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城市化路径探索

中国农村城市化路径探索

张进[1]2008年在《新时期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构思和举措》文中指出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则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叁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变迁过程。它不仅包括人口学意义上的人口城市化,还包括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即农村经济向城镇规模集聚和空间集中的过程、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等。[1]当前,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政策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目的和根本。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必由途径,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多年来,天津市塘沽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难得历史性发展机遇,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农村的综合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本文结合塘沽区实际,阐述了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大意义;确定了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构想。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塘沽区建设卫星城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塘沽区卫星城的区位分布和功能定位;明确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推动卫星城建设的运作思路;并重点以塘沽区西部新城起步区建设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塘沽区卫星城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塘沽区及滨海新区的农村城市化建设,对于提高滨海新区载体服务功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规划管理体系,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将对加速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志平[2]2005年在《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城市化是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村城市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概念,“城市化”这个概念来自西方,导入中国后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变成了“城镇化”,即用“城镇化”代替了“城市化”。因此本文首先科学界定了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阐述了农村城市化的科学含义。同时为了说明当今为何要用农村城市化来代替农村城镇化。然后阐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农村城市化的意义。 反思当前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必须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城市化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学原因及其农村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城市化的经济规模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反思中国的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两条主要路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路径和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路径,同时对其加以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对当前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路径的分析和反思,根据城市化的经济规律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一是农村城市化路径的新选择:市场化取向 二是走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之路 叁是农村城市化的有效路径:制度创新 四是走提升城市化功能和质量之路: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

高雪莲[3]2001年在《中国农村城市化路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城市化对中国这个大农业国而言尤为重要。加速农村城市化是时代的要求,西部开发、拉动内需、第叁步战略目标的完成,乃至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求农村加快向城市转化的步伐,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也给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宝贵契机。农村城市化正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衡量标准也有着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从现有的理论研究看,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区位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反磁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来阐明城乡发展的互动关系。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也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小城镇理论、集聚扩散理论等。在实践中,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地域差异明显,以小城镇为主,发展模式多样。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镇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但现阶段农村城市化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村城市化整体水平滞后,进程缓慢,地域差异较大,城镇空间布局急需调整,小城镇的建设滞后问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机理加以分析。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叁个部分:农业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叁产业是其后续动力。农村城市化的制约机制也包括叁部分:农业是制约其发展的长期问题,体制和环境是其发展的外部制约,而农村工业问题是其发展的根本制约。由上可知,农村城市化的运行路径如下:生产力的提高和庞大的人口压力使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由分散走向集中,带动大批劳动力进入城镇,随着城镇规模 扩大.第叁产业兴起,又会吸纳大批劳动力,耕地进一步集中.农柯生产 力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乡镇企业、小椰镇、农村叁者协调纽一向颁市化迈 进的互动过程。 借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顺市化经验,招为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的 掀市化道路选择提供有茹帮助。发达国家通常采取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 进的s法.并使两者密切结台,相互促进,同时也很注重农业的健康发展。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则采取农业首先支持工业和诚市的建设, 而后工业与颁市又反过来带动扶持农业.为农村诚市化铺平道路。 无疑,正确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有矢政策安排是在 农村诚市化的科学规划毫础上,引导产业与就业结闷的确立及转变。农业 政策主要有加大农业科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 营,培胃完素的农村市场体系.加速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农村工业政策则 需注意推动乡镇企业产权改茧的深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乡镇企业 科技进步.完善宏观管理等方面。此外.还需选择好农村小诚镇发展政策, 如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域镇集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制度.建立农村小城镶 的社舍傈障体制等。

李俊英[4]2005年在《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按老思路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如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问题,农村分配存在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对农民的凝聚力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稳定,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分析与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基础层面。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北京郊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村庄集体经济的实地考察,从制度创新方面对新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得出对我国大城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存在路径依赖,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对长期形成的村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实性有一个准确把握,否则就会失去研究的现实基础与意义,最基本的现实就是村级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以及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个现实基础上,通过对制度经济学前沿的把握,分析村级集体经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产生的制度绩效、变迁趋势等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的研究。首先,研究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提出村级集体经济新内涵、新功能和外延,并为后面的论述作了相关的理论准备。其次,结合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实践,从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包括整合村庄全部资源的社区股份合作制、非农地制度、农地制度、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集体经济分配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创新的思路。最后,提出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配套的一系列外部相关对策措施。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一,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保持适度比例的集体股,对村庄社区整体发展利大于弊。第二,基于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广义内涵,提出要因村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体系,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会以某种或更多的是某几种制度混合存在。第叁,提出确权确股这种把土地承包权股份化的制度创新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农地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它是在原有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土地产权制度的一大进步,既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第四,根据组织制度变革成本分析,考虑组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总结出可借鉴的四种组织制度创新模式。第五,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需要配套的外部政策。这些地区社区股份合作制源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根本目的也在于推动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股份合作制发展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的各种矛盾与压力,其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城乡统筹、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新理念下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两大配套政策,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六,提出虽然村干部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但他们要兼具企业家与政治家双重素质。村级主要管理者是

王洪祥[5]2011年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郝海建[6]2007年在《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下的现实选择、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叁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国农村城市化走的是一条以小城镇发展为主导的道路,但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这一道路的缺陷明显摆在了我们面前。在理论界,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小城镇道路提出质疑,并认为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应该突出重点,选择更有效的路径。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城市化路径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一般理论的阐述:首先界定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其次说明影响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衡量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指标。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反思:首先回顾我国小城镇理论的提出,说明这一理论的本质要求;其次总结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的成就;最后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小城镇发展道路存在的严重缺陷。最后一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县城城市化确定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重点:这一部分共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介绍县城作为农村城市化战略重点的条件;二是说明大力发展县城的重要作用;叁是阐述县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四是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城发展对策思考。

