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渔业论文,评价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休闲渔业的内涵界定
早在19世纪初,休闲渔业就在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沿岸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休闲渔业在美国、日本、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开始盛行。虽然休闲渔业作为一个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于“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
(一)狭义的休闲渔业
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和地区,休闲渔业是指所有以娱乐或健身为目的的渔业行为,包括内陆江河湖泊或海上运动垂钓、体闲采集、家庭娱乐等有别于商业捕鱼行为的休闲性渔业捕捞行为,一般被又称为娱乐渔业(Recreational fisheries)或运动渔业(Sport fishing)。[1]在这种概念中并不包括渔村风情旅游的内容,因此其含义相对狭窄,可称为狭义上的休闲渔业。
(二)广义的休闲渔业
目前在日本、中国(包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普遍认可的休闲渔业概念,其范畴是指所有利用现有渔业设施、渔业空间和场地,现代的和传统的渔法渔具、渔业资源、自然环境和渔村人文资源,结合地方旅游发展,增进国民对渔村和渔业的体验,提高渔民收益,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这种概念除了包含西方国家所指的娱乐渔业外,主要强调渔村旅游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为“渔业旅游(Tour fishing)”也许更为确切。其含义较上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广泛,一般称为广义的休闲渔业。
在国内关于休闲渔业的众多研究中,目前对休闲渔业概念的界定主要思想基本相同,但表述不一,且各有侧重。
综合比较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从休闲的内涵分析,旅游属于休闲的范畴,是休闲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所以把依托于渔业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排除在休闲渔业之外是不科学的。因此从广义的角度可以将休闲渔业定义为:利用海洋和淡水(江河、湖泊、水库等)渔业资源,依托各种与渔业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设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要求,最终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种产业。
二、休闲渔业资源及其分类
休闲渔业开发必须以休闲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依据上述休闲渔业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休闲渔业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为对其有清晰地认识,这里借鉴旅游资源的概念,尝试对休闲渔业资源进行界定与划分。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3](P109)以旅游资源概念为基础,结合休闲渔业特征,可将休闲渔业资源总结如下:休闲渔业资源是以特定的地域(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水族馆等)和特定的对象(海洋、淡水生物包括观赏鱼等)为中心,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或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与渔业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现象的总和。
休闲渔业资源种类繁多,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如下:
(一)按资源属性划分
按照资源要素的属性,休闲渔业资源可以分为自然休闲渔业资源和人文休闲渔业资源。
1、自然休闲渔业资源。主要包括与渔业有关的地质构成、岛礁、生物、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是休闲渔业开发的基础,所有的渔业休闲活动都要依托于这些资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休闲渔业活动。
2、人文休闲渔业资源。包括与渔业相关的历史遗迹,为进行渔业活动而修建的各种设施及相关民俗等。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目前,许多地区都着力于开发本地的人文休闲渔业资源,不断丰富休闲渔业的产品体系,增强对市场的吸引力。
(二)按资源功能划分
休闲渔业资源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市场的休闲需求,具体表现在“游、娱、食、住、购、行”等六大产业要素上,当然彼此之间会有不同程度重合的成分。
1、游:主要指满足游客游览、观光及科普等需求的各种渔业景观、渔家风情和渔业主题公园类资源。大部分与渔业相关的资源都具有游览、观光功能,如海岛自然风光、海底世界、渔业民俗村等。
2、娱:休闲渔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休闲性、娱乐性,所以依托的娱乐资源范围较广。包括各种度假村、娱乐城、主题公园的水上娱乐项目等,如赶海、垂钓、潜水、帆板、冲浪、水上飞伞等娱乐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渔业节庆活动中开展的参与性活动,以及观赏鱼养殖等,也具有娱乐及修身养性的功能。
3、食:休闲渔业中“食”的资源特色比较突出,因为各种渔产品大多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现在各地广泛开展的各类“渔家宴”就是借助各种海洋和淡水生物开展的,让游人“吃渔家饭”,品尝各种鱼类、贝类、虾类等渔业产品。
