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松[1]2002年在《猪免疫球蛋白体外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的特异性球蛋白,在动物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了来自猪血液的免疫球蛋白(简称PIgG)的体外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pH4.0~11.0范围内,PIgG十分稳定,pH<4.0或pH>11.0时,PIgG的稳定性下降。 (2)热变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PIgG热变性的反应级数为1.1级。在60℃、65℃、70℃、75℃、80℃条件下,PIgG热变性的D值分别为833.33min、131.58min、37.04min、7.32min和2.54min,在此温度范围内PIgG热变性的Z值为7.96℃。PIgG热变性的表观活化能E_A=284.45kJ/mol。当加热温度低于65℃时,PIgG比较稳定。 (3)蔗糖对PIgG的酸、碱变性及热变性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保护效果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4)在pH2.0的人工胃液消化体系中,由于酸变性PIgG全部水解;在pH3.0和pH4.0的人工胃液消化体系中,尽管检测不到所有的PIgG,但PIgG仍可与E.Coli特异性结合且凝集价未发生变化,表明在消化过程中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F(ab′)_2片段仍可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pH7.4的人工肠液中,随着胰蛋白酶加量的增加和消化时间的延长,完整PIgG的存留率也逐渐减少。相对而言,胃酸造成的变性要较胰蛋白酶的水解对PIgG活性的影响更大。 (5)研究结果表明,PIgG粗制品及添加于全价饲料中的PIgG在室温和37℃条件下存放,PIgG是十分稳定的。
李建磊[2]2008年在《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及其保护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免疫球蛋白是牛初乳中最引人注目的免疫因子,主要应用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本试验对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提纯、冷冻干燥、免疫球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加入保护剂对其稳定性改善效果进行了研究。以牛初乳(48h内)为原料,IgG为目标蛋白,对建立一套提纯免疫球蛋白的工艺进行研究。牛初乳在3500r/min下离心20min后脱脂,62℃杀菌30min,调脱脂初乳pH为4.6在4000r/min下离心15min去酪蛋白,乳清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过柱纯化。洗脱液通过核酸蛋白测定仪在280nm下测吸光度值,收集洗脱峰时的洗脱液经SDS-PAGE电泳法鉴定各洗脱峰的蛋白质组成,收集第叁个洗脱峰的洗脱液冷冻干燥,经正交试验筛选真空冷冻干燥参数为:预冻温度-20℃,预冻时间2h,装料厚度8cm,保护剂为4%甘氨酸+4%蔗糖,冻干后得到免疫球蛋白IgG的免疫活性为94%。收集的峰液冷冻干燥后得其IgG的提取率为14.6mg/ml,纯度达70.3%。溶液酸度与受热程度对免疫球蛋白活性影响都很大,本试验研究了IgG在pH值为0.5,1.0,2.0,3.0,4.0,5.0时的稳定性以及在60℃,62℃,65℃,70℃,75℃,85℃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pH值的降低免疫球蛋白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免疫球蛋白尤其对过酸极不稳定。免疫球蛋白对热敏感,在低温时较稳定,85℃时水浴五分钟免疫球蛋白就会完全失活。通过人工消化试验得出影响免疫球蛋白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稳定性的因素大小为:pH值对免疫球蛋白活性的影响最大,消化时间影响次之,蛋白酶与IgG浓度影响最小。溶液中加入保护剂对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试验研究了在叁种保护剂浓度分别为5%,10%,15%,pH值为2.0,3.0,4.0时免疫球蛋白活性保留率。结果表明:随着保护剂浓度的升高,保护效果越明显,IgG保存率就越高,叁种保护剂的保护效果,甘氨酸)蔗糖)山梨醇。由叁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得出,叁种保护剂复配使用时,同样浓度的保护剂添加量对免疫球蛋白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保护剂,考虑到它们之间有协同增效作用,根据成人最佳摄入量与复合保护剂的保护效果设计试验,在pH=2免疫球蛋白提取物浓度为2%时,IgG免疫活性复合保护剂的理想配方为:甘氨酸添加量为4%,山梨醇添加量为3.5%,蔗糖添加量为3.5%。
孙天松, 敖长金, 张和平[3]2006年在《猪血液IgG体外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对分离自猪血液的免疫球蛋白(PIgG)的研究表明,在pH值4.0~11.0范围内,PIgG十分稳定,pH值<4.0或pH值>11.0时,PIgG的稳定性下降。蔗糖对PIgG的酸碱变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郭斌[4]2011年在《牛初乳免疫球蛋白G的规模化提取关键技术及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牛初乳为原料,主要研究了牛初乳IgG低温乙醇预提取、叁聚磷酸钠预提取、超滤浓缩提取、杀菌的工艺方法和热变性保护剂、胃酸保护剂的配方,确定了牛初乳IgG的规模化提取和保护工艺,对牛初乳资源的利用和初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预提取工艺以低温乙醇为提取剂,选取乙醇浓度、pH值、离子强度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检测IgG的纯度和回收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20%、pH值为6.7、离子强度为0.06mol/kg。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39.28%、79.32%。以叁聚磷酸钠为提取剂,选取叁聚磷酸钠添加量、pH值、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检测IgG的纯度和回收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叁聚磷酸钠添加量为0.5%、pH值为4.0、提取温度为45℃。