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粮食生产论文,布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4-8227(2000)02-0221-08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来讲呈波浪型上升态势,大约经过了2亿t、3亿t、4亿t和5亿t等四个台阶:
(1)1949~1958年为第一台阶,粮食产量达2亿t。1950~1952年三年恢复时期,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发展较快,平均每年增长13.1%,人均粮食产量由1949年209kg增加到1952年的288kg。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粮食总产量1.93亿t,完成计划的101.2%,1958年首次突破2亿t。
(2)1959~1978年为第二台阶,粮食产量跃上了3亿t。1958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思想的错误影响,出现了浮夸风和瞎指挥,结果是大跃进变成了大倒退。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绿色革命成果的全面引入和推广,特别是高产新品种如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的引入,以及化肥施用量、机耕面积、灌溉面积(包括机灌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壤改良等措施的强化等导致粮食增产,1978年达到3亿t。
(3)1979~1984年为第三台阶,粮食产量达到4亿t。1979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与双重经营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81~1984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1984年产量突破4亿t,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阶段粮食增长主要是由于单产提高所致,而经济制度的全面变革是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
(4)1985~1996年为第四阶段,粮食产量跃上5亿t台阶。1986~1988年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没有完成国家计划,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连续4年没有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96年创造历史最高记录,超出5亿t,比上年增长13.4%。
2 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变化特点
2.1 粮食增长方式变化
粮食增产由单产与总产并重向扩大单产为主转变。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建国50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1~1.3亿hm[2]之间,少数年份如1956、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3亿hm[2],近10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大致保持在1.1亿hm[2]。从图1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增产方式既靠播种面积扩大,又靠单产提高。1956年是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最大的时期,达到1.36亿hm[2],单产也达到1.42t/hm[2]。此后,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呈现出明显的剪刀差,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1996年全国粮食单产比1950年提高了将近2倍,而粮食播种面积与建国初期相比还略有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7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和小麦单产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稻谷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小麦单产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玉米单产也已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4.9%,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在世界上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2.2 作物结构变化
我国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在较长时期内,全国粮食增产主要依靠水稻。进入80年代以后,水稻在粮食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57~1996年间,水稻占粮食产量的比重由44.5%下降到39.7%,同期小麦由12.1%上升到21.9%,玉米由11%上升到24%,从单产增长幅度来看,水稻单产提高1.8倍,小麦提高4.4倍,玉米提高2.9倍。可以看出,水稻单产提高幅度明显低于小麦、玉米的单产增幅(表1)。
表1 我国粮食作物结构变化(%)
稻谷 小麦 玉米 大豆 薯类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1957 24.1
44.5
20.6
12.1
11.2
11.0
7.15.29.111.2
1970 27.1
45.8
21.3
12.2
13.3
13.8
6.73.69.011.0
1980 28.9
43.6
24.9
17.2
17.4
19.5
6.22.58.7 9.0
1990 29.1
42.4
27.1
22.0
18.9
21.7
6.72.58.0 6.1
1996 27.9
39.7
26.3
21.9
21.8
24.
9.43.88.7 7.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7.
1989年以来,中国的粮食总量虽然是增长的,但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却是不均衡的。1990~1996年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13%,其中小麦增长12.3%,玉米增长31.7%,大豆增长62.7%,薯类增长28.9%,而水稻在粮食中所占比重已从1978年44.9%下降到38.6%,1990~1996年全国稻谷产量微增3%,南方地区仅仅增长0.7%。从表3可以看出,在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南方水稻产区粮食产量却出现了下降或徘徊趋势,1990~1993年,南方水稻产量下降7.2%,14个省区只有广西、海南和贵州微涨。北部和西部地区由于品种的更新换代,小麦、玉米的单产已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粮食产量提高,如黄淮海地区1993年粮食单产达263kg,比1978年提高80%。
2.3 粮食增长中心变化
(1)从南北布局来看,南方的粮食地位下降,北方在上升,南余北缺的粮食生产格局有较大改观
1949年南方粮食产量所占比重高达60.1%,1984年为58.9%,1996年降为51.7%,北方则由1949年39.9%上升到1996年的48.9%,上涨了9个百分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降北升的趋势非常明显(图2)。改革开放以来,9个一级农业区粮食生产发生较大变化,粮食增产重心北移趋势也相当明显。通过1977、1995年两个时期资料分析,北方黄淮海平原区粮食增长8.42个百分点,东北和甘新区也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南方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等农业区粮食产量所占比重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表2)。
