件。
二是情报界政策备忘录,它是国家情报总监在正式发布情报界指令前对情报界提供的临时政策指导,有时也用来发布对紧急事项的政策指导,也可反映一项新的政策或对现有政策的修订。
“今天下午,市私营企业家海力先生向全市特困下岗职工捐献了价值十万元的钱物,祝他们新年快乐。下面请看详细报道!”这时,画面上出现了总工会的捐赠场面,其间还节选了市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和海力等人的讲话。连竹韵也被念了名字。
四是情报界标准,它依据相关情报界指令和情报界政策指导制订,并与其保持一致,旨在为情报或与情报相关的产品、流程或活动提供操作程序、规则、条件、指南、特征或特别说明,以有效执行和统一落实相关法律、行政命令和情报界政策。
仅类属历史研究与HPM实践两个主题的报告就占到了所有口头报告的64%.历史研究广泛,既有初等教育取向,也有高等教育取向;既有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有对于历史文本的研究;既有对数学史的研究,也有对数学教育史的研究.HPM实践兼顾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既有阐述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新方法及新技术,也有融入数学史的具体课例在课堂的实际实施.HPM实践是HPM研究的基础,史料挖掘又是HPM实践的基础,此次会议保持了历届ESU的一贯特色.
物流仓储是解决特色农产品销售管理的最后一个问题。因此,该销售管理系统App的操作人员应该可以实现特色农产品安全检查、商品扫码和物流配送这样三个功能。依托第三方物流快递公司,实现以最安全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服务配送到消费者手里。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觉,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新鲜、安全、特色附加价值。最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享誉全国的农产品。
3统一的国家情报人才培养标准
为统一国家情报人才培养工作,早在2006年,国家情报总监就提出要建设一所国家情报大学。然而,初期的国家情报大学只是一个虚拟的情报教育训练网络,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2011年,美国在原“国防情报学院”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新的“国家情报大学”。目前,国家情报大学拥有“战略情报学硕士学位”“情报学学士学位”“科技情报学硕士学位”以及特定领域的“情报研究资格证书”的授予权,不同情报机构的学员均可以根据需要参加相应学位或资格证书的课程学习。
1.2设置多个国家情报主管 在国家情报中心的组建与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情报机构并没有很好地配合,它们普遍不愿扮演支援性的或是力量提供者的角色。因此,除了建设国家情报中心之外,美国也在探索其他方法,以使分散的情报力量围绕共同任务形成整体合力。经过反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国家情报总监决定设置多个国家情报管理职位,用以弥补国家情报中心的不足。
为获得战略情报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员需选择4门核心课程(共12学分)、1门必修课程(3学分)、4门论文写作课程(7学分)、4门专题研究类课程(12学分)、3门选修课程(9学分),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并获得43个学分。2017-2018学年,战略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率为65%。
首先,根据指令涉及的不同情报业务领域,情报界指令体系共分九个基本的大类:业界管理(代号100)、情报分析(代号200)、情报搜集(代号300)、用户反馈(代号400)、信息管理(代号500)、人力资源(代号600)、安全与反情报(代号700)、科学与技术(代号800)、任务管理(代号900)(见表3)[3]。
为获得科技情报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员需选择4门核心课程(共12学分)、1门必修课程(3学分)、4门论文写作课程(7学分)、7门专题研究类课程(21学分),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并获得43个学分。2017-2018学年,科技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率为66%。
黑夜里的一切声音都饱含了欲望,来自一团老辣的熊熊燃烧的火焰和火焰中顿时融化的冰块,在奇特的水火相容中,他们交出了寂寞,交出了眼泪,交出了痛和血,也交出了夜的漆黑。
汽柴油切缝机多用于渠道衬砌施工,配重后尽量使重心偏向坡顶一侧10cm,因汽柴油切缝机震动较大,重心较高,偏绑配重块可使在斜坡上原本偏向渠底的重心向渠顶一侧偏。配重材料可选择废置的混凝土试块绑挂在切缝机单侧为宜。切缝机重量越轻,重心越好调整,在柴汽油动力中汽油切缝机因轻便优先选择,如DC-500E型汽油切缝机即可满足10cm深度要求的切缝施工。
3.4情报研究资格证书教育 国家情报大学会不定期地开设特定领域的“情报研究资格证书”课程,设置此类课程并颁发相应证书的目的是,为那些不参加研究生学位教育的本科学员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家情报大学开展深入的、研究生层面的情报研究,进而掌握研究特定情报课题的能力。在全面评估学员的录取情况、教学空间、师资富余空间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情报大学会不定期的开设不同类别的情报研究资格证书课程。在开设此类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国家情报大学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即引导学员在合作解决特定情报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情报机构的工作方式,理解整个情报界在国家战略制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国家情报大学校长大卫·埃利森(David Ellison)就曾指出:“当我坐下来与学员交流时,我发现学员几乎每次都会说,他们从这所大学中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来自不同情报机构的学员能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研究情报问题。”[5]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和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统一的国家情报技术应用
