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区:温暖进万家 倾情唤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渡口区论文,重庆论文,温暖论文,进万家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幢幢历经风雨的旧房,住着一群群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农转非安置户和外来流动人口。“平民大杂院”式的城市社区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创新发展?素有“钢城”之称的重庆大渡口区在实践中作了生动的诠释——
2005年12月5日,初冬细雨中的山城气温骤降,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大包袱走进了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办公室。“天冷了,我找了几件家里不穿的干净棉衣,看社区里的打工小妹用不用得着?”这位热心的居民一边在社区“爱心中转站”的捐物卡上登记,一边诚恳地说。“谢谢喽!最近捐衣物的居民很多,社区里需要帮助的居民基本都领完了,再有不够的我们马上送去!”工作人员笑着回答。
像这样平凡而温暖的场面,在大渡口区的32个城市社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重庆钢铁集团所在地的“钢城”大渡口,是重庆市一个典型的由老工业基地加城郊农村组成的“半城半乡”边缘城区。与重庆主城其他区相比,这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的步伐相对迟缓,居民收入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各种社会矛盾也相对突出,创建和谐社区似乎有着“先天不足”。然而,大渡口区委、区政府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消极等靠,而是迎难而上。
整治环境 共建平安社区
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伏牛溪社区坐落在一家工厂厂区内,虽然这里的居民楼如今已显得老旧,但社区内整洁的卫生环境和居民的文明风貌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社区居民杨胜蓉给记者讲起了社区干部为群众修“广场”的事:社区原有一块坑坑洼洼的空地,居民进出十分不便,而坡坎相连的社区内又没有能让大家活动的场所。今年5月,社区干部、党员们扛着锄头、提着箩筐,带头扎进了平整空地的工作中。车辆开不上来,他们就肩挑手提地运土搬石,感动得社区居民纷纷自发参与其中。坝子平好了,社区老年人期盼多年的文体活动场所终于有了,大家高兴地说,虽然地方不大,但这是我们自己的“广场”,是干部们给我们修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和爱护!
近两年,该区各社区共投入2000余万元,硬化破损、泥泞路面,配置宣传栏和文明标语牌,置办健身设施,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增强居民法制观念、减少群众纠纷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大渡口区创建“平安社区”的重要内容。大堰社区党委针对社区内小学周边环境复杂的实际,建立了由低保户、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护校队”,每天上学、放学时在学校周围维持秩序和进行思想教育,阻止不法人员对学生抢劫、施暴,防止学生因不良引诱走上歧途,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好评;同时,该社区还在学生寒暑假、节假日请相关法律工作者、法律专业学生在网上开设社区道德法庭,对一些典型的居民涉法纠纷在网络法庭上进行模拟演练。去年以来,全区居民纠纷和治安案件发生率下降了9个百分点,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感大大增强。
扶残济困 营造温情家园
“熊婆婆,韦婆婆,我们看你们来啦!”伴着亲热的问候,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新工社区党委书记黄永全又踏进了社区孤寡老人的家门。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两位体弱多病的八旬孤老,社区把她们安排在一起居住,还专门为她们请了保姆,建起了“家庭式养老院”。
“民难有人解,民困有人帮”。大渡口区在创建和谐社区过程中,始终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中之重。为方便居民群众,各社区纷纷把“居民联系卡”制发到居民手中,让居民遇苦有处诉、遇难有人帮。各社区还主动对低收入家庭进行清理登记,帮助他们申请低保,实行动态监控,保证应保尽保;对鳏寡孤独、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家庭,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带头,以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为主体,逐一结成帮扶对子。
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实践中,各社区涌现出一批有创意的好方法、好点子。新一社区党委书记冉小平利用自己专长,改装研制了一种“爱心呼叫器”,该仪器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放在受助居民家中,接收端放在可以就近提供帮助的党员志愿者家中,只要受助居民一按发射端按钮,接收端就会显示发射端的号码,并有声音提示;同时,在发射端和接收端还放有受助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帮护措施等详细信息,以便救护时急用;在社区办公室,还配有专用软件,只要呼叫器一叫,电脑上就显示出救助对象的全部情况。居民们形象地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寓教于乐 绘染文化风景
记者来到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堰兴社区采访时,正赶上该片区停电。但当记者走进社区文化室时,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两位年过半百的社区居民坐在窗口,借着傍晚的天光,专心致志地刻着剪纸。“本来今天剪纸培训班要上课的,因为停电取消了,这不,学员们不舍得走,自己研究切磋上了,”社区居委会主任方敏笑着解释。
65岁的该社区居民练存宣告诉记者,过去的堰兴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很贫乏,许多下岗、退休人员在家无事可做就打麻将打发时间,还曾出现过近百张桌子同摆“战场”的场景。新一届社区领导上任后,注重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生活内涵。去年,当了解到许多居民对手工艺制作感兴趣时,社区便请来民间艺人义务教大家做剪纸,目前培训班已办了18期,500多人参加,其中70多人已经掌握了技术。社区还成立了“堰兴剪纸社”,并请来美术学院的专家指导。在今年10月在渝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上,“堰兴剪纸”作为巴渝三大民间艺术品之一参与了展览,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
“我们还有集邮、书法、长跑、太极拳等协会,去年还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社区’称号”,71岁的该社区居民杨瀚说,社区还自办了报纸,他也有一张“记者证”。他说,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友好的社区气氛使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子女多次动员他搬到新房子去住都被他拒绝了。
社区的楼房可能落伍了,但文化生活和科技知识不能落伍。为了顺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和“上网热”的兴起,大渡口区委经多方努力,协调了100余台电脑分发到各社区,在全区5个街道建立了12个电子阅览室,满足居民的上网渴求。每逢周末,电子阅览室里总是十分热闹:老年人忙着学打字、学“冲浪”;中年人忙着查资料“充电”;学生们忙着做网页,与远在他乡工作的父母互致问候……
大渡口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区政协副主席罗雨说,近年来,区政协委员们通过调研走访、提案督办和视察检查等方式,了解到全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委员们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大渡口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只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继续深化“平安”、“人文”和“康乐”社区建设,将经济发展与和谐创建有机结合。
标签:大渡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