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类型与模式研究_教育论文

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及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区域论文,类型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着重从微观或中观层次研究教学组织过程及其模式,而在宏观层次又主要以全国或三大地带作为分析单元,而忽视宏观教育发展复杂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我国国土辽阔,各教育发展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历史基础及空间区位差别明显,教育发展类型多样性特征突出。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从空间角度系统研究我国教育区域发展类型,已成为值得重视的新问题。

一、区域教育发展类型的划分

经济发展及其地区差异的变化,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聚集和扩散的结果。同样,教育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功能组合及结构动态变化,构建了不同的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区域教育发展构成要素包括区域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基础和民族特点、人口资金、生源师资以及区域教育结构布局和监测管理等,按照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多元的教育发展要素分为四种类型:原生性要素(x[,1])、次生性要素(x[,2])、流动性要素(x[,3])和管理性要素(x[,4]),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区域教育发展要素层。其中前二者我们称之为内生性要素(z[,1]),后二者称之为外生性要素(z[,2])。设区域教育发展总量为Y,则:Y=f(z[,1],z[,2])=f〔z[,1](x[,1],x[,2]),z[,2](x[,3],x[,4])〕。

显然,上述四种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效组合,形成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其中每一要素(x)的变化都将导致教育发展总量Y的变化,根据每一要素的构成性差异,我们可以划分出若干教育发展类型,形成区域教育发展的类型层;而每一发展类型中又有结构与组织性功能性差异,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区域若干教育发展模式,进一步揭示出不同教育系统内部构造及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一般图式。(图1)

图1 区域教育发展多层次复合图

二、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及模式特征

1.教育发展导向类型。

发展导向类型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原生性要素的组合演变而成的。教育发展原生性要素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沉淀,它主要包括区域内的自生性教育资源和文化传统等,是教育发展的背景要素,根据其文化教育传统的功能性差异,我们 可以提出两种教育发展模式:即传统封闭模式和现代开放模式。

传统封闭发展模式建立在区域教育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的概念基础上,是一种把教育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单一课堂讲授的小教育模式,或在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中设计超现实的学术理想,具学究特征。在教育时段上,该模式表现为阶段教育。由于是一种封闭教育系统,社会需求信息不完全,因而教育发展缺乏弹性,层次简单,结构刚性,是一种无序退化的发展模式,表现在教育形式上单调枯燥而缺乏个性自由。该模式需要教育投入,往往过多的教育投入,在短期内可能获得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能够培养封闭式专门人才,但由于缺乏完全信息,因而社会期望利润常常很低,甚至为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现代开放发展模式是一种以开放系统为发展导向,体现现代教育整体性功能的模式,强调教育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服从教育发展趋向并随其发展不断改变作用点。其特征有:(1)以效用性为准则,即教育的全部行为要以促进人类进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益为准,教育与社会、生产构成紧密联系的一体化系统。(2)坚持教育实践论,使教育与经济实践建立最广泛的联系。(3)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多样性和超前性。

我们认为,封闭式模式与开放式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教育发展信息的把握程度,即政府所掌握的社会对教育需求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显然,政府的教育投入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及其选择构成一个动态博奕。政府的教育投入投放到什么地方,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如何,社会成员能力怎样,其对政府的投入倾向作什么反应,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博奕均衡是有差别的。现在假定教育可以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全社会教育水平s是一个连续变量,不妨设全社会只有两个可能成员集团(a=1,2),即高层次高能力成员和低层次低能力成员(如城市和农村)。假定给定能力a和教育水平s,社会成员的期望产出函数为:

令U[,a](w,s)是能力为a的成员的效用函数,其中w是教育投入(政府支出)。则政府教育投入带来正效应,边际效用递减(或不变);教育带来负效应,边际成本递增且高能力教育成本相对于高低能力教育成本。在这个假定下,在(s,w)空间,我们得到斜率为正且递增的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水平无差异曲线(图2)。根据假定,二条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单交点条件)。对于社会成员的问题是在给定政府预期教育支出w,选择教育发展水平s的最大效用函数U[,](w,s)。

图2 不同信息下的教育投入(支出)曲线

在教育发展的开放模式,即完全信息下,由于竞争机制,社会成员得到政府的教育投入份额趋于均衡,且等于劳动生产率,即w[,1]=s,w[,2]=2s(图2a)。最优条件为:

