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的内涵和功能
王玮琳
(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 要: 亲子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早期教育,涵盖了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两部分,亲子教育注重亲情性挖掘,把亲子关系建立放在首位,使其充分发挥促进婴幼儿智能开发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为其人格完善提供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内涵与功能;保健工作
亲子教育是早期教育,以婴幼儿身心健康和潜能开发为目标,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展开的特殊的早期教育,侧重于提高家人间的感情互动与责任实现,亲子教育是看护人与幼儿间的互动的具体表现。亲子教育是从0岁开始的教育,强调关注幼儿的全程发展,注重3岁前早期教育,以游戏为主要手段,遵循0岁开始至3岁的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行为。通过亲子教育实现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教育,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使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的好与坏同亲子互动的多与少成正比,幼儿的人生幸福指数与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比。
一、亲子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一)亲子教育的定义
亲子教育是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20世纪末提出的新型教育模式。亲子教育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它注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在促进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同时提高了父母教育能力和水平。亲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肯定和认可,各个国家将亲子教育纳入国家计划,从国家层面将亲子教育开展下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对1500名婴幼儿进行了20年追踪研究,研究显示17岁人的智力成熟按照100%计算的话,那么4岁前获得全部智力的50%。可见早期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多么重要,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早期教育,亲子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亲子教育在我国最早提出于《亲子学苑教材》,此书提及亲子教育是国际趋势,亲子教育是新兴事业,亲子教育是系统过程,亲子教育需要课程和教材,亲子教育更需要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亲子教育包含了“怎样做父母”和“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亲子教育是以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教育对象,通过对婴幼儿各方面(语言、感官、肢体、思维)的训练,实现对家长教养知识的培训,从而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强调父母的威严性,亲子教育则注重情感沟通中的双方互动,通过亲子教育来实现对子女的教育和对父母教育,父母的教育的实现能够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实现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亲子教育的内涵
现在的父母注重对婴幼儿智力的开发,普遍存在轻个性,忽略了婴幼儿情感和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多保护,导致孩子自主性差、自理能力差,当前的0-3岁婴幼儿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少成长中的交流和玩耍的伙伴,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陪伴婴幼儿的成长,使得0-3岁婴幼儿的亲子教育出现空白。教育研究者提出,儿童教育的应由儿童教育本身向与儿童密切相关的人物(家长)身上转移,培养健全人格的儿童,首先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使他们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亲子教育对象:亲子教育要求“亲”和“子”都受到教育,而“亲”的教育中尤其重要。亲子教育内容:亲子教育涉及社会修养、能力素质、知识教育、情感性格四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单纯的知识传输。根据亲子教育具有血源性、亲情性、互动性、早期性和活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对婴幼儿教育和父母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二、亲子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亲子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父母普遍缺乏对与婴幼儿的教养经验,对婴幼儿成长和发育缺乏必要的关注和认识,甚至多数家长忽略婴幼儿成长中的“敏感期”,错失了0-3岁婴幼儿教育和提高的关键期。亲子教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计划生育的推行,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怀与重视,对0-3岁这一时期的婴幼儿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问题时,90%的家长表示迷茫和不知所措,社会缺乏对教育的指导,使得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研究学者指出,亲子教育能够很好的解教育的问题,亲子教育使家庭教育深化和发展,将父母管教式教育转变为关注式引导教育,家长不再只是家长这单一角色,而是幼儿心中的教师、朋友、医生、护士等多角色,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理念,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传播正确的育儿观,指导家长和孩子互动交流,使家长接受正确的现代育儿理念,掌握现代育儿技巧,促进了儿童的健康发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是家长接受的继续教育,通过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践和学习,使家长感受亲子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投入到婴幼儿得早期教育中,为婴幼儿的早期开发和培养提供可能,为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大部分学生还在单纯依靠背诵的方式学习文化这部分的知识,而不会选择理解、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充满被动性,他们更加倾向于把课后所有学习时间放在背诵之前所画的知识点上,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这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在课后习题和日常考试中,在面对源于知识却又高于知识且变化多端的选择题、材料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成绩下降。有一些高中生普遍缺乏文化参与的热情,故而难以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知识。
5.HIV职业暴露后的监测: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立即、4周、8周、12周和6个月后检测HIV抗体。一般不推荐进行HIV p24抗原和HIV RNA测定。对合并HBV感染的暴露者,注意停药后对HBV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二)亲子教育的功能体现
幼儿入托是所有家长和幼儿都会面临的难题,分离焦虑使幼儿的入托适应期延长,给成人和儿童都带来了烦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研究,但成效不大,实践证明,0-3岁的亲子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入园焦虑问题。0-3岁的亲子教育里,在家长或者老师的陪伴下,儿童接触到其他同龄孩子,儿童处于相互动的状态下,其交往能力明显提高,他人的言谈、举止对婴幼儿发生影响,婴幼儿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在相互影响中,婴幼儿学会了与人交往,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促进自身的社会性,因此能够最短时间幼儿园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接受过0-3岁的亲子教育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更强,在幼儿园生活中表现更加优秀。
以3303措施巷和1302主撤巷为例,3303措施巷和1302主撤巷均为单巷掘进工作面,但在考察期间两工作面所在区域煤层突出危险程度明显不同。3303措施巷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较大,且受煤层变薄带影响,有大量软煤存在,煤层的突出危险性较大。1302主撤巷所在区域,总体呈一单斜构造,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条件简单,且经过定向钻孔长时间的抽采,煤层瓦斯含量较低,突出危险已基本消除。
第一通过亲子游戏实现对孩子的教育。婴幼儿的经验来自成人、同伴和较大儿童间的交互,以及适应期年龄和水平的活动。因此交往是婴幼儿保教的核心,依恋是婴幼儿感情表现,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和谐稳定的表示。依恋关系的建立是需要互动形成,互动的最佳形式便是亲子游戏,0-3岁亲子教育以亲子游戏为形式,满足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如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亲子游戏中通过语言、手势、动作、表情等符号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给父母和孩子带来满意,通过交流消除了紧张情绪,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的紧张性。亲子游戏将是爱和珍视传达给孩子,孩子通过游戏形成依恋关系,获得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存在感,亲子游戏能够实现幼儿的这些需要,可以满足婴幼儿的自我实现。
第二创设群体环境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为进入幼儿园做好准备。
首先对亲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对孩子的教育。
其次亲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对家长的教育。
主要是对家长的教养能力的提高方面。家庭是儿童成长的起点站,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养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0-3岁的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发挥主要教育功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一2010年)》指出:0-3岁婴幼儿家长的受指导率是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父母是儿童成长的基石。但我国家长受教育意识与水平所限,家长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研究表明,亲子教育则能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提高父母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亲子教育中教师组织互动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父母关注孩子潜能,认识到促进潜能发展的重要性。父母在亲子教育中学会互动的方法,运用到日常亲子活动中,使亲子互动更加和谐,取得更好的互动效果。教育家长,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0-3岁亲子教育给家长提供了可以交流平台和机会,通过教育活动,家长教育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完成对0-3岁婴幼儿的早起亲子教育。
三、结语
亲子教育对于0-3岁婴幼儿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发挥亲子教育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婴幼儿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提高,对婴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 参 考 文 献 ]
[1]王琳.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J].校园心理,2015(03).
[2]张萍.我国3-6岁幼儿亲子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3]陆红梅.挖掘有效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亲子活动[J].学周刊,2015(09).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6-0230-02
标签:亲子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内涵与功能论文; 保健工作论文; 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