(2)三大地带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向中部转移
从典型年份粮食产量构成(图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粮食产量所占比重先扬后抑,由1949年37.9%升至1978年41.1%,1996年又降为37.5%,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粮食产量比重由1949年的37.9%上升到1996年的42.6%。西部地区则处于下降通道之中,由建国初24.2%降至1996年的19.9%。改革开放以来,中部上升而东部和西部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
(3)长江中下游粮食生产格局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尤其以水稻、小麦在全国所占地位更为重要,是我国下个世纪粮食增产主要潜力区。
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两湖、皖赣、江浙沪7省市,为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其面积和产量差不多一直占全国一半以上。该区≥10℃积温4300~6500℃,年降水量1000mm,水、热、土资源匹配较好,粳稻、籼稻均能种植,单、双季稻兼有,是我国水稻类型最多、种植制度最复杂的地区。建国以来水稻有较大发展,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提高,是全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比重逐步上升的唯一南方稻区。60年代以来双季稻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70年代由于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的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旱改水、沤改旱、籼改粳、单改双等,大量发展双季稻和三熟制,1975年双季稻占83%。80年代以后由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水稻面积减少,尤其是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双季稻大幅度下降。而湖南、江西和浙江省,双季稻面积较稳定。这是因为,一方面热量条件较充裕,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双季稻;另一方面由于培养出杂交早稻品种,双季稻比例基本保持在80%~90%。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产区。1995年小麦播种面积582.1万hm[2],产量2067.8万t,分别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0.2%、20.2%,播种面积比重比1979年增加1.7个百分点,产量比1979年下降1.3个百分点。由于区内条件差异较大,小麦发展很不平衡。江苏、上海等省市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在双季稻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冬闲田扩大小麦种植。从栽培制度上可划分为稻麦两熟区、棉麦两熟区、稻麦杂粮三熟区、双季稻小麦三熟区。在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5~17℃左右,年降水量达1000mm,适宜于高产作物水稻的栽培,并以单季稻为主。在沿江排水较好的地方则盛产棉花。由于这一地区无霜期达250多d,小麦不仅可以和水稻一年两熟,还可以和棉花一年两熟。
从发展趋势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可望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长期以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区提供了全国较多的商品粮。该区域光热水土资源匹配较好,在耕作制度的合理搭配上尚有很大增产潜力。在湖南、湖北、江西等水稻产区,由于部分早稻或中稻受前作冬作物收获期限制,过多地使用早熟和中熟的品种,压缩高产迟熟品种,每公顷至少要少收225~375kg,而且冬作物生产季节很长,多数超过180d,其日产量只有1~2kg。在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如果冬作选用早熟品种,让出季节4~5d,早稻每公顷可净增产180~225kg,特别是前作迟熟茬口的早稻相应调整后每公顷可增产375kg左右。其次,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发展高产玉米切实可行。据湖南试验,通过推广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扩大密度,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7500kg,目前湖南省玉米平均每公顷单产仅2550kg。从耕作制度上复种玉米也是可行的。据调查,将早稻—晚稻—冬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改为玉米(间作豆类)—水稻—冬作,后者产量与前者持平或增产20%左右。在提高复种指数上还有很大潜力。预计该地区可新增粮食150亿kg。
2.4 粮食余缺平衡变化
(1)全国粮食调出省份和数量减少,供求缺口趋于增大
1953年,全国粮食净调出省有20个,到80年代减少到7个,也就是说,50年代大多数省调出粮食,到80年代绝大多数省调入粮食,而且调出量不断减少,调入量不断增加,调出调入差不断扩大,供求缺口也日益扩大(表3)。
表3 粮食余缺变化情况万t
1978~19801981~1985 1986~19901991~1994
全国粮食余缺 105 185816301057
余粮省份11 14 15 14
余粮数量 1575343339793740
缺粮省份19 16 15 14
缺粮数量 -1470
-1579
-2349
-2665
最高缺粮省缺口-281-290-447-732
最高余粮省余额 291 518 615 946
基尼系数0.0371 0.0777 0.1298 0.1536
(2)北方省份自给程度提高,南方省份自给程度下降,粮食余缺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调
我国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调,但是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早期基地的商品粮已日趋减少。如江苏太湖地区1965年仅苏、锡、常三市调出的粮食即达100多万t,现在江苏粮食基地已转向苏北,淮北成为潜力最大的粮食产区。淮阴市1985年曾调往市外9.8亿kg粮食,1995年往市外调出定购粮7.1亿kg,其中小麦6.5亿kg,稻谷0.6亿kg,成为江苏粮食调出最多的市。江苏省1995年已建成37个商品粮食基地县,苏南只有5个。
(3)我国粮食只是结构性短缺
从粮食生产地区分布来看,全国水稻集中分布于江淮以南诸省,占全国产量90%以上,小麦则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以及江苏,这四省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玉米和大豆集中于东北和华北,其中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河北等六省的玉米、大豆产量占全国2/3以上。全国粮食生产存在“三多三少”即稻多麦少,普通籼米多,优质米少,普通型粮食多、饲料型粮食少。
我国饲料作物生产地是北方,而猪肉主产区在南方,这使得北方的饲料(主要是玉米)过剩而南方饲料不足。南方一些地区如两湖地区的农民用稻谷作猪饲料,而东北的玉米却大量积压。南方每年有近2000万t稻谷喂猪,而东北玉米难卖,广东早稻积压但同时进口大米,吉林积压的都是产量高、粉质多、口感不好的玉米,南方积压的主要是早籼稻。以湖南为例,市场畅销的粳稻、糯稻仅占稻谷总产量3%,籼稻占94%,每年粮食收购量的90%为早籼稻。
3 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分析
3.1 比较效益相对低下是东南沿海粮食生产萎缩的主要原因
从农业内部比较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收益大大低于经济作物、水果、淡水鱼类,无论是土地收益还是资金、劳动收益,在四个农业生产部门中都是最低的。1994年粮食种植亩(1/15hm[2])减税纯收益142.89元,而油料作物为251.02元,棉花333.81元,蚕茧847.02元,苹果645.37元,柑桔1367.48元。
