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摒弃零和思维_创业论文

创新应摒弃零和思维_创业论文

创新要摒弃零和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互联网+”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才能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以避免出现90%的O2O都死掉的结果?互联网创新步履蹒跚,原因之一,在于“对立”思维,即把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看作一个零和游戏,一方的崛起似乎必须以另一方的俯首称臣为代价。

      其实,非此即彼的思维于事无补。把一方看作机关枪,横扫对方练拳,似乎很过瘾,但确实伤害不小,也不利于打造一个好的商业生态。幸好,最近刘强东等互联网领袖已经开始反思这种敌对思维,而阿里选择入股银泰百货,也体现了两种经济模式的融合。

      年初,政府就在研究怎样让中国产品更好地与互联网结合。答案便是,以“互联网+”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所以,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以“融合”促进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创造。互联网创新容易流于表面,比如有银行为说明自己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进展,强调自己90%的业务都是网上交易,这显然没有抓住事物本质。

      表面化使得互联网创新同质化严重。一夜之间小区内全是洗车的电动三轮,不久之后忽然又消失殆尽,足见浅层模仿兴亡交替之速。重要的是,互联网创新不仅仅是互联网。如果忽视了产品和服务为本,没有用户价值的创造和传递,再完美的创业模式也毫无价值。

      “融合”可以是技术的融合,例如实现跨界创新的大健康产业;又可以是产业跨界融合,比如乐视从娱乐业横空杀入制造业;也可以是社会化商业,如“众包”和共享经济。

      互联网带来效率的提升,也可以带给传统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开拓产业发展空间。不存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对立,实现互联网和实体业态的某种有效结合,成功也就不远了。

      双创的大潮下,新的模式和业态的确提升了普通人的福利水平。比如打车软件,充分运用经济学中所谓的“信息价值”,使乘客和司机都不用在信息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对方。然而,掌声和鲜花很多,盈利暂时不可预期,这当然是互联网企业一贯的玩法。

      但对于政府而言,互联网经济热火朝天,GDP增速却依然在下滑,税收也没有明显增加。对于平台而言,淘宝稍有盈利,而“双十一”实现了912亿元销售业绩的天猫,却还在赔钱。天猫平台上的供货商在缴纳了高达20%以上的渠道费用,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后,销售额很高,利润却难以见到。

      总之,互联网创新模式汗牛充栋,盈利却乏善可陈。在冲击了实体经济之后,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赔本赚吆喝。于是,人们不禁要问,钱都去哪儿了?长期来看,商业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利润的实现上面,没有整体性的盈利,互联网创新难言成功。

      互联网平台“赢者通吃”的属性吸引了大批的创新参与者,每年几万个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人们能记住的很少,去年一年也只有喜马拉雅FM、名片全能王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创新成功不易,失败起来却很快,因为互联网创新本身就有“快速迭代”的属性。

      然而,就在百度、阿里巴巴都羡慕微信已经掌握了移动互联的船票时,马化腾却天天在担心,下一个替代微信的应用会是什么?创业的压力来自于看不清未来,可能一觉醒来,已经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了。

      万众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方法。目前,孵化器等流行的做法,背后往往是各级政府的推动。偏重硬件和环境,对创新的方法论研究不够,对于创业创新者的培训,则几乎为零。

      其背后的理念是:创业和创新并非书本知识,很难在学校里教,只能靠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但如果真的只是这样,马云就没有必要专门去开设湖畔大学,去教授创业者如何从前人的失败中获得教训了。可见,创业创新之妙虽然存乎一心,但依然有规律可循,有系统待打造。

标签:;  ;  ;  ;  

创新应摒弃零和思维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