4、住:是休闲渔业的辅助性要素,但不可或缺。渔家乐项目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游客“住渔家院”,全面感受和体味渔家和渔村风情,使整个休闲渔业过程更为完善。其中各种类型的海洋度假村在“住”的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主要是借助海洋资源,建设度假村,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要。
5、购:游客在渔业休闲过程中经常要购买各种物品。一类是保障休闲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必需品如食品(如活海鲜和渔家宴)和休闲工具(如饵料、鱼钩、鱼网、渔船等)等;第二类是各种水产品(如食品包括鱼干、鱼丝、虾米、海参等)、工艺品、纪念品、礼品(如海洋生物模型、贝雕等)。这些资源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欲望,发挥后续功能。
6、行:是指人们在渔业休闲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小尺度的交通方式。渔业休闲活动主要是借助渔船、木筏、竹排、游船等完成的。这些物品一方面可作为交通工具,同时在游客看来也是一种娱乐工具,一种休闲体验。
(三)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划分
为了便于理解和比较,本文借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①,结合休闲渔业资源的特征,将休闲渔业资源细分见表1。
根据上述表中的休闲渔业资源分类,主要休闲渔业资源如下:
(一)地文景观
1、地质地貌景观。受地球作用力的影响,河口、海岸发生变迁,形成大片的沙滩;由于地壳作用形成许多海底火山;受风力、海浪的作用,形成了美妙的海蚀景观:这些景观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其旅游替代率很低。它们不但具有较高的旅游休闲价值,还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依托这类资源,可以建设垂钓场、水上娱乐场、水上运动场等,可开展的休闲渔业项目有观光、垂钓、娱乐(包括体育活动)、度假、科学考察等。
2、岛礁。海岛是与大陆分离,独立于海洋的封闭地域。由于岛上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并且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与大陆不同,所以岛屿对于人们来讲,具有神秘感、新奇感,其旅游吸引力很强,科学研究价值和休闲旅游价值都很高,适合开展观光、度假、水上运动、海水浴、太阳浴、赶海、垂钓、游艇俱乐部、海珍品养殖和珍奇生物保护区等活动。目前,大规模海岛开发越来越普遍,成为休闲渔业的重要活动场地。
岩礁是某些出露于海中的岩石,从旅游角度上看,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大连的金沙滩外诸石、青岛的石老人等,均是颇具特色的岩礁景观,而且往往附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渔业生态景观
1、动物。休闲渔业开发项目中,水族馆、海底世界的观赏,江河湖海的垂钓活动,家居及工作场所观赏鱼的养殖都离不开水生生物。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价值,是休闲渔业必不可少的资源。
2、植物。主要有海藻、海草、红树林等。植物资源一般作为辅助性资源,起到陪衬和美化休闲环境的作用。但有的地区水生植物可作为主要休闲资源进行开发,如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澄海红树林、东寨红树林等。
由于生物资源的生态特征,在休闲渔业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水生物种的保护,避免由于休闲活动的开展而导致生物资源衰退乃至锐减的现象。
(三)遗址遗迹景观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起源于河谷地区,所以有关渔业的遗址、遗迹非常丰富。如美国的mystic seaport main park渔村遗址、英国的克劳夫利千年古渔村、我国的河姆渡遗址、象山的石浦古镇、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底古城、宁波象山和镇海的海防遗址等。这些遗址遗迹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旅游价值都极高。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参观游览活动。
(四)人文活动
1、渔家习俗。渔家和渔区民俗是渔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海上占验习俗(“占天”、“占云”、“占风”、“占日”、“占雾”、“占电”、“占潮”等,主要表现在渔业俗谚上)、生产操作习俗、渔业禁忌习俗(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如忌讳打翻东西,掉落筷子,忌讳晒在沙滩上的渔网被人跨过)等。这些渔业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观赏性,目前开展的各种“渔家乐”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渔家民俗的新奇感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人们向往参与和体验渔业活动,热衷于学习和了解渔区民俗。
2、渔业节庆活动。节庆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经规划、开发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动态文化吸引物的各种节事庆典活动的总和(包括各类旅游节日、庆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4]渔区的许多节庆活动都与渔业息息相关。
(1)传统节庆。传统渔业节庆的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性较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在我国几千年的渔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渔业节庆活动,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祭海节,祭奠海神(主要是龙王)、妈祖,如云南丽江纳西族居住区的“龙王庙会”、湖南的“看龙场”、澳门的醉龙节、毛南族②的分龙节等。