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33.74%、82.31%。2超滤浓缩工艺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装置和叁种中空纤维膜组件,检测IgG的纯度和回收率、超滤膜组件通量,确定适合的膜组件;选取料液稀释度、超滤压力、超滤温度进行正交试验,检测IgG的纯度和回收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稀释倍数为2倍、超滤温度为30℃、超滤压力为0.10Mpa。纯度和回收率分别可达53.03%、82.23%。3杀菌工艺经过65℃30min的巴氏杀菌和75℃15s的高温短时杀菌,IgG活性保留率分别为90.68%、86.23%,产品品质较为接近,但高温短时杀菌法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4复合热变性保护剂配方以叁种保护剂的添加量设计复合热变性保护剂配方的二次通用旋转试验,检测95℃水浴后的IgG活性保留率,确定最佳配方为:谷氨酸添加量为0.22%、麦芽糖添加量为7%,甘油添加量为12.5%。IgG活性保留率为90.91%。5人工体外消化试验采用超声法结合薄膜分散法,以包埋率为指标,选取大豆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超声提取温度为30℃、超声提取时间为15min。此条件下包埋率为44.16%。脂质体化后的牛初乳IgG冻干粉分别于pH为2.0的人工成人胃液、pH为4.0的人工婴儿胃液、pH为6.8的人工小肠液中进行人工消化试验,IgG活性保留率分别为42.04%、77.23%、75.02%。与对照组相比,人工成人胃液环境中的活性保留率提高明显,而人工婴儿胃液和人工小肠液环境中无需添加保护剂。
张颂, 徐江峰, 翁雅倩[5]2014年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低温乙醇法工艺生产的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期。方法将3批经全面检定合格的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置(6±2)℃贮存36个月,分别于0、3、6、9、12、18、24、30、36个月取样,参考《中国药典》叁部(2005版)中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和标准,对制品外观、pH值、纯度、蛋白含量、分子大小分布以及效价进行检定。将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及淋巴细胞毒试验的标示量与贮存时间结果导入Excel,使用6SQ统计加载项,进行一元线性回归,选择时间和预测区间的上或下限作散点图,在散点图中选择添加趋势线,如可观察到预测区间的上限值呈线性,可在趋势预测/回归分析类型中选择线性,获得拟合方程,将标示量带入方程中,计算获得有效期。结果根据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效价测定结果,理论推算在(6±2)℃条件下保存时,有效期可达41~100个月;根据淋巴细胞毒试验效价测定结果,理论推算在(6±2)℃条件下保存时,有效期可达47.9~64.3个月。结论初步确定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制品有效期为30个月。
杜丽娟[6]2016年在《山羊胚系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座结构及多样性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免疫球蛋白是动物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有的有颌动物中。目前关于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表达机制的认识大多是以人或者小鼠为模型获得的,对这些机制在家养动物中的认识还比较少。山羊是重要家畜之一,以其作为试验模型研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表达特点,一方面可以了解其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深入理解其抗病机理、开展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以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公布的山羊基因组数据库,通过体外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重组的可变区序列并与胚系基因比对,探究其基因座结构和多样性机制,获得如下结果:以已克隆的山羊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序列(NCBI登录号:EU344746-EU344750)作为种子序列在山羊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发现重链可变区VH基因分布在5个基因组Scaffold片段上,共8个基因序列,根据核苷酸相似性分成两个家族,其中第一家族包括3个潜在功能基因、1个开放阅读框片段和2个假基因片段,与绵羊第一基因家族和小鼠第二家族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第二家族包含2个假基因片段。3个DH片段和6个JH片段位于基因组Scaffold1847上。DH基因呈5’-DH1-DH2-DH3-3’结构排列,全部为功能基因。JH基因以5’-ψJH1-ψJH2-ψJH3-JH1-ψJH4-JH2-3’结构排列,其中JH1和JH2为功能基因,ψJH1、ψJH2、ψJH3和ψJH4是假基因。从山羊脾脏中克隆重链重组的可变区,共得到238个不同的cDNA片段。分析显示:山羊重链对可变区3种基因片段的使用均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在所有克隆中,IGHV1-2片段表达偏好性最强;JH1的使用频率高于JH2。在225个克隆中鉴定出重排的DH片段,偏好使用第叁个开放阅读框;3个DH片段中DH1的表达偏好性最强,其次是DH3片段。在28个克隆中可能存在两个不同DH片段共同连接的情况。CDR3的长度在5~27个(平均长度为11.33)氨基酸残基。所有cDNA序列同3个潜在功能VH片段比对,分析体细胞高突变过程中碱基的替换突变和插入/缺失情况,结果显示:碱基发生转换突变的频率均高于颠换,其中以A→G的突变数目最多,其次为G→A;总体嘌呤发生替换的比例是嘧啶的2倍左右;不同区段的替换数表现为CDR2区高于CDR1,FR3区高于FR1和FR2。碱基的插入/缺失主要在CDRs区,数目多为3或者3的倍数。综上,本研究揭示了山羊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的基因座结构,并阐述了VDJ重组多样性和体细胞高突变机制对于多样化重链可变区表达谱的重要作用。