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例,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而生产粮食的纯收入只有600~700元,粮食生产在家庭收入中的地位已显得“微不足道”。上海和浙江粮食作物面积分别以2.38%和1.29%的年均递减率快速下降,粮食总产分别以1.68%和2.15%的年均递减率快速下降。
3.2 北方种植制度和立体农业的迅速发展
1979~1994年间,南方多熟制地区复种指数降低。据统计,上海复种指数由1979年217%减至1994年183%,江苏由183%减至176%,浙江由247%减至233%,广西由217%减至212%。西部和北部一熟制地区,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多熟种植发展很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1991年开始组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北方一熟制区粮食作物立体种植技术”推广项目,以春小麦间套玉米、玉米间套豆类作物、玉米间套马铃薯为主体配置方式的立体种植模式已成为目前北方一熟制区粮食作物种植的主体优化形式,为北部和西部一熟制地区普及推广多熟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3.3 人地矛盾的制约和影响
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和北部地区耕地资源比较丰富,而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这是我国粮食增长中心“北上”、“西移”的客观原因。
1994年全国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有耕地890.3万hm[2],占全国耕地耕地总面积9.4%,超过了耕地面积最少的十个省份的总和。东北和西北地区地域广阔,人均耕地大都在0.13hm[2]左右,黑龙江、内蒙古分别高达0.24、0.35hm[2],新疆、宁夏、吉林、甘肃人均耕地面积分别高达0.19、0.16、0.15、0.146hm[2],人均耕地面积在0.067hm[2]以下的14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中和华南地区。除直辖市外、经济发达的广东和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仅有0.03、0.04hm[2]。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城镇扩展、交通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1994年,上海市年内减少耕地就占年末耕地总量的3%,同期广东省耕地年内减幅为2.4%、广西为1.2%,海南1.5%、浙江1.8%。
3.4 市场与运输条件的变化
从1984年起,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立,粮食批发市场则是在1988年开始的,1990年10月在郑州开办了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此后,粮食批发市场逐步在其它地区兴起。从表4可以看出:①我国按规范建立的粮食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市场的确立为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是造成我国粮食生产向北转移的因素之一。②中部地区粮食批发市场占有相当的比重。下表列出的9个规范粮食批发市场中,除了北京外,其余8个均分布在中部地区,这与中部粮食生产所占的突出地位有很大关系。③这些规范批发市场均是我国典型的交通枢纽城市,他们的货运量和货运密度除了梅河口外,其余城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些货运量中,有相当大部分为粮食,便利的交通为粮食生产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4 促进粮食增产的几点建议
4.1 吸取国外粮食政策成功经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国际经验来看,粮食安全首先要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其中价格支持是普遍采取的政策。粮食安全要发挥粮食储备的功能。国际上,粮食储备规模是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示器。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粮食安全的一个标准,就是其储备规模不少于年消费量的17%~18%,低于这个限度即为粮食不安全。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3%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粮食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很大,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今后粮食增产重点是中低产田,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来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发展的正确选择。
4.2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鼓励非国有粮食企业和农业部门参与粮食流通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政企分开。城市国有粮食企业可以搞连锁经营,拓宽经营范围。据调查,1996年山东省有59家城市国有粮食企业搞连锁经营,全年盈利352万元;不搞连锁经营的529家全年亏损1700万元。(2)鼓励非国有粮食部门和农业企业参与竞争和粮食流通。1997年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民银行和粮食储备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农业部组织了玉米销区的93家经过资格认证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直接到东北地区收储400万t玉米。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成功的举措。(3)深化流通改革。可以把饲料玉米率先推向市场,组建若干饲料粮批发企业到东北收购玉米,直销南方地区。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粮主要是小麦和玉米,水稻所占份额相对较小。通过流通体制改革,无疑可以为中国顺利进入WTO创造良好条件。
4.3 完善粮价保护价制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自1984年实现粮食定购制以来,粮食定购价总是低于市场价,成为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首要政策性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上升速度已经超过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上升速度,不可能再通过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1)要建立和完善由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粮食价格体系,稳定粮价,确保粮食增收。(2)加强对农用工业的扶持,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解除农民种田后顾之忧。(3)提高农民劳动素质,实施科学种田。(4)促进粮食生产产业化、集约化。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
4.4 增加仓储,减少粮食在生产、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粮食损失
我国粮食在生产、收获、销售、运输各个环节存在大量损失。减少粮食生产损失的主要对策有: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增加库容,改善和发展储粮体系;建立粮食储备专项基金,基金管理和使用宜由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储备局共同协商确定,由国家粮食储备局具体实施操作;完善交通条件,积极发展粮食运输业,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