(2)现代节庆。现在许多地区将渔业与节庆相结合,推出了多种现代渔业节庆活动,如中国大连国际渔业展览会、宁波象山的开渔节和国际海钓节、广东阳江的开渔节、舟山(沈家门)的海鲜美食文化节、青岛的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海洋节、荣成的国际渔民节、威海的国际钓鱼节等。这些现代节庆活动与传统节庆相比,往往综合性强,规模大,娱乐价值高,参与性突出,对于塑造节庆举办地的区域形象、提升知名度、加强宣传、保护传统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渔业主题公园。休闲渔业主题公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观赏型主题公园,如水族馆、海底世界等,休闲内容比较单一。目前,我国在上海、大连、青岛、北京等地广泛存在。另一种是综合型的主题公园,一般是集休闲、旅游、度假、人居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如象山的“中国渔村”(当前中国最大的、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4A级景区,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休闲要素,在渔村中可以随船出海打鱼,观看渔业传统文化活动,学习手工艺品制作,参加海洋遇险自救等活动)和香港的海洋公园等。
休闲渔业主题公园将主要的渔业休闲活动和功能集中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全面领略和感受渔业休闲的魅力和乐趣,休闲价值极高。但各地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资源特征,开发特色项目,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资金浪费和恶性竞争。
三、休闲渔业资源开发评价
(一)评价目的
虽然我国休闲渔业资源种类繁多,但各地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目前,许多地区在休闲渔业开发中往往一拥而上,不顾自身资源特色,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开发项目,这种做法不仅导致本地区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也导致各地休闲项目的趋同,竞争力降低,造成整个休闲渔业开发局面的混乱和效益的低下。
休闲渔业资源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各地区在资金有限、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准确把握本地休闲渔业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条件,按照区域特征,整合资源,优先开发优势项目。
(二)评价方法
目前对于休闲渔业资源开发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研究较少。而定性评价由于受主观因素影响,分析结果往往不够准确。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单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都很难对休闲渔业资源开发做出科学的评价。为了使评价尽可能客观准确,而且简单易行,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③,对休闲渔业资源开发进行评价。具体步骤:首先确定评价模型树,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确定每个层次中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打分测定各因子的标定值,并构建判断矩阵;然后,用数学方法得出每个层次判断矩阵中各因子的权重;最后通过各层次权重的组合,得到全部因子相对于目标的重要程度权数。
1、休闲渔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的构建
图1 休闲渔业资源评价模型树
2、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1)依据建立的结构模型,运用1—9标度方法,给出对评判定量化研究的标度。所谓标度方法是指:已知两个指标,如果两个指标相比,同等重要,则用1标度;稍微重要,则用3标度;明显重要,则用5标度;强烈重要,则用7标度;极端重要,则用9标度(如表2)。而它们之间的2、4、6、8四个数用来表示介于两个上述相邻判断之间与它们都略有差别的判断标度问题,各数的倒数具有相应的类似意义。
(2)组织休闲和渔业方面的专家以及休闲渔业经营者和游客,按标度定量化,对同一层次的各因子间相对于上一层的某项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问卷评分。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标定系列得出相应的标定值。列出各因子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即判断矩阵(见表3),[4]本文在进行分析之前,请有关的专家、学者、经营者、游客填写有关的调查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将问卷进行整理,得到休闲渔业资源判断矩阵(见表4)。
(4)求各因子权重,得到权重表(见表6)。将判断矩阵每一列正规化,然后对所得判断矩阵各行指标分别求和,再正规化所得向量,可以求得各指标的权重,即:
3、一致性检验
为保证判断矩阵两两比较的取值严谨,需要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这里将有关问卷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将判断矩阵输入软件,得到同一评价层中相应评价因子的权重,经一致性检验,各判断矩阵均具有完全一致性。
(三)评价结论
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资源条件、景区环境和开发条件这三个因素中,资源条件的权重为0.5146,高于旅游开发条件的0.3879和景区环境的0.0970,这说明休闲渔业资源的自身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高质量的休闲渔业资源,旅游地的休闲渔业开发才更有吸引力。同时,开发条件对开展休闲渔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渔业属于农业范畴,所以开发地的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条件都相对落后,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也不太乐观。休闲渔业若要顺利开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开发条件。如果开发地的休闲渔业资源本身的旅游价值较高,并且旅游开发条件相对完善,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景区环境因素了。景区环境中的气候好坏、自然环境是否优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对开发地的向往程度。
