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现状及保护——以蕲春县农村为例论文_郑敏婕,刘义聪,邱霖,石钰婷

浅谈古建筑现状及保护——以蕲春县农村为例论文_郑敏婕,刘义聪,邱霖,石钰婷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时代在不停地进步,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随之在不停地更新换代,每个时期的建筑均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艺术意义。本文研究蕲春县农村古建筑的现存状况、其损坏程度以及当地政府是否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并对当地人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意见以增强当代人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促使当地政府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现存状况;保护意识;保护措施

2018年是个新兴时代,建筑也随着时代在不停地翻新,目前,中国现存古建筑数量虽多,但由于思想和技术方面的保护古建筑在中国面均仍需有极大的提升,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甚至存在极大的建设性破坏,特别是农村地区,所以我国古建筑正在慢慢损减,这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浪费,因此增强保护古建筑意识和技术已迫在眉睫。

一、古建筑的意义

大唐时期开元盛世,我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曾引得世人赞叹,其中最能表现我国强盛国力的代表之一便是具有磅礴气势的宏伟建筑,它们作为代表,肆向世界宣布我们国家的繁荣。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瑰宝充分体现了不同于西方建筑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

除此之外,古建筑还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源泉,中国历史悠久,现存着许多值得参观拜访的瑰丽的古建筑。

而依附于古建筑中的石刻、壁画以及雕塑都蕴藏着极深的文化底蕴,这些是其他的历史文献、文字记载所不能代替的。古建筑可以作为考古学中的实物例证,从这些古建筑中,人类可以探知当时的科技力量,文化习俗以及工艺技术等等。例如,在本次调研中,蕲春县横车镇的白石山村中,沿着小路两边每相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座小型的历史悠久的土地庙,土地神庙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村里的村民在每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自发地祭拜它。,该建筑就体现了该村的风俗习惯,该村也因这些古建筑保留了老祖宗的风俗习惯,并将它一代代地传给后人。因此,研究中国历史,最好的例证之一便是古建筑。

二、蕲春县古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古建筑类型极多,包括宫廷府邸、陵墓建筑、宗教建筑、民用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在不同的建造时期每种不同的建筑也都有各自的意义。在蕲春县狮子镇,现存一座拥有184年历史的宗祠——英祖祠,祠堂属于崇祀建筑,用于子孙祭拜先人,该祠堂外形保留着原有的外形,但外墙已全部重新贴满新的瓷砖,虽然这一行为能很好地对外墙进行跟随时代的装饰,并且在演唱他的使用寿命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该古建筑而言,使用此种直接贴瓷砖的方式,弊大于利,它在延长该祠堂使用寿命的同时,对其外墙原富有的清朝气息进行了极大的破坏,极大地降低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对考察该古建筑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除了对外墙进行了破坏外,其内部结构也在后人近几年的改造下有了极大的变动,例如,阁楼上横梁由于有了一定程度的腐朽,被强行拆除,内部墙面也重新粉刷。虽然后人的这一做法是为了使该建筑延长使用寿命,但由于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太过于薄弱,且技术层面也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对该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该县中,类似于此祠堂,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对古建筑进行大量翻新的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我国在保护古建筑方面存在这几类问题。

(一)公众的保护意识太弱

由于当今社会时代变换太快,人类过于追求快节奏生活,为求生活中的

诸多方便,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古建筑大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所以被翻新改造已为常态,而人类对古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的保护意识又太过于薄弱,所以古建筑的损减越来越严重,而在农村中,更缺乏对该种保护意识的宣传与维护古建筑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至于农村中的古建筑损毁更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古建筑的保护太过于表面化

近几年,以古建筑为基本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为应随这种潮流,这些旅游业的负责人会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相应的维修,虽然有些古建筑的外表还是该有的样貌,但其内部已填充满水泥钢筋,这种对古建筑的维护,治标不治本,有些甚至因为这些水泥钢筋,已经改变了原有的韵味。在蕲春县,有许多道观,例如宋树村的手巾庵,其修建于贞观年间,年代久远,经历风吹雨打后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该道观位于高山之上,为应旅游业的发展,此道观旁已修起一座楼层为七楼的旅馆,而手巾庵也重新进行了装修,外表看起来还是大致相同,但其墙面已重修,为保持坚固,填满了钢筋水泥。

(三)缺少对周围相关文化元素的保护

大多数古建筑都拥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而大部分古建筑维修时只关注此建筑本身而忽略周遭的环境,但该建筑的文化底蕴是通过周围的环境与该建筑本身相结合而形成,所以只关注建筑本身也是对古建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缺乏保护古建筑的专业技术

在农村中,大部分村民修建房屋就是找一些有经验的瓦匠师傅进行修建,很少有专业的建筑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参与,对于古建筑的维修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性的表面修补,而由于古建筑年代久远,且在不同时代,修建房屋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缺少拥有专业知识分子时对古建筑进行修补极容易对其造成损坏。

三、对古建筑的保护对策

(一)增强群众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应该让全民参与,而不仅仅是国家保护古建筑机构的事,通过实践行动让群众获得参与感,在这些参与感中增强自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虽然国家已颁发了许多有关保护古建筑的文书,但宣传力度不够,所以,应增强宣传保护古建筑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网络,电视等。这样,就算身处偏僻之地,也能接受到信息,以此增强古建筑保护意识。

(二)从实质上对古建筑进行保护

在对古建筑进行维修时不仅仅只在外表上下功夫,多了解维护的古建筑的相关文化内涵,了解其实质,通过专业的方式从根部进行维护,以此种方式不会破坏其本身包含的内蕴。且将古建筑与现代所具有的元素相结合,在保证不破坏其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以此不仅可满足现代人的要求,也不会对古建筑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三)保护古建筑时进行全面思考

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时,不只关注其建筑本身,多了解周围环境对其的映称作用,结合周围的环境对古建筑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蕲春县的九龙宫处于山顶,上山只有一条角度为75°的陡峭山梯,此段山梯能对上山之人的心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上山之人在进入九龙宫时能报有敬畏的态度,此为该宫殿的一特色,因此,在对该古建筑进行维修时,不能为了使得更方便地上山而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破坏。

(四)增强保护古建筑的专业知识

参与古建修缮主要有方案设计、辅助设计、工程负责人、工匠这几个层面,方案设计需要拥有较强的建筑史理论基础,较强的文物保护理念,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辅助设计是负责测绘等方面,工程负责人则负责指导、督促工程的实施,而工匠则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及技巧。只有这四个层面相互派和,古建筑才能在最小损毁的情况下进行修补。

四、结语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类所追求的快节奏生活,古建筑的保护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但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作为一个国家的标志之一,理应好好保护。因此,人们应增强自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积极投身到古建筑的保护活动中,并采取最科学的方式,将对古建筑的损伤降到最低,使具有历史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洲,潘可馨.《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与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2011,(08)

作者简介:

姓名:郑敏婕 出生年:1999年 性别:女 籍贯:湖北荆门 学历:本科在读 职称:学生

论文作者:郑敏婕,刘义聪,邱霖,石钰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浅谈古建筑现状及保护——以蕲春县农村为例论文_郑敏婕,刘义聪,邱霖,石钰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