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村的繁荣稳定,是整个社会繁荣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是做好人的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服务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正确认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农村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彻底改变了原来一大二公三纯的农村经营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不可忽视,农村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全面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可以替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市场经济简单地理解为自由经济、法制经济,认为在农村勿需行政手段。殊不知,解决农村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思想认识、道德意识以及价值取向等等,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因为法制并非万能,法制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引导、保证和凝聚等这些特有的、重要的作用是法制根本无法替代的。那种一句话就把群众来信来访拒之门外,“你找法院去”的简单工作方法,就是把法制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的结果。不但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反而有可能使矛盾激化。

误区之二,机械地理解“中心”一词,忽视了中心之外的其它工作。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其它工作就会跟着上去的思想,必然导致工作方法单一化,注重经济工作而把其它工作置于一边。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忽视了思想工作。”[1]并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毛泽东也曾指出,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这就是领导的工作方法和艺术。任何时候在各种情况下,单打一的简单工作方法,注定要失败。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跟上,群众的思想通,就什么事情都好办。工作的梗阻,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梗塞。如果群众的思想认识没有统一,那就难以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都将是一纸空文。因此,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统一,才会将工作整体推进。

误区之三,市场经济鼓励竞争,价值规律其中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无能为力。有一种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经济,说到底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走上致富路,片面地以为只要群众认为市场行情看好、销路宽、价格俏的农产品,就应该任其自由发展种植,勿需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作物耕作种植计划任务的落实一概不管不问,其实质就是搞自由耕作种植。但是,农民由于受文化知识结构、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居住地理区位的限制,将会出现一哄而起之后而又鸦雀无声的现象,难以经受市场大潮的拍击。所以,作为乡村党员领导干部对农民闯入市场有责任,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土地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和耕作权,国家和集体为了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权行使行政权力,干预种植计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保证计划任务的圆满完成。这就需要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

上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上误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主观方面来分析,一是由于近几年来我们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认识上的失误,注重发展农村经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工作手段,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基层领导干部素质低,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水平,糊里糊涂地做工作,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三是由于干部待遇低,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得过且过;四是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坚持两点论的工作方法,放松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从客观方面来探讨,由于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给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集体意识的逐渐淡化,各种配套组织软弱无力,集体经济基础脆弱。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失却了一定的物质和组织基础。诸如,在农村要召开一个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科技培训的会议,连群众的误工补贴都发不出去,对农民的集中教育和系统教育如何谈起。

(二)正确认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搞好对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思想教育,这是做好农村经济工作的先导和保证,要把它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并且要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服务、激励作用,反过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又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两者应同步进行,共同发展。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超前行为的观点,是不切合实际的空谈,因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无现成模式,仍是一个摸索和探索的过程。换句话说,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建设也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只有相互适应,才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另一种观点认为,先发展经济再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落后于形势发展和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等于说“背后话”,是无效劳动,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

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题来展开。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鸟鸣”。[2]这是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也符合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3]总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同时辅之以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村将会出现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祥和的新景象。

二、改进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农村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由此决定了从人们的生产方式乃至到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1)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逐步增强了科技意识,树立了竞争、效率、开放、民主、平等的观念。群众评判一个干部的重要条件,是能为群众服务,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重要标准。同时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民间、邻里纠纷都会诉诸于法律,甚至在赡养老人,友邻互助等基本道德观念也用经济的观点、市场的观点来考虑和认识。对一个人的评价和认识,也或多或少地把致富能力的强弱因素考虑进去。

(2)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粮食增产,经济逐年增加,生活富裕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遣,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大相径庭,生活内容的增加和充实,必然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吃讲营养,穿讲时尚,用具要高档。这些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合力,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

围绕上述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改进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是整个体制良好运行的强大动力,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和导向作用,是难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的。只有两者相互适应,才能精神变物质。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事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鸣锣开道,正确导向,使人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具有时代的特色,符合时代精神,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农村,要引导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增加生产投入,发展农村经济,不论是闯入商品流通领域,搞第三产业,还是运用科技措施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不但要予以大力支持,而且还要给予提供服务和正确的引导。