美国情报界各机构很早就开始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然而长期以来大部分信息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互不联通。为了从技术上整合不同的情报网络,2011年,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情报界信息技术业界战略2012-2017》,决定建立一个“单一的、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安全的、顽存的、包含所有安全域的、可完成任务目标并可充分提高整个业界效率和防护能力的信息技术业界架构”,以把不同情报机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及情报共享网络串连了起来,使各情报机构在同一个技术平台上高效运作[6]。目前,美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覆盖各情报机构的统一的国家情报技术应用平台——情报界信息技术业界(见图2),该技术平台包含四个组成部分:
在该项目中应用了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广联达预结算计算软件、CAD软件、梦龙软件。
4.1情报界桌面 情报界桌面由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联合研发,是一种标准化的桌面软件,其中包含有统一的电子邮件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和音视频合作软件。统一的情报界桌面意味着不同部门的情报工作人员将拥有相同的应用软件工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视频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甚至是在情报界目录中找到你想找的人。2013年,标准化的情报界桌面已经通过了国防情报局和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第一阶段的内部测试,并已进入第二阶段,即开始向整个情报界推广应用[7]。截止2015年12月,情报界桌面已拥有56000名用户,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图 2情报界信息技术业界构成示意图
4.2情报界云 情报界云由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联合研发,旨在为整个情报界设计出一个安全的云计算基础网络架构。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分别从两个技术层面去建设云计算网络:国家安全局着眼于为情报界提供“工作平台服务”,其中包括建设云存储数据库、网络服务器等,该局正在为整个情报界建设一个名为“公开栈”的安全云计算系统;而中央情报局则已向多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招标,中标的亚马逊公司将为其提供“软件应用服务”,其中包括管理程序、电子邮件、协作型虚拟电脑桌面等,这些软件将能够使情报分析人员便携和快速地访问计算资源和处理大量数据[8]。在初步运行阶段,情报界云不仅向新的情报界桌面用户提供服务,还向其他使用老系统的用户提供服务,即任何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只要能够登陆机密级和秘密且受控信息的网络就可能享受情报界云提供的服务。
4.3情报界应用程序市场 情报界应用程序市场主要由国家安全局负责研发,旨在为情报界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软件,以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主环境”,即允许各情报机构上传和下载应用程序的基础环境;二是“研发环境”,即情报界的软件研发人员交流软件研发代码的技术开发环境。2013年,第一版情报界应用程序市场正式上线,并向所有情报机构提供应用软件服务。2015年6月,国家安全局推出了升级版的情报界应用程序市场。截止当年12月,该应用程序市场大约向情报界提供了235个通用应用程序,每个月“主环境”中的活跃用户有3165人,“研发环境”的注册用户已达6500人[9]。当该应用程序市场最终在整个情报界范围内应用,情报人员在任何一家情报机构的任何一台电脑终端上都将能下载和使用同样的应用程序,这会为情报人员的跨部门合作提供极大便利。
4.4情报界网络需求与工程服务 情报界网络需求与工程服务主要由国家侦察办公室负责领导研发工作,旨在更好地连接本地和更广区域的信息网络,提升这些网络的工作效率。目前,国家侦察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统一情报界信息技术业界与国防部的“联合信息环境”(Joint Information Environment)的相关标准,以确保两者能够实现技术上的兼容,更好地共享情报信息[10]。
5结 语
“9·11”后,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形势迫使美国决定彻底修订相关情报法律规范,全面改革国家情报工作体系。为使众多部门情报机构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协调、更加高效,美国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设立情报界领导职位确保统一领导,通过调整情报战略体系确保号令一致,通过组建国家情报大学确保人才培养对接实践需求,通过全面整合信息技术确保无障碍通联,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卓有成效的国家情报体系化发展道路。未来,美国仍然会不断地调适和完善其国家情报体系,在此过程中寻求达到一个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体国家情报工作效率的最佳平衡点。
精密量取阿多尼弗林碱对照品溶液0.25、0.5、1.0、1.5、2.0mL,置 10mL 量瓶中,加入内标溶液 1mL,加0.5%甲酸溶液适量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取2 mL进样分析,以对照品与内标峰面积比为纵坐标,各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0.174 576X+0.021 055,r=0.999 3。表明阿多尼弗林碱在2.3~18.4 n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 Robert Cardillo. Intelligence integrator: Strategically aligning the IC to the nation's highest priorities[J].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Forum, 2012, 10 (5): 17-21.
