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 423000
摘 要:课堂教学的管理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本文探究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措施,如:良好氛围的创设、课堂技巧的妙用、对学生心理的分析等有效措施,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课堂管理 有效措施
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重要一支。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体走向来看,主要是朝着灵活而民主的方向迈进。近20年来,有关课堂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谓日新月异进步非凡。
在相关学术论文研究中,学者们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师生的角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例如:国内张秀萍的《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989/02),从不同国家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总结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发展的五大趋势。杨连升在《论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教育研究2005/06)中提出课堂教学的几种艺术形式。吴玉臣、李勃、薛继东的《浅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神州2012/04)中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时刻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与课堂秩序管理能力中占主导作用,并提出各种应对课堂问题的解决方法、手段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季浩的《浅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演》(神州2012/04)阐述了在课堂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强调老师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同时间接地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介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M·M·马赫穆托夫从70年代开始研究课堂教学,在《现代的课》(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1981)一书中反对僵化的四环节的课堂结构(提问、讲新教材、巩固、布置家庭作业),他认为四环节的课堂结构不适应现代学校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并提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而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著作和学术研究从多方面分析了现代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改进课堂秩序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相关建议,为我国之后的课堂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但这些研究都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即学生违反课堂的原因。
本文在前人探讨小学低年级课堂管理基础之上,借助心理学知识,提出关于学生课堂行为原因以及措施的一些建议。
一、目前低年级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很多孩子在初入小学时会有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主要是角色的转变。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孩子们是无拘无束的,一张张小板凳绕成一圈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老师的角色既是老师又是保姆。而步入小学,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必须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里听课,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时不时训斥某几个捣蛋的学生等,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于是学生就发展成了三种类型:一种学生表现出课堂回答问题小声,课后与同学、家人都大声畅谈,害怕与老师沟通交流。另一种则表现出毕恭毕敬,服从老师任何安排的,被我们称之为“向师性”的学生。还有一种就是不服从老师安排,上课捣乱不听讲的“调皮分子”。不管是哪一类学生都带着小学生特有的标志。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自我控制能力差。小学生爱哭爱笑,情绪容易冲动而多变,自我控制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别人影响进而不自觉地模仿,注意力难以集中,喜欢玩小动作等。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整个小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是逐步发展的,5-7岁的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我班有个学生十分乖巧但写作业速度慢,上课喜欢发呆,每天晚上一个小时的作业量她能做到12点,老师和家长都十分担心如此现状持续下去。另一个学生则是十分聪明但好动,喜欢上课画画、玩转笔刀、讲小话和开小差。这两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都是低年级学生最有具代表性的。(2)爱表现,积极性高。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灵活,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往往争强好胜,想表现自己却不进行思考就着急地举手甚至站起来嘴里不停地说:“老师,老师,我我我”他们期盼老师能发现自己是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并能点自己回答问题得到表扬。而在课后,学生喜欢争着做老师交代的事情,例如发作业本,常常十几个学生争着发。打扫卫生也是争先恐后十分积极。
2.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特点。
儿童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是分层次、成系统的,其中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往往决定或支配着儿童的学习活动,影响着儿童智力的发展。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四类:一为了好的分数、不落于人后,或为了奖励和表扬而学习;二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了荣誉而学习;三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四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学习动机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低年级以第一类学习动机居多。这表明小学儿童还不善于把学习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不难发现,学生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这是直接与学习本身相联系的动机。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愿意上课,不愿总是做游戏,认为总做游戏就不像个小学生了。再者,有许多班级都需要靠小星星、积分卡之类的鼓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玩具、学习用品进行发放,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点就与第一类为了奖励而学习的学习动机相吻合。
3.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Wragg et al.(1984)曾在英国一些学校开展了一次非常详细的调查,调查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课堂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关于“肃静”一类的问题。按照要求参加调查的2525名中小学教师汇报一周处理过学生捣乱行为,结果发现学生随意开腔、无所事事和骚扰其他同学等课堂经典问题较为频繁。懒散、迟到和鲁莽无礼出现的频率较低。这就是老师们如此疲惫,时刻担忧课堂效率的原因了。但实际上,即便是我们成人也无法做到一天到晚规矩地坐在座位上而毫无怨言。成人都无法做到,更何况小孩子呢?老师把学生看得太成人化,没有考虑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所以一般课堂中孩子发出声音是天性使然,时刻安静坐好等待老师上课才是不正常的表现。但是课堂终究不能杂乱无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呢?