即最优解在无差异曲线与产出曲线的相切点(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A、B分别为低能力和高能力成员的均衡点,s[,1]和s[,2]为选择教育水平,w[,1]和w[,2]为相应的政府教育支出)。

在教育发展的封闭模式,即不完全信息下,(A,B)不构成均衡,因为在这一系统里,政府对社会的需求及其成员的能力并不了解,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投入多少并不完全清楚,因而社会成员对政府的教育投入具有选择性。如果社会成员预期政府将对教育水平为s[,2]的成员支出w[,2],即使低能力的成员也将选择教育水平s[,2],这意味着政府及社会期望利润为负数,这时的均衡点可用帕累托分离均衡来求得。显然,不论社会成员的实际能力如何,给定教育水平s,劳动生产率不会小于s,大于2s,社会成员理性地预期到政府支出在S—2S之间,即s≤w(s)≤2s。低能力成员最优选择与开放系统完全信息下相同,而高能力成员合理选择为C(图2b),s=s[,2]-s[,2]是政府将不同能力成员区别开来的而支出的多余资本,即政府因为信息不完全而造成教育投入的增加。

2.功能组织类型。

功能组织类型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再生性要素的不同功能组合的类型。再生性要素包括“教育人”,教育资产投入和教育资源及教育资源利用率。其中教育人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构成区域教育运行系统主体,是教育发展的载体;教育资产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支撑系统和推动力。教育人和教育资产投入共同构筑教育资源。区域教育发展功能组织研究就是寻找这种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作生产过程,教育资产投入即是扩大再生产过程,其增长方式有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两种,对应地有教育发展的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模式。关于外延式和内涵式增长概念内涵的界定,早在李嘉图关于农业生产的著作中已泾渭分明,后来马克思对其概念普遍化,即外延式增长是将生产要素“投入与第一个企业并存的另一个独立的企业”,内涵式增长是将生产要素“用来扩大原有企业”。按照马克思的定义,区域教育外延式增长即是将教育资产投入到不断新增的教育单元,以此来扩大教育总量规模。如开办新学校。内涵式增长即是将资产投入到已有固定数目的教育单元,通过挖掘其内部潜力,提高教育单元资源利用率等手段来实现教育的总量增长。

显然,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是促进教育总量增长的两种方式,二者孰优孰劣难以定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难以见到单一的方式,只能说以哪一种为主。下面我们用图3进一步讨论二者的关系。

图3 教育增长模式关系图

首先,假定一定时期的教育资产投入为固定,则教育的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构成一条无差异曲线(等量线)。若二者的技术替代率是固定不变的,则随着教育投入的增长,有一条教育增长扩展线op,位于op线上的教育资产投入比例即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的最优结构组合。op把区域分为A和B两部分,A区是以外延式增长为主的模式,B区是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模式。显然,动态地看,单一的增长都不是最优增长。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以外延式增长的显著特征,并由此导致高教经费使用率的降低,这是由于该段时期教育发展轨迹向右下偏离op线的结果,故今后高等教育发展要向内涵式增长方向转移,使其靠近资产最优扩展线op。同样,若教育增长线向左上偏离op线,即单纯以内涵式增长为主,在教育单元达到规模效益前,可能有利于教育总量的扩大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但当达到最优规模点时,若再采用内涵式增长方式,必然导致教育生产单元的内部规模“不经济”,从而影响教育生产效益的提高和总量的增长。

上述两种模式是从教育总量增长的角度来论证教育资产投入比例问题,它们都注重区域教育的运行成本和教育生产率,是教育增长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从新发展观点出发,单纯量的增长并不是最优,或者说无发展的增长是无效的增长,因为新发展强调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区域教育综合内生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通过教育人的整体、内在和综合的全面提高而引发教育总量的提高,它更多地以教育结构本身的合理性,并以包括数量及教育整体功能性的发挥在内的更多的因素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它是以教育人的素质提高为基本特征的,因而可以克服教育总量增长模式产生的“应试教育”思想所带来的弊端。过去一些西方国家曾一度注重教育发展量的增长,不断扩大教育机会,教育形式多样化,而欠发达国家更是创造了“第三世界的教育奇迹”。但由于忽视教育质量,因而90年代出现“教育危机”,因缺乏“功能性教育”、“发展的教育”使教育荒废。因而日本提出21世纪“教育目标是重点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美国21世纪人才“必须懂得学习…具有创造性…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综合内生式发展模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理想模式。