[2] James Clapper. Remarks and Q & A by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Mr. James Clapper on 2010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symposium [EB/OL]. [2019-03-06]. http://www.dni.gov/files/documents/Newsroom/Speeches%20and%20Interviews/Clapper_GEOINT_2010.pdf.
[3]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policy memorandum 2006-100-1: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 [EB/OL]. [2019-03-06]. http://www.fas.org/irp/dni/icpm/2006-100-1.pdf.
[4] National Intelligence University. National intelligence university at a glance [EB/OL]. [2019-03-06]. http://ni-u.edu/wp/about-niu/at-a-glance/
[5] Max Cacas. Writing a new spy school syllabus: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university prepares for its fifth decade with a shift in focus and a change in venue[J]. Signal, 2012, 67 (2): 55-57.
[6] Office of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Intelligence commun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 strategy 2012-2017 [EB/OL]. [2019-03-06]. http://www.dni.gov/files/documents/IC_ITE_Strategy.pdf.
[7] Jason Miller. Intel community offers first glimpse of future IT
tools,network [EB/OL].[2019-03-06].http://www.federalnewsradio.com/411/3447343/Intel-Community-offers-first-glimpse-of-future-IT-tools-network-.
[8] Rutrell Yasin.CIA,NSA see benefits in double-barreled approach to the cloud [EB/OL].[2019-03-06].http://gcn.com/articles/2013/06/25/cia-nsa-double-barreled-approach-cloud.aspx.
[9] Kristin Quinn.A global intelligence enterprise:The intelligence and defense communities overhaul IT to embrace data sharing,the cloud,and enterprise business processes[J].Trajectory,2016,(1): 14-23.
[10] Federal News Radio Custom Media.DoD,intelligence community finding common enterprise IT ground [EB/OL].[2019-03-06].http://federalnewsradio.com/defense/2014/05/dod-intelligence-community-finding-common-enterprise-it-ground/
The U .S .N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 Reform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Xie Haixing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Luoyang 471003)
Abstract :[Purpose /Significance ]After "9.11",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commence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n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 reform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asymmetric threa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terrorism.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 after the reform can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reform.[Method /Proces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hes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integration reform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 of organization, strategy,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Result /Conclusion ]After the reform, the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 exhibits four characteristics: unified nation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unified national intelligence strategy architecture, unified na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standard, unified nation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reform has produced a marked effect, it could also provide us with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U.S.;national intelligence;intelligence system;intelligence reform;intelligence integration;information sharing
收稿日期: 2019-04-29 修回日期:2019-05-22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家情报中心的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编号: 17BGJ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谢海星 (ORCID:0000-0002-5509-9859),男,1985年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情报理论。
中图分类号: D771.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 2019) 10-0027-05
引用格式: 谢海星.聚焦“一体化”的美国国家情报体系改革[J].情报杂志,2019,38(10):27-31,72.
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19.10.005
(责编/校对:王平军)
标签:美国论文; 国家情报论文; 情报体系论文; 情报改革论文; 情报一体化论文; 信息共享论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