为了对各层次因子重要性有更清楚地认识,并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现将C层和D层的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在C层的各评价因子中,休闲价值、自然生态、环境容量、观赏价值、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占重要的位置,下面针对这六项进行分析。
图2 休闲渔业资源D层和C层因子综合评价图
1、休闲价值:在C层中休闲价值权重最大,占0.5109。休闲渔业资源的休闲性尤其是其特色对于旅游地的休闲渔业开发影响最大。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人们会选择休闲度高的旅游地,所以休闲渔业开发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必须重视渔业资源的休闲价值。而休闲价值在D层中表现在体验度方面的权重最大,占到0.7607,这说明应该首先开发具有高体验度的渔业资源。目前的“渔家乐”、海岛垂钓等都属于高体验度的项目,这些项目开展较好的地区往往休闲渔业发展较为迅速,如宁波、青岛等地。由此可见,要使休闲渔业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提高资源的休闲价值。
2、自然生态、环境容量:这两者权重相同,为0.4286,居第二位。渔业资源的环境容量是开展休闲渔业前必须分析研究的问题,应该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既不破坏环境,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范围中。如果接待的游客量超过了接待地渔业资源的承载力,将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甚至锐减,不利于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低于可以承受的数量,则会使经营者的利益受损。所以对这一因素要慎重考虑,如目前开展的垂钓项目,除了要接待足够的游客保障经营者的利益外,还必须通过预期的计算,控制垂钓人数,防止游客过多而导致渔业生物数量及种类的迅速减少,保障垂钓项目的长期稳定开展。
3、观赏价值:观赏价值居第三位,权重为0.4200。除了休闲价值外,观赏价值也是休闲渔业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渔业资源的观赏价值主要通过珍奇性、稀缺性、历史文化性来体现。水族馆、海底世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拥有众多的珍奇、稀缺生物;古渔村、海底古城吸引着大批游客是因为其神秘感和历史价值。所以,应加强休闲渔业资源的观赏价值尤其是观赏渔业的培育和开发。
4、区位条件与客源市场:这两者权重分别为0.3360、0.2105,排在第四、第五位。由于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可将两者归于一项进行分析。区位是休闲渔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我们可以把区位看成是休闲渔业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看成一个休闲渔业项目对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休闲渔业的区位条件是指休闲渔业区在其所在的旅游区中占的地位,以及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客源市场是指休闲渔业的客源范围、客源层次和客源特点,一定数量的客源是维持休闲渔业开发的必要条件。休闲渔业发展过程中要与周边地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保障当地的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广阔的客源市场,所以一个具有良好区位条件的休闲渔业旅游地才能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休闲渔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首先对休闲渔业资源有清楚的认识,明确休闲渔业资源的范畴。根据休闲渔业资源的内涵和分类,各地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拓展休闲渔业活动面,增加休闲渔业项目,以使休闲渔业顺利开展。由于各地的休闲渔业资源各有特色,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某一地各类休闲渔业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条件,并做出适合的开发决策;也可以运用此方法对多个休闲渔业目的地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找出最适合发展休闲渔业的目的地。
注释:
①2003年由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②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数为107166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其余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使用毛南语,无本民族文字。
③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Saty T.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对人的主观感觉进行客观的描述,把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主要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1982年被引入我国,在城市规划、经济管理、资源评价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