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凌巍

略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凌巍

德清县公路管理局 3132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表现,我们提出了要促进养护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对养护管理机制的改革,借助于高科技检测技术来对工程质量的提升,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来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质量有效提升等我省国道干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策。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道路基层设施建设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需要格外加强重视,以此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得以被有效延长,继而让我国公路的运营质量能够被有效保障。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表现

1.1养护人员的素质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养护工作者的受重视程度较低。因为这些工作者本身的文化水平要求较低,其主要是要求参与工作的力气。同时,因公路养护工作本身对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需求较大,继而使得年轻人不愿意参与这样的工作内容,导致我国的养路工作开展本身出现了工作者年龄结构的断层。这样的问题存在,直接降低了养护工作的开展质量,其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也就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无法让公路养护工作实现新时期、新发展。

1.2 养护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存在

就目前的现行管理机制来看,养路工作本身无法很好地适应网络化的管理机制以及财税体制的改革需求。目前的养护管理体制事企不分,各分局养护公司经理由分局领导兼任没有独立的人事财务决策权,人员大多是事业身份,管理权还是在公路局,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加之费改税后,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经费渠道已发生变化,其运行经费和养护职工的基本支出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行业管理职能逐渐弱化。

1.3 公路养护投资的不足,使得养护管理工作的困难度日益提升

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公路交通流量被极大的提升,这也就让养护资金的投资需求变大,成为了实际状况。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资金采取“属地为主,省级补助”的方式筹措,皖北各地政府财力有限,配套的养护资金不能及时落实到位,造成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1.4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养护施工单位的工作开展未能实现市场化,这也就使得养护工作的开展本身难以满足现代化市场的发展需求,其工程质量没有被得到保障,其市场竞争状态也未能形成。这也就导致养护单位自身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感。队伍的锻炼、管理理念的形成、施工经验的积累、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的培养等均受一定限制。

2 我省国道干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策分析

2.1 养护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其应当更为规范与专业,且是具有科技感的。同时,养护工作本身应当做到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更高要求的养护变化,促使管理理念得以做到与时俱进。让管理机制本身能让养护工作的开展水平实现不断提高。如今,路面的病害数据搜集用数据采集仪采集。数据整理有养护内业管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交通量数据的采集由过去的人工采集改为现在的交通量数据自动采集仪,数据整理有交调管理系统。桥梁、路面管理有桥梁管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等等,大大提高了养护内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养护内业资料的准确性,现代规范化的养护内业管理手段使养护内业管理更加规范。目前,交通量的数据分析成果广泛应用于公路网规划,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等领域。数据在进行公路交通管理以及进行公路养护、旧路改造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护内业的数据搜集与整理是基础,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是目的,所以,养护资料必须做到准确性、时效性、目的性、全面性、经济性,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取得的分析预测资料才能更好地指导、服务养护管理工作。

2.2 对养护管理机制的改革

养护管理机制需要让养护管理工作的界限被合理划分,促使管理活动的开展能够从多种形式,如管理结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配置等等得以更好地满足管理需求,继而形成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想在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就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2.3 借助于高科技检测技术来对工程质量的提升

通过高科技手段啦开展检测工作,将能够让工程质量的检测智能化水平被有效提升。首先,高科技技术可以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定位系统来对检测工作的开展自动化水平有效提升,这一方面能够让检测技术实现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检测工作的开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借助于不同的检测软件来对数据处理工作的便捷性有效保障,使得数字化得以成为公路养护管理开展的信息来源保障,以此来为公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稳定的数据信息。再者,推广使用国外公路养护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4 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来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质量有效提升

时代的发展,要求了公路养护工作本身需要注重于创新,即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运用。在对国省干线公路,特别是城镇路段的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受工程量较大和工期较短的限制,提高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是不错的选择。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此外,加强对公路养护部门的专业素质的培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加以重视。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道、省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于实际情况与运用需求来对管理工作优化设计,促使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工作者需要将战略发展的目标所带有的现代化特征有效加强,以此来确保公路养护运行体制能够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继而带动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珍.如何创新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8):34-35.

[2]李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231-232.

[3]郝军魁.浅谈如何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J].中国经贸,2016,(6):177.

论文作者:凌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略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凌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