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新阶段_农业论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新阶段_农业论文

学习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新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工作论文,三中论文,学习贯彻论文,全会精神论文,新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决定》充分肯定了2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总结了20年农村改革积累的丰富经验,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和大政方针。这是指导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也必将对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努力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重大进展。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对农村重大生产关系进行变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过去的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农民受益最多、生活水平改善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农产品市场最丰富的时期。稳定发展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了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20年农村发展历程的基本经验

2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决定》中所指出的:“认真总结二十年来农村改革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全党自觉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乃至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决定》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20年我国农村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我们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改革开放的20年,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坚持从实际出发,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断冲破旧的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正是由于我们尊重实践,尊重农民的首创和选择,不断总结群众中创造的新生事物和新鲜经验,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使改革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成为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农村基本经济政策,调整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二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20年我国农村的大发展,正是得益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而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各种有利条件。改革是动力,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又是基础。不及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不断深化改革,农业难以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创新的农村改革,才能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过去20年里,我们正是由于在实践上充分认识到了改革与发展的这种辩证关系,各项事业才得以迅猛发展。

三是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农业,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就向前发展;反之,就停顿甚至倒退。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农业已不再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但是我们党基于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深刻认识到,经济越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就越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就越紧密,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正是因为如此,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的思想不动摇,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一个时期出现的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农业的倾向及时作了纠正,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认识问题,在全社会、各部门逐步形成了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强大合力。

四是坚持增加农业投入。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合理确定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国家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六五”期间国家安排的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农业占6.1%,“七五”提高到7.7%,1995年提高到16.9 %, 1997年进一步提高到26.4%。1998年,为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年新增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350亿元, 使全年国家农业基建投资高达近500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0—30倍。 国家相继建成了一批重大农业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20年来,我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几经徘徊而又得到恢复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农业科技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党一再重申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等科技推广活动蓬勃开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还引进、消化吸收了一大批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实力,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稳步提高到现今的42%。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按市场需求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及地区布局,把资源优势、经济优势与市场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产业框架体系。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回顾20年光辉历程,展望下个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依然承担着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贡献的重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三大任务:一是保障有效供给,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同时,确保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三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完成上述三大任务,须注意到世纪之交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将实现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的结构转换,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农业的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农产品品种、质量和价格缺乏竞争优势,农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将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将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建立农业宏观调控体系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口增长与农业资源衰减的矛盾日益突出,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长期偏紧的趋势不可逆转。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农村政策,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长期保持不变。稳定家庭经营,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认真做好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工作,进一步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鼓励农民着眼长远,增加农业投入,利用先进技术和改良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稳定农业生产,避免承包耕地频繁调整,防止土地细碎化和掠夺式经营。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的土地依法转包、转让,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土地合理流动,解决一部分人“有地无力种”和另一部分人“有力无地种”的矛盾,促进有限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确实具备条件的,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强求、不求快,避免简单化,防止再度出现“归大堆”现象。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改革农村税费制度,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实行“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和地方责任分开、新老挂账分开,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逐步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粮食流通体制创造有利条件。当前,要突出抓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国有粮食企业顺价销售政策、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大政策”的落实工作,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深化农村改革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按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要求,大胆试、大胆闯,逐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二)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原有的适应产品经济运行的人民公社组织早已解体,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民中介组织没有及时建立,农民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应付市场风险,与外来的侵权行为相抗衡,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也难以适应宏观调控计划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建立农民经济组织,依靠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生产、流通、科技、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有利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能有效地将农民的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继续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在稳定发展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建立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运销方面的作用。要把供销社、信用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走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要建立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规章和制度,引导其健康发展,发挥其服务农民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行承担市场风险,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维护农民这一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能用行政手段干涉农民的自主权,更不允许任何损农、坑农、害农事件再度发生。要明晰农村产权关系,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通过积累兴办的乡村企业,其财产为农民个人合法所有,决不能归集体所有;集体兴办的乡镇企业,也要明晰产权,不能政企不分,搞平调,随意改变产权关系。

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农民自我保护组织,维护农民利益。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之一,他们的合法权利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政府、法律的有效保护,要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维护农民生产和经营等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防灾能力。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有影响的重大工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针对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要切实加强水利建设,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高加固江河干堤,疏浚河湖,建设一批骨干性的控制工程,提高综合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在江河上游地区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植树种草,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要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建设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增加农业投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逐年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基建投资、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比重,努力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积极利用国外资金。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广泛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农业建设资金,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增加农业投入。

