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本质与阅读教学规律_读书论文

阅读的本质与阅读教学规律_读书论文

阅读的本质和阅读教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本质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阅读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静态的阅读知识,不能单纯着眼于阅读客体(文章),如怎样理解句子、怎样划分段落、怎样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怎样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等等,而应当对阅读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立体分析,对阅读过程进行动态考察,把阅读本体(阅读者)置于研究的中心位置,研究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注视、释义、感受、情感、想象、联想、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使阅读教学在生理学、心理学等的指导下,有新的突破。

依据生理学的分析,读者是依靠眼球的跳动来看书的,这是构成阅读视觉过程的基点。根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人在阅读时,眼球一次短的跳动是0.012秒左右,在每次跳动之间有一个注视间歇, 约为0.2 ~0.25秒。整个阅读过程的90%~95%,眼球实际上是不动的。只有在跳动之间的注视间歇才能摄取信息。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的曝光,注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注视间歇控制到多长时间,注视焦点和意识焦点是否同步,这些都是一切阅读技巧设计在视觉方面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1 )减少在一行上的注视次数;(2)缩短注视时间长度;(3)减少回视次数;(4 )使注视点和注意点同步;(5)根据读物情况,灵活掌握注视间歇和回视。 实践证明,运用闪示法可以大大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训练前,一般学生平均阅读速度为每分钟200字左右。经过一年多的训练, 学生平均阅读速度可达每分钟700多字,有的可达820字左右。

单纯地“看”书,并不就是阅读。对注视的视觉感知的心理学分析表明,由单纯地“看”转化为阅读,包括四个层次:发现、辨别、认同和再认。阅读者通过自己的发现,把有意义的材料与无意义的材料、关键材料与次要材料加以分辨,逐渐在大脑中形成“形象”或“道理”单位;随着阅读的推移,大脑把连续感知的“形象”或“意义”单位联系起来,或者把直接从书本字句上感知的形象与保存在记忆中的印象等同起来——认出其意义;当心目中有了一种已形成的印象、结果时,再往下读就能马上认出已知的东西,这就是再认。“看”的过程就伴随着这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由单纯的“看”到逐渐读懂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意思,这种单纯的“看”就转化为阅读了。以阅读小说《祝福》为例。通过看,我们发现小说三次集中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而文章结合不同环境和语境对她的眼神描写达14次之多,这便构成了描写祥林嫂的主要材料和理解祥林嫂的“形象”单位,然后把这些“形象”单位联系起来,结合记忆中有关肖像描写的知识进行思考,我们便懂得了描写祥林嫂肖像特别是眼神的意义:展示了人物心灵变化的历程,也体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同时又是对黑暗社会封建礼教残酷迫害这样一个善良、安分和耐劳的妇女的血泪控诉,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根据这个已形成的印象,再来分析祥林嫂各种情况下的眼神变化的内涵,自然就容易了。

概括说来,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进行想象、联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的复杂思维活动过程。感知是阅读的开始,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运用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思维,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向思维,由浅入深的纵向思维,由此及彼的横向思维,概括时的求同思维,分析时的求异思维,以吸收、理解为主的一般性思维,以鉴赏、评价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读文学作品时的形象思维,读议论文时的逻辑思维等等。可见,阅读活动的核心就是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思维规律的探讨,并依据思维规律进行阅读训练。

有人把阅读的特征概括为三点:(1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读者通过理解读物的内容,把读物的思想和语言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这就是阅读者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全过程。(2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人)掌握阅读客体(文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进行着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如,默读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视觉感知文字信息——传导神经将文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中枢神经从获得的信息中提取、加工所需要的信息。朗读的心理过程更为复杂,需要经过五个环节:文字信息——大脑——发音器官——听觉分析器——大脑(信息领悟和加工)。当然,这只是阅读活动的基本心理过程。(3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好的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读这样的作品就是同作者进行感情上的交流。

