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厂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做好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电厂设备运行过程中对水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工业废水,这就要做好电厂化学水处理,不仅有利于环保降耗,同时也有利于电厂安全生产,为电厂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应用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能源类型,同时国人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电厂大型化是我国供电部门的主要发展趋势。
1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征
1.1多元化
在电厂中化学水的处理技术与方式较多,在传统的技术中重要的特征是混凝,离子交换以及澄清过滤向膜技术,然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处于进步阶段,电厂中的化学水处理呈现出技术的多样化特点。在近些年中,化学水的处理技术多样化特征最明显的是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水治理,这其中相对较为常见的是利用膜处理措施对于化学水进行反渗漏,以及轻微过滤等工作,实现水质处理,还会利用流动电流的有关措施进行化学水的处理工作。
1.2集中化
在传统的电厂化学水的处理工作中,经常性会利用多种类型的处理体系,需要依据其性能对体系进行划分工作,及可分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的体系,净水预处理的体系,轮回水处理的体系,以及废水处理的体系等。像这种依据性能进行处理体系的创建,具有着管理工作不方便,占据场地相对较广以及修理养护工作者相对较多。现代社会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化学水的处理装置安排需要尽量的展现出立体,全面以及密集的构造。
2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利用率未达到优化状态
在电厂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当蒸汽遇冷会回凝成水,而且这部分水量较大,但当前电厂还没有完善的回收利装置来实现这部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部分由于带有较高的热量,一旦将其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节约。但在当前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认识到冷凝水的重要性,再加之受制于技术和投资的制约,配套水处理系统相对落实,即使对这部分冷凝水进行了回收,但由于后期处理上存在缺失,这也导致电厂对这部分冷凝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使用。
2.2热力除氧效率偏低
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运行的可靠性,则需要利用热力资源来将氧清除,即需要使用热力除氧器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要利用水蒸汽来提供动力支持,这就需要在发电热量中抽取走一部分热量,必然会造成影响到有效热量。同时对于抽取走的热量,需要通过提高水温来进行补偿,在水温增高的过程中,省煤器运行效率会降低,同时排烟温度会增高,从而造成热损耗增多,不利于资源的节约。
2.3水质污染成为新问题
电厂锅炉补给水过程中需要进行水处理,通常会应用到再生剂来使含盐或是含碱的补给水达到锅炉用水要求。但由于在日常锅炉运行过程中,对于给水补偿的需求量较大,这也造成再生剂使用量处于较高水平。这就必然导致污水中再生剂含量较高,但当前电厂污水处理又达不到标准要求,这部分再生剂则会随着污水被排入到水体中,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坏。
3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
3.1电厂中锅炉给水处理技术
现代的电厂中会利用氨与联氨的挥发性技术处理厂内的炉水,然而因为该技术的本身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应用与新建机组中,它在水除氧的运用方面存在相应的不足,并且需要在水质稳定的情况下利用联合处理技术与中性处理技术。实际上联氨属于一种具有较强毒性的物质,由专家学者曾经怀疑其具备致癌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若是溅到工作人员的衣服或是皮肤上,容易被人体吸入,不利人体健康;除此以外,联氨的挥发性极强,自身还有易爆易燃的危险性,不利于正常的运输,使用自己贮存,然而不论是我国还是国外还是会利用联氨除氧,因此应该合理化利用加氧技术,可以把传统的除氧器与除氧剂的处理工作加以更新创造,能够为氧化的还原工作创造较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在低温的状态下产生一层保护膜,减少腐蚀程度。
3.2锅炉汽、水监督技术
3.2.1 通过加药实现锅炉保护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锅炉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要科学控制锅炉设备,避免出现无法应用的现象。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如果技术无法达标,锅炉结垢后无法实现传热,由于其中存在很多水渣,如果出现堵塞的现象,则会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药方式达到保护效果,详细流程如图 1。
图1
根据现有处理方案可知,为了进一步解决污垢问题,要从化学处理现状入手,锅炉本身如果缺少排污产后护理,则会产生很多问题,在迅速排污过程中,为了保证达到理想的目标要求,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
3.2.2实现防垢处理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循环水,为了实现企业的进步,只有按照处理要求进行,才能实现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如果水质量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会直接影响汽轮机冷却系统的后续应用,对循环水系统内部设备和管道处理后,会产生巨大的威胁,直接影响供热机组的经济性。在运行阶段要对循环补水进行解析处理,析出碳酸盐后,对硬度进行计算,如果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则直接对管道运行产生影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后,水垢发生几率提升。为了避免出现联合处理不到位的现象,要合理应用循环水,采用氧化性杀菌的形式进行处理,在正常控制水质的前提下,对冷却水进行再次利用,避免出现排污损失。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可以控制浓缩率,如果出现恶化的现象,适当调整后,能降低循环水浓缩率。
3.3电厂锅炉炉内水处理技术
对于电厂中锅炉做炉水加药处理工作以及排污工作,使炉内水处理对于锅炉做好加药的处理工作,能够避免在锅炉中出现钙垢,在锅炉水中加入某些药品,钙离子随着给水能够顺利进入锅内,使锅内不会形成相应的水垢。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近几年中,在处理电厂锅炉炉内水的工作中会比较常见的使用平衡磷酸盐与低磷酸盐的处理技术。其主要的上限范围是2~3mg/L,下限范围在0.3~0.5mg/L,属于处理低磷酸盐的合理控制范围之内。不断的减少炉内的磷酸盐的含量,使其能够符合硬度的成分反应需要的浓度的最低值,除此以外,游离在炉内的氢氧化钠的值应该不大于1mg/L,进而使锅炉内的水中PH值能够维持在9.0~9.6范围之内,这属于平衡磷酸盐的处理技术的原理。
3.4全膜法处理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发电厂处理设备逐渐升级,处理技术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实践中应用到超滤、反渗透等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工艺比较简单,便于进行维护,由于水质比较稳定,获得了普遍的关注,这一工艺技术形式维护比较简单,能实现水质的再次利用,因此获得了普遍关注,根据该工艺形式的具体要求可知,采用膜分离技术能实现后续有效处理。
结语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有限的国家,因此,针对电厂化学水的处理结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内生态环境的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我国应在化学水处理技术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为电厂的高效生产提供更高质量的环保用水。
参考文献:
[1]苑承国.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化工中间体,2015(6):174-174.
[2]周钦.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5(22):266-266.
[3]刘延超,李洪滨.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51-151.
论文作者:赵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电厂论文; 锅炉论文; 水处理论文; 化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水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