(四)始终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决不可放松。到下个世纪,保证粮食总量平衡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由于粮食比较效益低,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稍有松懈就会掉下来。从当前看,尽管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和质量矛盾比较突出。从长远看,我国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之势,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时将达到11000亿斤左右,人口最高峰时的2030 年预计将超过12000亿斤。由于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粮食总量将会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年际间有可能处于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状态。因此,对粮食生产必须始终抓得很紧。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要放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上,突出解决地区平衡和品种结构问题。要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以上,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要发挥地区自然和经济优势,合理规划粮食生产布局。主产区在实现地区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发挥优势,努力增加商品量,多调出粮食,为国家继续做贡献;缺粮省区要力争减少粮食调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发挥自然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依靠科学技术,挖掘生产潜力,努力提高自给率。针对近几年粮食结构失衡和品种质量较低的状况,要重点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和大豆生产,提高粮食品种质量和效益。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因地制宜,按市场需求,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切忌单纯就粮食抓粮食的倾向,防止种植结构单一化;也切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结构调整中忽视粮食生产。

(五)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工业化倾斜发展战略,农业部门一直担负着为工业和城市提供廉价原料和食品的任务,农业经济被摆到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基本积累的位置。在农业发展目标上过多重视农业供给目标,忽视收入目标,而对农业供给目标的重视也只是在农产品出现短缺、即将制约工业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之时,致使农产品生产波动很大,供求忽高忽低,农民收入长期偏低。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比较优势下降的趋势日趋明显,生产要素非农化倾向严重,也有一些地方更多地注重农民收入目标,忽视供给目标。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与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样,是我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目标。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偏废。要努力做到既增产又增收。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并不矛盾,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农产品产量增加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保障,反过来,收入提高了,又有利于农民增加生产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农业增产不易,增收更难。实现农业增收,不仅关系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抓好农产品增产,还要拓宽思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立足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六)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取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同时,市场固有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加之农业的弱质性,使农业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由于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农业实行支持和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对农业实行支持和保护。而我国底子薄,财力有限,农业占的比重又很大,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财政补贴来保护农业。但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目前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也已初步具备了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完善各项保护政策,通过制定政策、加强引导、增强服务、适度扶持等保护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越是要加强对农业的引导、支持、保护和调控。要加强市场研究,准确分析市场变化趋势,作出符合实际的农业生产计划,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系统,定期向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形势、市场供需趋势、价格等信息,增强其决策的正确性,减少风险损失,自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支持农业从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减轻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搞活农村经济。综合运用计划、财税、金融、进出口等综合经济杠杆,维护国家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制度。

(七)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更快一些,东、中、西部差距有所扩大。差距的扩大既表现在整体经济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经济上。农村差距是构成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农村差距不缩小,地区间的总体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因此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共同发展,关键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目前不少中西部粮棉大省正在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在继续确保粮食这个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推行贸工农一体化。国家也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等,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家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现。东部地区也要加强对口支持,增强中西部地区造血功能,促进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八)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农业资源转换。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等基本农产品必须立足自给,供求必须基本平衡,不能出现大的缺口,不能靠大量进口过日子,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但立足基本自给并不等于孤立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小平同志讲过: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技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这对全国是如此,对农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要尽快扭转这种差距,必须扩大对外开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基本形成,农业的对外开放工作越来越重要。要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筹集农业建设资金。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出口,发展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增强竞争能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发挥地域和海外联系广的优势,力争在这方面有大的发展。要抓住国际经济分工变化的有利时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国际劳务输出。

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利用有效的贸易调节手段,保障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安全供给。进出口政策要围绕农业宏观政策目标,加强协调,服务大局,稳定供应,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农产品互补能力和调控手段,保护本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市场安全供应。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将是长期偏紧的态势,要始终坚持立足自给、供求基本平衡的方针,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品种、丰歉和区域调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在少量进口部分粮食的同时,发挥优势出口一些农产品,实现资源替换,优势互补。

(九)加快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工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创造了条件。今后,农村工业还要有更大的发展,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并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带动农业的发展。在农村工业发展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农业停滞或萎缩。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充分考虑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削弱粮食生产和损害农业生态环境为代价。农村工业来自于农业,依靠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要在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大力提倡以工补农、以工建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工农关系的协调。

扭转我国农村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的状况,塑造农村工业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产业格局,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在行业上,鼓励农业劳动力向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行业转移,向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在地域上,鼓励劳动力由供给充分的地区向供不应求的地区转移,防止因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出现的资本增密倾向。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流动的流量和流速。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既是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政策,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确保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一致。

(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资源保护,持久永续地利用农业资源。土地和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要依照《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和《水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政策,维护生态环境,保证持久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很大,水资源短缺将是长期的。因此,要加快以治理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立法和管理,有计划地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浪费。

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避免走一些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而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也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而片面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要在广泛开展造林绿化、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草原建设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认真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重点抓好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三北”风沙区和草原区等生态失调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十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跨世纪的农村经济宏伟目标,科技是关键。必须牢牢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攻关,促进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面向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力争在生物工程、光电子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等方面快出、多出成果。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国家要选择一批有市场前景、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强农业技术储备和集成,为21世纪农业做贡献。继续抓好种子工程,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完善县、乡、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广适用农业新技术,减少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代价。支持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大力推广适用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及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等实用研究成果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培养一批懂生产、善经营、土生土长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能手,带动千家万户进入市场。

标签:;  ;  ;  ;  ;  ;  ;  ;  ;  ;  ;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推向新阶段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