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章强

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章强

建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建德 311600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道路施工工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出行方式也有了更高要求。新材料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材料、新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道路施工新材料的作用及应用前景,以期提高道路施工建设效率。

关键词:道路;新材料;实践应用

引言

随着城市道路的交通承载需求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充分认知过往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整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材料的应用也成为道路施工过程中提升施工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早期的市政道路施工因为技术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也留下不少隐患,这也是导致道路整修、重建规模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各种新材料的研制以及其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类问题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更能实现效果和成本控制的多重组合。

1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意义

1.1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施工周期较长,想要保证实际施工质量就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技术标准作支撑,那么这样一来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施工效果。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总会由于施工材料问题而影响项目的整体施工效果,有时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施工以弥补材料问题导致的漏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施工成本的浪费。然而,一些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影响,则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节约。尤其是沥青混合料以及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等施工材料的应用,控制了有害物质及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节约了生产了成本。

1.2能够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市政道路的施工地点都是位于城镇内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和灰尘等会从不同程度上对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周边绿色植被的生长等造成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而现在的新型道路施工材料主张经济、环保,因此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同时在配合一些新技术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施工产生的噪音,防止施工操作对居民造成过多的干扰。基于此,市政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新型材料,以此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周边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2.1路面裂缝

道路裂缝是道路施工中存在的最大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横缝、纵缝、网裂,这些主要与天气原因、来往车辆、温度等相关联,城市道路的主要材料是沥青,引起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道路沥青的特性引发的,在路面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由于车量较多,使其超过疲劳强度,地面开裂,并逐渐向四周发展,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反射裂痕,直接导致面层破坏,开裂的宽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并且一部分沥青路面在低温状态时,其强度会有所增加,但是其变形能力却会随着刚性的不断增大而出现降低的情况。也就是说一旦温差过大,很有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错层等情况,开裂时,一般都是横向间隔性裂缝,这都是由于基础强度不足导致的。

2.2腐蚀性损坏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公共交通使用需求的逐渐增加,道路的使用概率较高,路面的油渍和积水对路面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传统的沥青混合料在长时间的腐蚀作用下,表面结构极易受损,使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降低,严重威胁过往车辆的安全出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客观方面是土地承载能力低,地面沉降会对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新材料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3.1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

如今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快速、经济、方便有效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案,因此,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多运用在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作业过程中。微表处稀浆混合料主要由集料、矿粉、改性乳化沥青、水泥添加剂、水等材料组成,这些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质量。由于该混合料的成分较多,因此需要作业人员加强配比的优化,确保混合均匀,促进使用效果进一步提升,它具有进一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能、施工速度快、封闭交通时间短等优点,对道路形成一种理想的养护和预防性养护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防止路表水下渗,因此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应用。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被建筑人员简称SMA材料,该材料中存在一定的粗集料成分,这些物质成分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通过玛蹄脂材料进行填充,使得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嵌挤效果大大提高,可起到较高的荷载变形能力和高温抗车辙作用,此外该材料还有在高温环境下,稳定性较高的特点。材料结构内部应用了沥青玛蹄脂进行了缝隙的填充,因此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粘度,在低温条件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低温变形能力。同时,该材料具有较低的孔隙率,一般情况下水分是无法进入材料结构内部的,也就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由于材料进行了填充,因此内部的沥青很难和空气发生接触,将其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中后,路面不易老化,更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的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强度。应用SMA材料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在完成夯实操作后,路面会产生较大孔隙和构造深度,实现了带路防滑行能的提升。此外,一旦遇到雨天,路面不会出现较多的水雾,对灯光反射小,噪声也较低。经过我国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检测,最终确定该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并且在一些地区投入实际使用之后,其效果也比较明显,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如中国主要公路段之一的沈大高速,该路段在建设过程中首次尝试了对于SMA材料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好评。该材料对于施工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玄武岩材料进行粗集料的制作,同时,还通过机制砂制作了细集料,无论是在材料的粒形还是级配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沈大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人们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纽带。

3.3聚苯乙烯泡沫的应用。

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材质,它是通过在聚苯乙烯树脂中添加发泡剂,在聚苯乙烯树脂遇热生成气体之后而形成的泡沫塑料。该材料具有化学性能稳定、使用时效长久以及施工操作简单等特点。聚苯乙烯泡沫本身的质地较轻,能够进行沉降控制,特别适用于那些湿软路基结构。目前该材料主要被应用于道路的桥头上,进一步防止了桥台位移以及路基沉降等问题的发生。聚苯乙烯泡沫板材可以将路面上压力均匀分布在路基上,减小道路路基单位面积的荷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选用性能更佳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其优越性显而易见。针对道路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选择最恰当的新型材料,通过多种材料结合施工的方式,灵活调整施工方案,同时,选择与之匹配的新型施工技术,以满足提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人们安全出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支晓燕.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缺陷防治管理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9):71-72.

[2]周靓,石伟,王春伟.相变材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04):933-937.

[3]曹长斌,罗阳明,李文虎,等.聚乙二醇对沥青及其混合料储热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3,(04):137-139.

论文作者:章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论文_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