文敏[7]2010年在《银耳孢子发酵物(TSF)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肉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考察了银耳孢子发酵物(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Spore Fermentation, TSF)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肉质的影响,并与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作比较。试验选用24头平均体重10.01±0.65kg的去势杜×长×大杂交仔猪,采用单项分类设计,按性别一致,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加抗生素),抗生素组(恩拉霉素20mg/kg+硫酸抗敌素40mg/kg)和银耳孢子发酵物组(TSF 0.4%)。分叁个阶段(10~20kg、20~50kg、50~100kg)饲养。在试验第28d、70d、112d各处理选取5头猪,前腔静脉采血用以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LTR)、血清中IGF-Ⅰ、IL-2、IgG、IgM、IgA的含量,当各个处理组平均体重达到100kg,各处理选取5头猪,用以肉质的测定。试验结果:(1)在10-20kg阶段,TSF组的ADG略低于ANT组,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ANT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0-50kg阶段,TSF组的ADG较ANT组显着提高(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而ANT组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50-100kg阶段,TSF组的ADG显着高于ANT组和对照组(P<0.05),而ANT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全期,TSF组的ADG比ANT组提高了6%(P>0.05),较对照组显着提高了10.6%(P<0.01),ANT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ADFI,10-20kg阶段,ANT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0-50kg阶段,TSF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阶段各组的ADFI均无显着性差异,但TSF组和ANT组较对照组均有提高的趋势。各阶段各处理之间的F/G均无显着差异,但TSF组的全期F/G较ANT组降低了2.5%(P>0.05),相对于对照组降低了5.2%(P<0.05)。(2)在猪生长肥育的各个阶段,银耳孢子发酵物都能够提高血清中IGF-I浓度。试验第28d,TSF组血清IGF-I浓度与ANT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两组较对照组均有显着提高(P<0.05)。第70d,TSF组IGF-I较ANT组有所提高(P>0.05),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ANT组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112d,TSF组IGF-I显着高于ANT组和对照组(P<0.05),而ANT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着差异(P>0.05)(3)在试验第28d和112d,TSF组的LTR均显着高于ANT组和对照组(P<0.05);ANT组与对照组的LTR在各个阶段均无显着差异(P>0.05)。TSF组血清中IL-2的含量在试验第28d、70d和112d均显着高于ANT组(P<0.05);TSF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不显着(P>0.05);ANT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显着(P>0.05)。TSF组的IgG在试验第70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112d极显着高于ANT组和对照组(P<0.01)。对于IgM,TSF组在各个阶段均显着高于ANT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ANT组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P<0.05)。TSF组的IgA在第70d和112d极显着或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TSF组与ANT组间差异不显着。(4)各处理组间屠宰率、背膘厚度以及板油重差异不显着(P>0.05)。TSF组和ANT组的眼肌面积无显着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均有显着提高(P<0.05)。TSF组的滴水损失显着低于ANT组(P<0.01),较对照组也有所降低(P>0.05)。TSF组的pH*45 min值与ANT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TSF较ANT降低了L*45 min。值(P<0.05),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TSF组的b*45 min值与ANT组无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各处理的pH*24h、a*45min、a*24h、b*24 h值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TSF组较ANT组肌内脂肪含量显着提高(P<0.05),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银耳孢子发酵物能够促进生长肥育猪生长,试验中后期其效果要优于恩拉霉素+硫酸抗敌素;银耳孢子发酵物对生长肥育猪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功能都具有改善作用;银耳孢子发酵物还具有改善胴体性状和肉质的作用。
万勇[8]2006年在《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传染性疾病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了解猪群的早期发病情况,同时也无法区分抗体性质,影响了诊断传染病的准确性。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这些疾病免疫特点,提高免疫监测和诊断能力,对预防该类传染性疾病已迫在眉睫。研制猪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于进一步研究猪传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首先,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从猪血清中获得IgM和IgG,经SDS-PAGE电泳鉴定,纯化后的IgM和IgG达到了电泳纯。Folin-酚法测定IgM和IgG浓度,分别为0.7mg/mL和2mg/mL。其次,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两组方法分别建立并优化后得出以下最佳反应条件。