在阅读的全部过程中,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复杂的心智活动和复杂的情感活动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难以分割的,这就是阅读的本质特征。依据阅读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变化特征,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字、词、句、篇)→理解(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评价(个人看法)→创造(新的发现和独有的见解)。阅读教学如果按照阅读过程中心理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和语言训练,阅读效果是否会更好些呢?以阅读《驿路梨花》一文为例。(1)感知。 先使学生弄清文章中的梨花有三种含义:开头所写梨花是自然界中的梨花,中间所写梨花是一位哈尼族姑娘的名字,结尾所引诗句中的梨花是比喻雷锋精神。(2)理解。 引导学生挖掘表面上似乎不相干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头所写梨花寓指环境之美;中间所写梨花寓指人之美;结尾所写梨花寓指雷锋精神之美。(3)评价。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梨花既烘托了环境气氛, 又展现了人物丰姿,更讴歌了美的思想,把美的环境、美的人、美的思想融为一体,学生从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上认识了作品的价值。(4)创造。 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写“梅花”、“荷花”、“石榴花”等的内在美。这样讲读课文,体现了“感知——理解——评价——创造”这一思维过程。

我们还可以依据思维的一般定势(对问题感到怀疑困惑→理出问题的头绪,酝酿解决方法→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结果)来设计讲读课的一般结构模式:设疑→研讨→精讲→实践。试以阅读《荷塘月色》一文为例。(1)设疑。①标题是偏正词组还是联合词组? (此题关系到对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与概括)②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根据作者行踪写景抑或是以感情的表露为线索?(此题牵涉到对全文结构的理解)③作者为什么去荷塘?去荷塘路上有什么感受?作者观赏荷塘引起怎样的思绪?(2)研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借助有关资料,对上述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3 )精讲。结合评述学生见解,教师讲清以下几点:①本文特点——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抒情与写景交融;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②散文的结构规律。③本文的主旨。④意境。(4)实践。 教师可要学生练习描写特定环境,像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等,检验所学知识,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阅读教学的规律,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表述:

(1)字面义——文体义——情景义

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以及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阅读的文字至少有三层意义:①字面意义。它是根据语句通常用的含义和正常使用的语法体现出来的意义。②文体意义。它是根据语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等判断出来的特定的意义。③情景意义。它是根据语句出现的情景体味出来的包含其中的特定意义。例如,《荷塘月色》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按通常语意的理解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按通常语意的理解就是“这几天心里很不平静”的意思,但如果根据情景意义来理解,特别是联系语境和语脉考虑,就会发现,这一句是“文眼”,是理解作者感情的“钥匙”,它与后文小路的“幽僻”,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森”,月色的“淡淡”,以及惦记江南采莲等都有关。再结合创作背景分析,这一句实际上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又如,该文中的另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字面上理解,作者听到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无动于衷,心里依旧是空荡荡的。如果进而从文体义上理解,就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反衬手法,蝉声、蛙声的热闹反而更加衬托出作者的惆怅和寂寞,从而突出了当时作者“淡淡哀愁”的心境。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释义”,把符号及其作品还原为具有特定个人特征和社会情境特征的“意思”,把“言”变为“意”。

(2)语言形式——思想内容——语言形式

从语言文字的感知到思想内容的领会,这一过程侧重于课文的理解;研究思想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这一过程侧重于语言形式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广大语文教师公认的,无须赘述。

(3)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析——综合)

对作品的分析或理解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而不是常见的由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阅读一本小说,欣赏一部电影,总是先从整体感受作出评价。“真美!太好了”、“还可以,将就看”、“不好,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些都是从总体印象上对上中下三类作品的总的评价。特别是对一些整体性强的作品,不首先把握作品的整体,就不可能对部分作全面、深入的分析。例如,对《狂人日记》中第一部分“我”的那些奇特感觉、《项链》中那个突转式的结尾、《威尼斯商人》中的悬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伏笔等,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就不可能透彻理解。阅读教学中允许有一定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是指抓住阅读的关键问题,其他方面可以不求甚解。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他们对作品的总印象(模糊判断)常常比对作品每部分作了精细的,却是机械的、琐碎的、抓不住要领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更准确地符合作品的实际。

(4)表达——知识、生活——吸收

写作是“意”化为“言”,而阅读是“言”还原为“意”,其中介(桥梁)是基础知识和生活储备。还原是学习者个体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架桥,架桥不是教师本人过桥,因而,大量的讲解是无效劳动。教师只能发现和估计学生还原时的困难,设法给予帮助(或补充材料,或点拨相关知识和方法)。还原是一种隐性活动,要使其变为显性,需要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法解决。

当然,我们在充分重视阅读主体研究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阅读客体规律性如阅读各类文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等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标签:;  ;  ;  

阅读的本质与阅读教学规律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