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和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80例,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对8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等。结果:80例患者,>60岁占比为28例,40-59岁占比24例,18-39岁占比16例,18岁以下12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24h病例占比为4例,1-24h病例占比为8例,0.5-1h病例占比为8例,<0.5h病例占比为60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64例,口服病例占比16例,外用病例占比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红花注射液20例,舒血宁注射液10例,丹参注射液10例,参麦注射液5例,注射用血塞通5例,肺炎合剂20例,其他10例。全部患者停止用药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中药注射剂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必须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从而提高用药安全程度。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用药禁忌
用药安全对患者的疗效、生命尤为关键。但是,在使用药品治疗患者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不合理用药的占比正在升高,由于药品导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多达250万[1]。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药材,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少,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呈逐年增加趋势[2]。中药注射剂(TCMIs)不仅具备传统中医药的优点,而且还改善了中医药起效慢的缺陷,疗效确切且起效迅速。目前,我国已经存在109种中药注射剂进入我国国家质量标准,在各方面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5]。但是,中药注射剂引起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共80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50例,年龄5-88岁,平均年龄为38.00±10.50岁,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6],对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等。
1.3观察指标
分析80例患者的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80例患者,>60岁占比为28例,40-59岁占比24例,18-39岁占比16例,18岁以下12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24h病例占比为4例,1-24h病例占比为8例,0.5-1h病例占比为8例,<0.5h病例占比为60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64例,口服病例占比16例,外用病例占比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红花注射液20例,舒血宁注射液10例,丹参注射液10例,参麦注射液5例,注射用血塞通5例,肺炎合剂20例,其他10例。全部患者停止用药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3.讨论与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比较多,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本研究显示,80例患者,>60岁占比为28例,40-59岁占比24例,18-39岁占比16例,18岁以下12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24h病例占比为4例,1-24h病例占比为8例,0.5-1h病例占比为8例,<0.5h病例占比为60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64例,口服病例占比16例,外用病例占比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红花注射液20例,舒血宁注射液10例,丹参注射液10例,参麦注射液5例,注射用血塞通5例,肺炎合剂20例,其他10例。全部患者停止用药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自行消失。老龄人比年轻人不良反应率更高,其原因在于老龄人身体机能减退,身体免疫力降低。因此,老龄患者必须慎重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半小时内。因此必须加强患者用药1小时内的用药监测。静脉滴注是导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应当严格掌握注射类中药制剂的适应症,并且尽量选择口服类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用药安全是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不合理用药的占比明显升高,合理用药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7-8]:其一,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身体对药物的耐受度、药物过敏情况不同,在患者使用中药制剂药物的时候,需要耐心讲解药物使用说明,并且向患者强调注意事项,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4]。其二,当选用中药制剂时候不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准确的辨证,会导致药不对症,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选择用药时,应当询问患者的辨证,合理搭配药物的类型和用量。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必须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从而提高用药安全程度。
参考文献
[1]宋晓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1):16-17+20.
[2]陈春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24-125.
[3]何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4):7+9.
[4]崔盈盈,吴嘉瑞,张丹,谭迪,张晓朦,张冰.基于数据挖掘的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26(10):675-682.
[5]李婉姝,葛文再,樊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8):71-72.
[6]孟庆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处方药,2017,15(07):59-60.
[7]常晓红.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药学监护策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8]刘爽,乔艳,刘高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南药学,2016,14(11):1177-1182.
论文作者:兰艳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中药论文; 病例论文; 患者论文; 注射剂论文; 注射液论文; 比为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