猪IgM包被的间接ELISA筛选方法:抗原包被量为0.25μg/mL,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稀释度为1:2000,酶标抗体羊抗鼠IgG-HRP的稀释度为1:20000;猪IgG包被的间接ELISA筛选方法:抗原包被量为0.1μg/mL,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稀释度为1:2000,酶标抗体羊抗鼠IgG-HRP的稀释度为1:20000。最后,用纯化后的猪IgG,采用常规免疫法免疫6-8周龄雌性BABL/c小鼠。取叁次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按10:1混合,用1mL 50% PEG3000进行细胞融合,10-15天后初次检测。试验中共融合两次,两次融合率分别为84.4%和75%,初检阳性率分别为13%和4.5%。经两次亚克隆后,共获得两株可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11和G3。两株杂交瘤细胞经过体外多次传代培养后,仍能分泌高效价的抗体,且细胞上清效价均稳定在1:64~128之间。用12周龄以上的BABL/c小鼠大量制备单抗腹水,G3株小鼠腹水单抗ELISA效价为1:12800以上。经HBT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Isotyping Kit鉴定,C11细胞株为IgM类,κ型。分别用IgM和IgG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法检测G3株细胞上清和小鼠腹水效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近。Weston-Blotting试验证实二株细胞均为分泌针对猪Ig轻链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与间接ELISA法的检测结果相符。
林长光[9]2013年在《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缺乏会严重影响健康。我国约72%国土面积的土壤缺硒,靠天然食品来补充硒无法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求。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例63%以上,富硒猪肉的研发对人体补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筛选出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开发优质富硒猪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一、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哺乳仔猪: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0.5,0.7mg·kg-1硒水平组,仔猪初生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13%,23.88%,25.98%,29.70%(P<0.05)。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8.44%、42.96%和17.07%(P<0.05)。断奶仔猪:硒水平为0.3,0.5mg·kg-1的纳米硒组和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26%,9.46%和13.07%(P<0.05)。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各硒水平组的平均料重比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0.7mg·kg-1亚硒酸钠组(P<0.05)。育肥猪:纳米硒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酵母硒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1);添加硒各组育肥猪料重比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酵母硒组极显着低于纳米硒组和亚硒酸钠组。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提升猪生产性能的效果均显着优于亚硒酸钠。0.5mg·kg-1硒水平的酵母硒和纳米硒均显着提高了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并显着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硒源、硒水平、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T3、T4含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提高了29.52%、17.24%和23.63%(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4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降低了24.71%、30.88%和33.86%(P<0.01)。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的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2%、26.50%和20.51%(P<0.01);不同硒源分析,亚硒酸钠组和纳米硒组哺乳仔猪血清T4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8.39%和26.51%(P<0.01)。断奶仔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仔猪血清的T3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各组(P<0.01);T4含量随着硒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育肥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育肥猪血清T3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0.5mg·kg-1硒水平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有效提高了哺乳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的血清T3含量,特别是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效果最佳。3、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纳米硒组母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142.64%,35.29%(P<0.01),IgM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63.83%、8.51%(P<0.01)。