刘云喜[7]2012年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城市化的本质来看,城市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无论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主体是农民,因此城市化是农民的城市化。农民可以通过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可以就地实现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在“民工荒”、农民“被上楼"、传统进城城市化引发严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现实背景下,以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为视角展开对农民发展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农民的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恰恰是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农村经济转型本质在于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现实具有特殊性,但其本质并不例外。本文在对中国农村及其局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得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主体在于农民,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内在根据,以及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必须改变小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论。并以农村经济转过程即农民生产方式工业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为基点,首先对作为农民城市化基础的农村工业化之内涵、特征、必要性以及中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展开分析,进而对反作用于农村工业化的农民城市化之内涵、本质、规律、中国农民城市化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进行研究,并从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关系的论证中再次验证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的内在统一这一命题。同时也从中国传统城市化进程经验教训的分析中得出农民就地城市化是农民城市化必然选择的结论。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农民就地城市化是重要且必要的,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必要途径。所谓农民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民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现有的居住地,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与城市人(市民)一样的生产和生活的过程。即农民通过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工业生产方式,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而实现市民身份和待遇的过程。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本质在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依据农民素质技能提升,以及作为农民素质技能表现的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在农村得以建立和健全的过程。农民问题的紧迫性,农民进城城市化的局限及其引发“城市病”和“农村病”的严重性,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发问题的严峻性,农村经济转型和城市化本质的内在要求等都成为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佐证。当然,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其可行性主要体现于:农民这一城市化主体,素质技能的不断提升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内在根据;农村工业化已经取得的成就,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现实依据;现代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高度发展,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先决条件;现有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是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外在动力;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对农民发展问题的重视及投入,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就地城市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实践的成功范例也证明农民就地城市化不仅不是空想,也不是一般的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具有国际性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有效的发展道路。在我国,农民就地城市化顺应城乡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符合占全国总人口5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普遍愿望,其实施已是势所必然。因此可以说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不可阻档的历史潮流。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其发展也需要各种必要条件的积累,因此,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素质技能提升,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工商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同时在现有条件和状况下,发展股份合作制和现在资本农场,是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上述措施的实现不应,也不能脱离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农民就地城市化实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创新产业政策,改革土地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

李铁林[8]2004年在《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破解“叁农”问题的关键,而且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成长机制,即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找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论文第一部分,界定了农村城市化的涵义,依据比较优势原理、规模经济原理和聚集经济原理分析了城市生成的经济学原理,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以后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并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与借鉴,以便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这部分也分析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与特征,以便提出适合我国目前状况的政策选择。 第叁部分,从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突出了农业对城市化的初始推动力;同时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人口、制度和观念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约束机制。 第四部分,与第叁部分相呼应,对我国历年城市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得出农业、工业化、产业化以及教育等影响因素与城市化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把各影响因素对城市化水平进行拟合,从整体上进行实证分析;并且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把各个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分为个体发展因子和社会发展因子,得出结论,个体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有更大的推动作用,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了依据。这部分最后对我国各省的城市化进程作了聚类分析。 第五部分,根据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我国推动农村城市化政策选择的基本准则和几点具体建议。基本准则包括城市化适度发展原则、市场化为取向的原则、政府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产业立市”的原则、东西联动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从城市化与农业的关系、城市化与产业化的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以及制度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具体的政策选择。

刘华芹[9]2018年在《社区资本与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以七个农村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具有多样性,区域经济学理论只能解释城市化路径的区域差异,却无法解释村际差异。社区资本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概念,指的是一个社区所拥有的能够用来投资的资源,包括自然、文化、人力、社会、政治、金融和建设资本七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资本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影响,正是社区资本拥有情况以及资本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农村城市化路径的村际差异。我们要关注农村社区的多样性现实,看到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利用各类社区资本谋求发展的一面,同时也要适当参与,帮助他们进行社区资本建设,实现农村因地制宜的城市化。

康秀丽[10]2013年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必由途径,它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探讨、研究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困境,探索农村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指导当前的农村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众多问题,本文主要是从户籍、土地、环境问题叁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城市化就是土地和人口的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涉及到我国的土地制度问题,人口城市化涉及到我国的户籍制度问题。因此,解决我国农村城市化问题主要是解决我国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同时在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有必要对此进入深入的分析探讨。本文通过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中梳理,探索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土地、户籍和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问题的改革方向,力图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我国城市化的政策演进和历史进程,从纵向上把握我国的农村城市化,为接下来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困境做必要的准备与铺垫。第二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虽然得到“解冻”,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仍然是阻碍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章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分析。第叁章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不断探索适合的城市化道路。一方面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另一方面不断进行土地改革,革除土地制度中对城市化的阻碍因素,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制度面临挑战。另外,因征地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已进入到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原因,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章将在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农村环境的治理。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构思和举措[D]. 张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 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D]. 胡志平. 武汉大学. 2005

[3]. 中国农村城市化路径探索[D]. 高雪莲. 郑州大学. 2001

[4]. 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D]. 李俊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5].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6].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D]. 郝海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07

[7].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 刘云喜.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8].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D]. 李铁林. 河北农业大学. 2004

[9]. 社区资本与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以七个农村社区为例[J]. 刘华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0].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与对策研究[D]. 康秀丽. 齐鲁工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农村城市化路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