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式美术活动的过程性研究论文_于晓华

游戏式美术活动的过程性研究论文_于晓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中心幼儿园 264500 

一、激发幼儿对游戏式美术活动的情感和兴趣

某些幼儿对美术活动往往缺乏兴趣,教师要经常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可操作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如小班教师为幼儿提供颜色、大小和形状各异的几何图形、彩色纽扣、干净易拉罐、火柴、瓶盖等,让缺少表现手法的幼儿用现成的图像及物品进行摆放、拼搭和粘贴,变“注入”教育为“启发”教育,幼儿更易接受。可利用游戏加以诱发。如:在活动中让幼儿画汽车,从表面上觉得很乏味,难以入手。我们知道孩子都喜欢玩积木,可以用积木拼出汽车,在玩耍中得到学习,从而了解汽车的特征,让幼儿提高画汽车的兴趣。这样,幼儿更容易将自己的意愿表现出来。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容易哭,坐不住,不喜欢画画。所以,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情境游戏。

二、游戏式的美术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体验与经验的丰富

如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气球》中,我组织小朋友玩气球并跳起欢快的舞蹈。在游戏中幼儿全身动起来,在欢乐的气氛中了解气球的形状和颜色,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四肢协调及身体平衡能力,增强了幼儿的体质,还增加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三、游戏式的美术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智能发展

游戏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我根据幼儿好奇、好玩、好动这一特点,在画圆圈中让幼儿玩一个盘子,启发他们变化玩法,如把它当成帽子戴、当飞标玩等等。幼儿在玩耍中知道了圆在生活当中的不同用处,这对促进幼儿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帮幼儿建立求异立新的创作思路。幼儿作画时,老师大都要求幼儿画的不要跟老师范画一样、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但这样的要求常使部分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就是要求幼儿创新,使作品超出自己掌握的方法。

根据现代幼儿教育新理念,教会孩子画一幅画或做一件有趣的玩具已不再是教学目标,寻找适宜的游戏式美术活动的教学内容,改进幼儿美术活动的方式,探索出游戏式美术活动基本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美术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操,是我们游戏式美术活动的宗旨。愿孩子们在游戏式的美术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活动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于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游戏式美术活动的过程性研究论文_于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