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工程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应用论文_张祥,汪秀

公路路基工程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应用论文_张祥,汪秀

湖北广交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公路路基的施工对我国公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公路路基的工程施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公路路基不仅是公路路线的主体,也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路面重大的荷载量,但是影响到路基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如路基常见的各种病害,严重影响路基整体的稳定性。本文就公路路基工程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基;常见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民生项目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公路是关系国家竞争力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项目,长时间以来始终受到政府部门和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在公路施工中,唯有做好路基项目建设工作,方可为后期公路施工进度打好基础。所以,公路路基建设的质控对策是十分重要的,唯有科学合理的结论,方可更好提升公路建设质量。

1公路路基病害类型

1.1路基的严重的变形

公路的立交桥位置在通车之后很容易发生路基下沉的现象,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发生较大的沉降现象。是由于路基本身的沉缩和路基下面天然地面的承载能力不够,导致路基的沉陷或者是挤出。

1.2边坡滑塌

公路路基施工中,边坡受到水损坏或施工技术不当的影响,引起边坡土质向下移动造成滑塌。不良的地质条件、岩石的力学性质、施工的方式、边坡的结构特点等都会形成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出现倾斜层填筑不合格、土太湿、坡脚淘空,将会引起边坡的滑塌。

1.3高填方路堤的沉降

公路路基工程中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现为均匀和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一般发生在自然环境基本一致,例如路线通过的地质、地形、地表水分与地下水变化不大,且路基填料、机械设备、施工管理等各项控制无显著变化。不均匀沉降则反之。路基桥涵台背处填方,经常会出现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台背跳车,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两方面因素。其一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压实,分层碾压遍数及达不到最佳含水量控制,造成路基因为密实度不够而产生的变形。另一方面则由于选用填料不符合要求,例如材料超粒径、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选用高塑性指数粘性土等。再一方面是由于施工后不均匀沉降与降水量大小或者施工初期基底换填处理不彻底等原因,加之开放交通后车辆超载现象、通行量超负荷都可能导致问题出现。出现这种问题,会使路面出现变形、开裂和下陷等特征。

1.4路面的不平整

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材料所决定的,而且施工材料中混合材料的配合不合理,也会严重影响到路面的整体质量。比如,混合料中油石比较大,会导致路面出现鼓包,混合材料的使用不到位,很容易影响路面整体的质量。混合料搅拌不均匀或者是含水量大,都会造成沥青的过早老化,影响路面的质量。

2对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的措施

2.1做好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

(1)做好工程的施工设计工作。目前,我国工程管理逐步呈现规范化的发展。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很容易受到资金、环境和人员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按照原定的目标完成任务,所以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对施工的有效设计。例如,对于高填方工程的施工,需要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高填方的路段需要优先施工,以施工设计为标准,同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设备等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2)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基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细致阅读,了解不同施工段的工程情况,如主要地质状况、水文环境和周边环境情况,重点勘查施工地段,需要及时处理文件存在的问题。(3)注重对地表土质的压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地有些土壤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下,土质相对比较松软,有很多的垃圾在土质中,需要及时清除,并做好土质的压实工作;土的塑性变形和渗透系数等都会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地表土壤的压实度。(4)对路基施工周边的排水系统做好处理,防止水对路基的浸泡,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路基处于干燥状态下其结构性和承受能力都相对比较强,如果路基受到水的浸泡,很容易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导致路基发生沉降。

2.2预防安全生产问题

为全面预防路基滑坡、沉降等问题,在施工阶段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若在路基施工范围出现洞、坑等情况,要采用本地原土进行回填,严格根据路基施工规范开展碾压工作。碾压度和土壤密实度、土质含水量具有紧密联系,当土质含水量很高时,土壤密实度将会降低,进而降低了碾压度,工作人员在碾压阶段要保证土质的含水量处在2%标准范围之内,需要严格管理土质含水量,避免路基中产生弹簧土。结合相关实验资料显示,轻型碾压标准和重型碾压标准比较,可以减小20-50%的压缩模量,进而调整水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选用轻型碾压标准,以提高路基的压实效果。在实际压实中,工作人员要处理好碾压结构,遵循“前轻后重”、“先周围再中间”的碾压原则,对碾压环节展开动态控制。而且,工作人员要根据压实的外界环境,严格管理碾压设施的运行速度,一般保证在1.5-3km/h范围内,不得超过4km/h。在路基填筑中能选用“水平分层操作法”,根据横断面的构造,分为水平层次后朝上填筑,一层填筑好后并确定其压实满足相关标准后,再处理上一层,进而提高总体强度。

2.3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技术防治

山区公路容易产生边坡滑动和路基滑动,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坍塌和崩塌的防治措施是截断地下水流使塌方体干燥并排出地下水。设置挡土墙增加边坡的支撑力,以防止土体塌落增强坡体的稳定性。当塌方规模较大且难以根治时可考虑改道绕线。采用种植植物或铺砌石块的方法加固边坡,以增强其受冲刷的能力。滑坡的防治措施在山坡上种植树木或草皮措助其根系,吸收地表水分,以排除地表水。设计截水沟或泄水洞肪止泥沙流入淤塞排水孔道胶好地排除地下水。采取减重或修建支撑物的办法,以确保建筑物基础稳定。

2.4对黄土公路路基病害的技术防治

黄土地在受水浸湿之后,土地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然后在重力的荷载下会发生明显的下沉,导致路基被破坏。对于黄土地路基的治理,需要结合公路的特性和结构,要注重地基的防水措施,通过设置完善的防水和排水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路基被水浸湿的可能性,防止对黄土地造成破坏。

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路基的设计和建设受到很大的重视。在城市中公路里程不断延长,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多,公路路基病害问题也逐渐显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由于公路路基始终裸露在自然环境中,经常会受到风吹雨淋,会对自身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有车辆过重的荷载力,很容易造成路基的变形和坍塌,影响整体路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吴海荣.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19):160-161.

[2]张丽.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J].吉林交通科技,2018(2):19-20,23.

[3]王作山.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8(17):102-103.

[4]李草.试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8):253-254.

[5]贾伟.公路路基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科学之友,2011(15):84-85.

[6]雷盟.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祥,汪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工程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应用论文_张祥,汪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