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纳米硒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IgG含量分别提高了19.11%,43.39%,34.63%(P<0.01);IgA含量分别提高了93.67%,160.75%,132.91%(P<0.01);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0.91%,140.91%,102.27%(P<0.01)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纳米硒和酵母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其中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育肥猪的血清中IgG、IgA、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24%、13.36%和9.24%(P<0.01)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能有效提高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其中纳米硒的效果显着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纳米硒0.3-0.7mg·kgq添加量均可显着提高猪的免疫功能。4、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硒源分析,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纳米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40%和10.51%(P<0.05);纳米硒组育肥猪MDA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8.20%、6.67%和6.25%(P<0.05)。结果表明:纳米硒组对试验猪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显着。5、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添加硒可显着提高母乳中的硒含量(P<0.05),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的母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高于亚硒酸钠组;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及育肥猪血浆中硒含量差异显着(P<0.05)。结果表明: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显着。6、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哺乳母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酵母硒:断奶仔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育肥猪饲粮硒水平为0.5-0.7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二、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胴体性状与肉质的影响饲粮中添加硒对于育肥猪的胴体性状的改善无明显作用;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中猪肉的大理石纹和肉色比值显着优于亚硒酸钠组(P<0.05);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猪肉的大理石纹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2.5%和15.63%(P<0.05);0.7mg·kg-1硒水平纳米硒组肉色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1.11%(P<0.05)。酵母硒和纳米硒可明显提高试验猪宰后45min和24h的pH值。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宰后45min内肉的pH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组中,0.3,0.5mg·kg-1硒水平组宰后24h肉的pH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亚硒酸钠各硒水平组(P<0.05)。不同硒源组的滴水损失率大小为纳米硒组<酵母硒组<亚硒酸钠组<对照组,纳米硒组、酵母硒组和亚硒酸钠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3.18%、23.02%和4.48%(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和酵母硒在改善肉色、pH值、滴水损失等猪肉品质方面表现出比亚硒酸钠更好的营养生物学作用。2、硒在猪不同组织中沉积效果的研究硒在不同组织中的沉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纳米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61mg·kg-1、0.58mg·kg-1、0.29mg·kg-1、0.27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0mg·kg-1、0.67mg·kg-1、0.34mg·kg-1、0.33mg·kg-1酵母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77mg·kg-1、0.59mg·kg-1、0.28mg·kg-1、0.28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7mg·kg-1、0.65mg·kg-1、0.29mg·kg-1、0.27mg·kg-1。3、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以生产富硒猪肉为目的,以猪肉无公害为标准,确定了育肥猪饲粮中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在120日龄生长育肥猪至出栏阶段,饲粮中添加纳米硒至0.7mg·kg-1硒水平。围绕富硒猪肉的整个生产系统,开展了生猪饲养、屠宰、分割、检疫检验和鲜肉贮存销售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在背最长肌和后腿肉中的硒沉积量分别达到0.34mg·kg-1和0.33mg·kg-1显着高于其他硒源和硒水平,比普通猪肉高2.4倍和2.3倍,实现了富硒猪肉生产的目标。
