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严峻,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所以电磁环境保护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从电磁辐射的含义出发,分析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影响的具体机理,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建议。期待为进一步提高电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影响
前言:在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压输变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高压输变电网络的不断完善为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使得电磁污染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高压输变电工程作为国家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应该进一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基于此,笔者针对《浅谈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影响及防治对策》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电磁辐射
所谓电磁辐射,就是发射体利用电磁波的方式实现能量的发射过程。电磁环境是指一定空间内部的电磁现象的集合体[1]。对于电磁辐射环境来讲,集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范围比较广的电磁场背景值,其是各类型设备与传播途径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基础;第二,某一种可以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或者基础设施在区域范围之内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度较大的电磁辐射影响。
2 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影响
高压输变电过程对于电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集中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物效应。在电力事业发展中,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始终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试验结果的梳理,可以发现生物效应主要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个维度表现出来。(1)热效应。所谓热效应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磁场当中,在生物水分子以及蛋白质等不均匀介质的运行中会随着电磁场的动态改变而持续的生成震动,这就使得生物体内的分子会在摩擦与碰撞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热量。一般情况下来看,生物体对于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与扩展的,但是生物体自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与扩展能力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震动过程中所生成的热量的总量和产生热量的速度超过了生物体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这些热量就会字啊生物体内部积累下来,从而也就使得生物体所含有的蛋白质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上限的时候,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分子就会受到损坏,进而也就形成了生物体内的坏死组织,严重的就会使得生物体形成某种生理上的病症。(2)非热效应。所谓非热效应是指生物体长时间处于电磁环境当中,不因体内不均匀介质热量的升高而产生的生理病征,例如长时间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当中的人往往会出现幻觉,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甚至会导致精神紊乱等问题的出现。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磁辐射生物效应中的非热效应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在国际上还依然处于进一步研究与论证的阶段[2]。
第二,对电气设备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电磁辐射的干扰之下,电气设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电磁辐射频率与干扰设备频率相距不大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干扰。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电磁无线电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无线电接受设备在工作中出现一定的噪音,例如收信机的信号受到干扰而变差,电视机受到相关的干扰导致声音以及图像质量不好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影响防治措施
3.1 深化落实相关规定,确保环保程序有序执行
在高压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使用的各个阶段当中,始终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作为基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切实保证环保程序的有效履行。相关部门在工作当中一定要重视输变电工程的环境监测工作,精准的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技术、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一些新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进而使得输变电工程的环保工作深化贯彻落实,从而减少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电磁影响。
3.2 关注降低场强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在实践工作中,将输变电线路所跨越的区域中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如房屋、公路、农田等为现实依据,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线路结构的优化,拉开线路的距离,从而使得输变电线路之下的场强值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实施同相序布置的过程中,会使得地面附近的场强值增大,所以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实践中,应该对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使得设计方案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屏蔽工频电场与屏蔽对工频电场相比难度比较小一些,所以可以利用金属板或者金属网等设施实现对交变电磁场以及静电的有效屏蔽。对于无线电干扰的降低措施主要包括对绝缘子进行设计以及线路导线有效规划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切实保证在输变电网络运行的时候不会出现明显的电晕放电现象。从整体布局的角度上来看,变电站应该尽量实现紧凑,同时积极建设户内形式的高压变电站,从而实现对电磁影响的有效控制。
3.3 通过城市规划实现对电磁影响的有效控制
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电磁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实现对高压输变电工程远站、远线方案的科学优化,使得区域内部的控制更加严格。实践表明,高大的树木对于电磁辐射污染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可以有效的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所以进一步强化城市的绿化程度,可以实现对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影响的有效规避,是现阶段保护电磁环境的有效措施。另外,在实践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大电磁污染治理力度,从源头上切断电磁影响,真正做到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从而实现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有效保护。
3.4 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磁辐射影响以及污染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多媒体语境下,广大媒体人不能对电磁辐射污染进行正确的报道,无形当中将人民群众对电磁污染的理解带入了不正确认识的情景中。换言之,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于雷达、通信、广播电视等电磁场的认识存在一些混淆的情况。而电磁辐射污染实际上是具有特殊性的,尤其是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影响范围是比较广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开展专业化与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工作,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到正确的宣传教育,进而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电磁辐射防治工作的时效性提升,让高压输变电工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效应以及电气设备影响两个方面,若想实现对电磁影响的有效防治,应该有效利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建文.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污染影响及防治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8-21.
[2]翟俊玉,张运国.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J].河北电力技术,2004(05):45-47.
论文作者:周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电磁辐射论文; 电磁论文; 输变电论文; 高压论文; 工程论文; 生物体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