教育发展是渐进分层次的,教育资产投入亦具有层次性。一般规律是:在初等教育尚未普及时,优先保证初等教育投资;在初等教育发展普及后,教育投资转向中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后,教育投资偏重高等教育。这种教育投入“重心上移”分配机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相适应的。根据投资比例,我们可以提出区域教育发展的三种功能性模式(图4a)。

轻型普及发展模式,这是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或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教育发展模式。由于经济欠发达,教育资金有限,而教育人口素质普遍较低,教育人口相对比例大,此时教育投资重点是基础初等教育,即优先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文盲,在我国即普及义务教育,教育投资比例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结构较“轻”,形式上呈“金字塔”状。由于初等教育人口基数较大,故往往负荷重,起步缓,发展加速度低,教育投资回报周期长,但其收益弹性相对较大。根据国际经验,初等教育社会经济效益率最高,因而初等教育普及一旦实现,投资边际收益将趋递增(图4b—t1)。

图4 教育投入层次功能模式图

有机协同发展模式,这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一般教育发展模式。由于区域经济已开始“起飞”,人才需求量增大,此时初等教育已基本普及,故教育发展重点应该转向中等教育,特别为适应经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这一时期有长足的发展,教育投资中中等教育所占比例最大,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比例相对较少,即中间大两头小,呈“橄榄状”(图4b—t2)。这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注意的是三层的相互协调问题。

重型提高发展模式,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般教育发展模式。全民素质已基本得到提高,教育重点侧重高等教育,投资比例一般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结构较重,呈“倒金字塔”状(图4b—t3)。此时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按照部门分工比较优势的原则,一般在区域经济的核心区(在地域上表现为都市圈层)重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及高精尖产业,保证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上述三种发展模式在时间序列上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动态变化,其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地域上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因而在一国范围内,它们可能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教育区域内,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两种模式特征并存。

3.空间组织类型。

区域教育发展流动性要素凝结着教育发展过程的供给与需求,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表现出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特征,其空间组织过程表现为极化和扩散两类趋向和效应,在地域上产生出教育核心区和教育边缘区,极化是发展要素如人口及其相关的文化、经济、社会、技术活动等向某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地点、区域集聚和壮大,并逐渐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和组织中枢的现象。极化的结果,将使核心区教育供给趋于饱和,造成就业梯度。当极化的能量非弹性释放后,便产生了区域发展要素向外“溢出”或传播的扩散现象。前述教育发展的功能组织模式可以说是讨论了教育发展的内在吸化形式,下面则是根据教育扩散的空间形态,总结出教育发展空间组织类型的扩散模式(图5)。

图5 教育发展空间组织(类型)模式图

(1)梯度滚动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类似浸染扩散的发展模式。基于客观上形成的经济技术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根据水平梯度力的大小可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它们接受教育发展要素如新技术创新和新思想等能力不同,因此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首先由处于高位梯度的地域吸收和消化新技术和新思想,然后向外围地区教育按一定的空间梯度方向逐级“波状”扩散渗透,形成梯度滚动的发展模式(图5a)。

(2)等级放射发展模式,由于区域教育核心区的层次性和教育边缘区的多等级特征,教育发展要素按照极核区位的规模等级,由高层次极核区向低层次极核区扩散。在这种教育扩散模式中,距离的影响降到了次级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扩散的功能性,即被扩散者(区位)对扩散主题的接受能力,一般来说功能性扩散的强度要大于非功能性扩散。等级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是跳跃联合式,是指教育要素可跨越区域之间的距离限制,通过各教育区域的首位性极核中心直接扩散,当两区域间出现教育水平势能差时,由高势能区域的首位性中心向低势能区域的首位性中心扩散,当两区的势能相等时,则形成对流关系(图5b)。这种发展模式对于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尤为重要,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区内的首位性教育中心,根据教育发展需求,便捷地接受发达地区的教育要素“溢出”,培养自己急需的专门人才。

(3)辐射互动发展模式,这是教育中心与其吸引范围—边缘区之间发生要素转移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教育发展的空间演变关系,即教育中心一般是城市中心,城市教育具有较强的优势,而相邻的周边腹地则不论从教育基础、教育手段、教育水平或是教育发展前景来说,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腹地范围较广,其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也只有广大的边缘区教育普遍发展了,整个区域的教育才能说是真正发展了(图5c)