二、课堂管理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一提起课堂,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学生腰板挺直坐好,双眼有神注视着老师,鸦雀无声。老师提问,学生整齐划一地举起右手,等待老师的点名,进而规规矩矩地作答。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始终扮演着“木头人”的角色,这样显然是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时代,老师应该具有新的方法去管理课堂,有效的课堂管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以我的经验来看,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顺利组织,纪律是必要的保障。一堂课纪律良好教师授课也就轻松,学生领会也就轻松。但课堂上总会有违规的学生。一般有效的技巧有:
1.有目的地预防。
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有针对性暗示或提醒学生,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进行组织教学。将目光锁定在开小差的学生身上提醒他的行为是不对的,课堂教学时老师眼睛要扫视全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其次还可以用语言提醒鼓励学生:同学们最近上课表现都特别好,上课玩小动作、讲小话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就连最调皮的小朋友都改正了许多,老师真为大家的变化感到高兴,老师相信你们接下来会做得更好。多表扬多赞赏会大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激发语文学习的欲望。
2.伺机提醒。
课堂上,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喜欢交头接耳,如果采取大声训斥或批评的方式,是不大明智的。学生会因为害怕老师的斥责,不敢与老师交流所形成的僵局会让老师更加气愤,这样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化他的错误行为。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用眼神提醒学生,或者用语速以及语调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个别不专心的学生,老师可以走近轻敲桌子、轻轻指指他的书本给予暗示,这样既可以不中断教学、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3.树立榜样。
课堂教学中榜样的树立更能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达到自我的满足感。树立榜样一方面使得小学生纷纷追逐,另一方面受到大家的赞赏,当榜样的学生会继续前进。这种方法是最为积极有益的,既能督促后进生又能激励优秀生的进步。
4.采取多种形式适当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的状态是一节课活跃程度的阀门。一个充满着激情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比一个冷峻严肃的老师更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个爱笑的老师总是能给予学生舒适感,常用童真童趣的语言调动课堂,适当地与学生分享老师的所见所闻,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另外,运用老师特有的个人技能,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写一手整齐的粉笔字都能给学生积极的印象。其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多种形式的朗读,表演课本剧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5.批评要有艺术。
沟通艺术上,“近因效应”经常出现。“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了乙的痛恨,都是近因效应的表现”。因此,将“近因效应”放在批评学生时,讲究一点艺术,在批评结束时加上一句“尽管老师说的话重了一点,但希望你能明白老师的用心”、“也许老师过于激动严厉地批评了你,那是批评你的错误行为而不是讨厌你,希望你能好好加油”。此时的学生可能不但不会埋怨你的批评还会受到勉励改正缺点。但另一种结束语就截然相反了。“……你再说话老师就罚你站到后面去”、“……下次再这样就直接把你送去校长办公室”、“……你再这样,我就叫你家长领回去,不要来读书了”。如此凶神恶煞带有威胁性的恐怖结束语只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学生会产生极其抗拒的逆反心理,下次他就会有样学样去威胁其他人。老师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注意沟通艺术,能有效帮助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效课堂管理的意义
本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现状,从课堂组织技巧、管理措施入手进行研究,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心理学知识、课堂管理学知识,全方位掌握学生基本信息,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最实用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善课堂秩序,优化课堂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目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发现,课堂有效组织教学仍是当今教育教学的关键;课堂技巧是课堂氛围的活跃剂,有效课堂管理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老师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本论文在有效课堂管理措施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梅 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钟启泉 赵中建 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慕南 课堂教学心理学[M].辽宁,辽海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周鹰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论文; 措施论文; 组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