杨红英[10]2006年在《普通日粮添加不同锌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试验选用72头26±2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长白×大白),公母各半,平均初始体重为6.80±0.25kg。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将仔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断奶前一直饲喂补饲料,并在22日龄时,对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00mg/kg来源于ZnSO_4.H_2O的锌,两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另添加2500mg/kg来源于ZnO的锌和250mg/kg来源于AvailaZn的锌。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乳清粉—鱼粉—代乳粉。进行28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锌组及高氧化锌组与对照组相比,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均有增长趋势,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试验全期,有机锌仔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9%,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仔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7%,差异显着(P<0.05);有机锌组仔猪体重比高氧化锌组提高了2.7%,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断奶后14天,有机锌组血清锌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4%,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比对照组相比,血清锌含量提高了42%,差异显着(P<0.05)。在断奶后28天,有机锌组血清锌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1%,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比对照组血清锌含量提高了47%,差异显着(P<0.05)。在断奶后14天,有机锌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6%,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比对照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提高了52%,差异显着(P<0.05)。在断奶后28天,有机锌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55%,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比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含量提高了46%,差异显着(P<0.05)。在断奶后28天,有机锌组IgG浓度比对照组提高了7%,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比对照组相比,IgG浓度提高了4%,但差异不显着(P>0.05);有机锌组IgG浓度比高氧化锌组提高2%,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断奶后0-7天,高氧化锌组和有机锌组较对照组腹泻频率分别下降了43%、53%,差异显着(P<0.05)。在断奶后7-14天,高氧化锌组和有机锌组较对照组腹泻频率分别下降了42%、50%,差异显着(P<0.05)。在饲喂全期,高氧化锌组和有机锌组较对照组腹泻频率分别下降了40%、50%,差异显着(P<0.05);有机锌组较高氧化锌组腹泻频率下降了15%,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试验各期及全期,有机锌组的皮毛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高氧化锌组,差异显着(P<0.05)。高氧化锌组和有机锌组较对照组每头猪收益分别多9元、6.5元。在断奶后28天,有机锌组的猪瘟抗体效价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养猪实际生产中,可用适量的有机锌代替无机锌及高氧化锌,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猪免疫球蛋白体外稳定性研究[D]. 孙天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2]. 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及其保护剂研究[D]. 李建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3]. 猪血液IgG体外稳定性研究[J]. 孙天松, 敖长金, 张和平. 畜牧与饲料科学(奶牛版). 2006
[4].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G的规模化提取关键技术及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D]. 郭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11
[5].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期研究[J]. 张颂, 徐江峰, 翁雅倩.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
[6]. 山羊胚系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座结构及多样性机制分析[D]. 杜丽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 银耳孢子发酵物(TSF)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肉质的影响[D]. 文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8]. 抗猪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D]. 万勇. 安徽农业大学. 2006
[9]. 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林长光.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10]. 普通日粮添加不同锌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的研究[D]. 杨红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