上述几种模式从空间组织形态上演示了区域教育发展流动性要素的扩散方式。这是问题的初步。我们更关心的是流动的成因和内在动力,从量化上说,即是流动度的测定。流动度是流动要素扩散能力的数量反映,扩散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区域经济系统的有序性。教育扩散效应的量度可以通过两个不同时期均衡度(如教育系统熵、区域教育联系率等)的比来求取,即流动度可以描述为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传输(如教育资金、人才等)作用下,不同等级或不同梯度地区的教育总量变化率的商值,公式如下:

式中:D——区域教育流动度

△V,△V[,p]——整个教育区域和第p个教育子区的教育规模变化量

△G[,j],△G′[,j]——整个教育区域内第j项要素的机械迁移和自然增长(殖)量

△G[,pj],△G′[,pj]——第p个教育子区内第j项要素的机构迁移和自然增(殖)量

4.管理调控类型。

区域教育发展过程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调控,这种组织机构可称之为区域教育发展的管理性要素,它反映一定时期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及教育管理调节方式。根据调节方式我们提出三种模式:

(1)计划调节模式,或称之为制度调节。由于教育从属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它必然要遵循一定制度的要求,如中央统一集权的教育组织制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教育运行特征,教育发展信息不完备,教育结构极易僵化,造成资源配置浪费,教育形式单一,层次简单。其教育运行系统只有政府与学校两大部门,运行形式只有一种,即政府——学校。由于这种模式的调节权力高度集中,资金投入强度大,可担风险系数大,因而用来发展基础性教育或是规范性教育有一定的优越性。

(2)市场调节模式,它使区域教育呈现出自由发展的运行特征,通过教育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来达到区域教育的良性发展。其运行系统不仅包括学校、还包括市场与社会,运行方式有市场——学校或市场——学校——社会两种。由于这种模式的发展是由教育市场来调节,因而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特征,往往由于教育发展周期要比调节周期滞缓,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它对社会的教育需求信息可以动态掌握,具有灵活性机动性的优点,故可用来发展“短线专业”或“急需人才的培养”。

(3)计划市场调节式,这是一种允许制度调节和市场调节共同存在的协调方式。它可以兼容两者的优点,克服双方不利因素,能够做到“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其中计划调节制约市场调节的轨道,而后者又可即时纠正和修正前者的失误。其运行系统复杂多样,包括政府、学校、市场和社会四大要素,对应地运行方式也是多层次的,根据发展顺序有:政府——学校——市场——社会式,学校——政府—市场——社会式,学校——市场——社会——政府式,显然。后一种为理想的运行方式。

三、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态势,既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也是选择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从全国水平分析,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人口基数庞大,而由于经济实力所限,教育投入支撑底低,因此存在着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的矛盾,教育发展处于人口与经济的两极拉动的矛盾中。从区域的角度,我国地域辽阔,发展类型多样,差异显著,区域教育发展难以用一种模式来概括,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区域实际,选择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来指导教育发展,最后我们提出选择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一些具体原则:

1.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公平和效率是发展的基本目的,效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公平或平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二者都是富有价值的。但由于它们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相长的,故发展面临公平与效益的抉择,即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交易。建国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一直在探索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关系,并几度出现周期性的大调整——大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段,效益无疑是放在优先地位的,即区域教育发展是非均衡的,但非均衡要有个“度”,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或一定的发展时刻要注意公平问题,特别是在发展民族教育和边远地区教育,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2.“两适应”原则。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考虑区域教育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的适应,区域经济与区域教育应保持动态协调的状态。这就要按照区域经济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预见性地及时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对任何地区都十分重要;二是指区域教育发展与其它方面发展相互适应关系,把握好区域教育发展的顺序与节奏。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可能在体制、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齐头并进,必须分清轻重缓急,自觉安排本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后顺序。

3.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各地区都有自己教育发展的“比较优势”,因此区域教育发展要借助于优势构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根据“终身教育”和现代化“大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而要凭借本地区的相对优势,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由此构成有特色的地区教育体系。

4.重心上移原则。

教育发展是一个重心逐步上移的过程,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与这一规律相一致,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再扩展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5.宏观调控原则。

鉴于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中央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在各地区教育发展中起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调控在目前既要注意到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不同,也应考虑到地区差别并加以调控,从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标签:;  ;  ;  ;  

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类型与模式研究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