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被广泛应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建筑施工技术。本文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施工难点出发,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相关应用及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促进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字:钻孔灌注桩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探讨
在建筑工程领域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对于很多专业的施工人员来说是比较了解的,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公路以及桥梁建设中都能够看到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所以说提高这项施工技术的水平对于以后的生产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钻孔灌注桩这项施工其实是比较隐蔽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忽略它的施工质量,因此全面的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相应的监管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以及施工面临的问题
钻孔灌注桩技术相对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它是我们生活中桩基加固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掌握这项技术也显得更加重要。
钻孔灌注桩和传统的桩基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首先,在施工的过程中这种灌注桩的噪音是比较小的,振动的幅度也不大,所以尤其是在居民区附近施工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所以说相对来说更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和预制桩相比,钻孔灌注桩桩型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桩身直径能够灵活扩大。最后,这种技术基本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可应用性会更强,这也为施工单位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
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所以才能得到更多施工单位的青睐,因此也能不断的扩大应用范围。但是,桩径较大、水下施工、标的物在地下等因素导致了施工过程的隐蔽性,增加了施工难度。另外,由于不能开挖验收,大部分采用超声波检查的方式验收,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挑战。所以要严格把控好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建设早期阶段,要对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规范有明确认知,且保证施工内容与现行规范相符;同时还要注意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发挥好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施工阶段,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严格审查,施工负责人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定时检查,切实的保障好在施工的进程中每个环节都不出纰漏。
二、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面临的挑战
(一)导管堵塞
当混凝土灌注时如果不能持续,而且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时,那么就很容易发生凝固的现象,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就会产生大量的残渣,这也是很多管道容易造成堵塞的原因,因此这个细节是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提起注意的。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不要时快时慢,尤其是严禁突然停止,否则会导致混凝土导管中的气体不能有效的排出,严重时会造成导管堵塞。假如导管发生堵塞,一定不要继续施工否则容易出现断桩的情况,所以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清理后再施工。
(二)导管提漏
对于了解这项技术的人员都知道导管提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稍不留意就会容易出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当导管发生堵塞时,为了使混凝土流出来,施工人员一般会上下振击导管,此时如果导管埋深不多,就会出现提漏现象。其二,由于泥浆的稠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测量导管埋的比较深时,那么就无法准确判断混凝土浇注的高度,于是就很容易造成一些误差,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引发提漏的现象。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正确的施工流程和准则,对于一些测量方面的数据要做到谨慎和仔细,同时还要进行仔细校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如误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一定要咨询专业的施工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来进行处理,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钻孔偏斜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保证钻孔桩合理的倾斜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后面的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钻孔偏斜的原因有四种:一是安装钻机的地理位置不够平整,引发钻机底座倾斜,或者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二是钻杆弯曲、接头不正;三是钻头翼板磨损程度不同、钻头受力不同;四是当遇到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或者一些倾斜的岩面时钻头通常就容易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为了减少钻孔偏斜情况的发生,安装钻机前应先平整并夯实场地;安装钻机时使钻机的转盘和底座需要严格保持水平,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成一条直线,要定时的检查和校正;钻杆接头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当主动钻杆弯曲时需要及时调整;如果遇到不均匀地层时则需要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用低速钻进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钻孔倾斜。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一)制作与安放钢筋笼
为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在制作钢筋笼之前,首先应对所使用的钢材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所使用的钢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产品。在钢筋笼的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主筋搭接长度,如果长度过长容易对焊接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钢筋笼的安放需要按照施工的规定来进行,否则容易发生故障。在安装钢筋笼时,比较常用的设备是卷扬机和吊车等。基于骨架较长,地基承载力不高等原因,在起吊和安放过程中,应进行妥善的安全防护。在钢筋笼安放后,上口按孔口中心线进行定位,为了预防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的情况,需要对钢管进行加固,这样才能确保位置的准确。
(二)钢筋笼上浮
在对钢筋笼进行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钢筋笼上浮的情况出现,这是灌注速度把握不准和导管埋设位置不科学造成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灌注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过慢,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混凝土上升高度对钢筋笼地面的冲击力[2]。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时对混凝土的高度进行测试,及时准确掌握混凝土高度变化。此外,应在拔出导管时要做到及时快速,这也是降低筋笼上浮的有效手段。
(三)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混凝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水下浇筑和凝固硬化的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要求较高,必须具有不分离性、低泌水性等特性。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工作过程中,要对终孔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这样才能防止质量及一些细节方面出现问题。同时,要严格确保混凝土的状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如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重新拌和。在搅拌工作中,应使用高质量、功能全的搅拌机进行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3]。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比较隐蔽,不能肉眼直观,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是否遵循工艺规程,加强质量检验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四)提高技术,严格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对整个施工方案的实际其实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技术水平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力争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其次,加强工程测量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保证各桩基能够科学定位,满足建设施工的实际需要[4]。最后,努力提升和科学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艺,使钻孔灌注桩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在技术与工艺上更上一个台阶。总之,只有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先进的技术、高效的设备相互配合、促进,这样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行业以后的长远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结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虽然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却能够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被普遍采用。在钻孔灌注桩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等各方面准备,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只有从细节出发,把相关的准则落实到每一个实处,才能够让这样技术得到更好的呈现,同时也在未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云.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6(24):94-94.
[2]张善刚.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及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5(12).135-135.
[3]杨新良.探析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4,29(5):33-35.
[4]刘雪峰,李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8):11-11.
论文作者:于从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导管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