三、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们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各种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乃至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对象的发展变化,促使农村的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必须随之改变其工作方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时地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要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者灌输的工作方法简单地理解为“强加于人”。笔者拙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需要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和工作方法。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狭隘,观念陈旧,更新缓慢,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是农民的共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农民应该履行和完成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对农村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等等。依然需要正面灌输。如象上交国家的合同、订购粮,是国家的建设需要,属国税范畴,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救济扶持和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是两码事情,绝不能以此作为借口而简单地迁就。计划生育、土地审批使用等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都必须采用正面灌输的原则和方法,理直气壮的把政策宣传透,任务讲明了,责任说清楚。

(2)疏导的原则。所谓疏导的原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其工作对象进行疏通引导,抓住矛盾的症结,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其实疏导也是双向疏导,既开通别人又疏通自己。例如,在调解民间、家庭纠纷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作疏导教育,和风细雨,公平正直地调处,绝不能只听矛盾一方简单阐述原因而盲目、强制性的调解,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疏导的工作方法,可以让已经陷入矛盾“死胡同”的矛盾双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化干戈为玉帛。

(3)坚持说理的原则。说理,一方面要说理论,通过宣传媒介,集中教育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凝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另一方面要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强词夺理,不站公正立场说服不了人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

(4)坚持深入群众的原则。列宁曾经说过:“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农民的学生,而不是农民的先生。”[4]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关心群众的疾苦,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团结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保证,只有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工作才能行之有效,任何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的工作方法注定要失败。

(5)坚持服务的原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服从于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另一方面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正确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乡村党员领导干部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要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为群众服务,办实事,做好事。通过办几件受人民群众关注、群众欢迎的实事,以办实事服人,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虚功实做。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思想工作意识和方法难以奏效。

(6)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工作目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血有肉,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开导群众。脱离实际而泛谈理论,群众只会认为你是在吹“大大泡泡糖”。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绕道走,采取回避的策略。“我们应该有勇气揭开自己的脓胞,以便毫无虚假地、老老实实地进行诊断和彻底治好它。”[5]针对当前的不良社会现象,要实事求是地正确看待,既要看到支流,更主要是要看到主流是好的,我们党是执政党,完全可以解决党内自身存在的问题,绝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四、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首先,要用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壮大发展农村经济,为顺利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要走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路子,大力发展贸、工、农,销、供、产一体的经营之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各种配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村、社德高望众,有号召力的老群众、老社员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组织、号召和调处的特有优势,并建立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讨论村社发展计划,到群众中做一些宣传、教育工作。全国农村的“村建”工作,就是围绕“五好”目标、为群众办实事,整顿各种组织,并相应订立规章制度和活动内容,收到了很好效果。

第三,重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在农村处于薄弱环节,乡村文化站(室)的硬件建设工作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而社区文化是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广大群众就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在农村,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双学双比”竞赛、“五好家庭”竞赛等活动要大张旗鼓的开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除农村养老赡老的后顾之忧。农村很多矛盾和纠纷根源于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老年人年轻时代养儿哺女,上了年纪丧失劳动力,却成为子女上演“墙头戏”的对象。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终的愿望。有一对老年夫妇,已近花甲,用几十年来的积蓄买了保险以后,到六十岁以后可定期领取保险金,成为儿女争着赡养的对象。

最后,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对群众的集体主义教育。集体意识就是对于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和共同荣誉的观念。集体意识是以个人的自我控制为基础,是个人自觉性的总和,良好的集体意识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规范,成为模范地遵守法纪的集体力量。因此,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下,更应该加强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这是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为指导,这是正确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实事求是、发展农村经济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当然,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活、做实,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总结完善过程,关键在于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题,改进工作方法,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8页;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

[4]《列宁全集》第29卷,第82页;

[5]《列宁全集》第7卷,第175页。

标签:;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