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的探究。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9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Beijing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ervice,and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Elderly diabetes;Application effect
若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糖尿病症状下,患者眼、肾、神经、血管等组织器官均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慢性病变、功能降低与衰竭,严重危害着患者健康。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受到高血糖长期的影响,身体机能损耗,易导致代谢紊乱,例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死亡率高,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为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上海中山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6~83岁,平均70.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平均病程(9.8±3.6)年,空腹血糖分布为(15.5±3.8)mmol/L,餐后2h血糖为(21.8±4.6)mmol/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1~78岁,平均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9年,平均病程(10.2±3.2)年,空腹血糖分布为(16.1±4.2)mmol/L,餐后2h血糖为(22.4±5.2)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糖指标等一般情况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糖尿病的纳入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6.5%;(2)空腹血糖>7.0mmol/L;(3)餐后2h血糖>11.1mmol/L。排除标准:肝胆疾病、胃肠功能性疾病、急性炎症、肿瘤及心、肾功能不全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配合本次调查。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维持其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2.1严密监测患者病情 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血糖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对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佩戴血糖监测仪,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每天定期询问患者有无异样感受,一旦患者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同时,完善护理记录。
1.2.2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它是治疗糖尿病成败的关键。原则上,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应合理膳食,注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劳动强度、体重、血脂、血压等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每天的总能量供给基本能量供给按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为:身高(cm)105,单位为kg;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进食比例约为11:4:5,鼓励少量多餐,每天进食6餐,早餐/午餐/晚餐/加餐进食能量比例约为2:5:5:6,饮食需尽量多样化。注意忌烟忌酒,食物方面注意低盐、低能和低脂,饮食注意清淡,适量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注意营养搭配。
1.2.3运动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20次/min以内,每周的运动频率控制在4次左右,每次运动时间在15min左右,运动状态以食欲与睡眠良好,次日依旧精神充沛为佳,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到运动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多鼓励患者做慢跑之类的有氧运动,让患者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健康,对于信心的培养也有好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提醒患者不要空腹运动。
1.2.4并发症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食欲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观察有无血管性病变;有无泌尿系统、肺部感染等症状。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防止病情恶化。
1.2.5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交流会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让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发病原因、机制和治疗等,让患者知道,治疗疾病的关键在控制好血糖水平;让他们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注意卫生,预防疾病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为(8.01±1.36)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12.02±2.18)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2.28±3.02)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13.18±3.38)mol/L,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表示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的人数有48例,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表示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的人数有38例,满意率为7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研究资料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加速患者体内的能量消耗,防止脂肪堆积,进而达到降糖的目的。而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完善了护理机制,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更有利于对患者血糖的控制。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实施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措施,使得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对控制患者病情有良好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世燕.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8):119-120.
[2]候宝霞,戴莉敏,方英.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33-34.
[3]于红梅.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糖尿病新世界,2015,10(9):209-210.
[4]候宝霞,戴莉敏,方英.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33-34.
[5]于红梅.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糖尿病新世界,2015,10(9):209-210.
论文作者:劳薇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老年论文; 餐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