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馆藏高级职位分类体系的几点看法_档案分类论文

对馆藏高级职位分类体系的几点看法_档案分类论文

对馆藏高位分类体系的管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见论文,高位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档案馆的高位分类,通常指的是划分全宗与确定全宗号的坐次。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档案馆的馆藏高位分类也不仅仅是全宗划分和确定全宗号的坐次了,高位分类体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组织全宗的划分更为科学。组织全宗,也就是以法定形式组成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各个全宗,这是全宗的基本形态。确定组织全宗主要是根据两条原则:一是工作或生产职能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便于保管和利用。党政机关主要看有没有独立的发文权,企事业单位主要看有没有独立的核算和分配权,致于机关单位的大小,档案的多少,领导关系是否从属或下属或代管与划分确定全宗没有制约的关系。第一条是划分的根据,第二条是划分的目的,这是划分确定立档单位和全宗的根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党委系统可以划分若干个全宗,上下有直属领导关系的可以划分确定独立全宗,时间相对较长的临时机构可单独成立全宗……。

联合全宗也属组织全宗的一种形式。

变化之二,群体全宗将日趋增多。群体全宗,是指由群体形成的全宗。群体也就是一群人在同一规范与目标下协同进行社会活动的一种组合。他明显的特点是群体成员在工作和生产上相互依附,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群体虽然是组织的组成部分,但又能相对的独立,可以单独成立全宗,由几个人合作,创作组、研究组等形式的都属此类。群体全宗既区别于组织全宗,也区别于个人全宗,根据社会发展,群体全宗在档案馆将日趋增多,将成为馆藏结构的重要成分。

变化之三,人物全宗为馆藏增加了新的成分。人物全宗是指由当地影响较大,知明度较高的著名人物,在一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它包括著作、手稿、日记、信函,以及亲属、友好和社会所撰写的有关该人的材料。

人物全宗,主要由人物本人形成,但又要与他所在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档案有所区别。

目前,有独立的人物全宗,有联合的人物全宗,有人物档案汇集等多种形式。

变化之四,档案汇集的补充形式。档案汇集是由不同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混合体。它是由零散的不明全宗归属的档案,人为地组成在一起的高位分类。为了方便利用和便于保管,将历史上种种原因遗留下来又有保存价值的零散文件,按照来源原则很难确定所属全宗,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组成若干案卷,作为特殊的高位分类,按全宗对待,给予号头确定坐次。

这种情况,在档案馆是不可避免的。收集工作做得越有成绩,档案汇集的形式就越多,尤其是对历史久远的档案,地方特色的档案,都不是按全宗接收的,其特点是数量少,内容杂,断代多,价值大。对此,只能按档案汇集进行整理与管理。

变化之五,图像汇集增添了馆藏的色彩。图像按道理应随着有内在联系的其他档案一起组卷,但在档案馆也经常出现一些很珍贵的图纸和照片,很难确定所属全宗。如解放前革命根据地县以上地形图和行政图(收集来的);历届厅、局长,县委书记、县长照片影集(收集和拍照弥补上的);名、优、特产品和商标(档案馆与有关单位汇编的);补测补绘的地下管网图等。类似以上的档案并入哪个全宗都不合适,又区别于档案汇集,故此取名图像汇集。这种图像汇集不仅使用价值大,而且很受人们的欢迎,是档案馆馆藏结构走向合理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变化之六,录音档案使馆藏在空间有了立体声音感。录音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音响档案显得更为突出。录音除载体不同外,还保留了原意、原声音,使档案更为真实。这部分档案大部分是会议上的讲话,录音记录都与相关的会议组成案卷了,原版磁带因是一种磁记录的存储信息,只能单独存放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档案。

录音档案,不仅内容重要,而且要通过录放机才能了解其内容,同时还需要特殊的库房设备才能保存,所以成了馆藏重要的组成部分。

变化之七,实物印章的保存。印章与录音都是特殊的载体,过去曾有人提出只留印模和记录作为档案,印章和磁带不作为档案而拒之馆外。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印章也是一种历史记录,是一种特殊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有金属、玉石、牛角、象牙、砖、木、胶等载体刻记而成。中国有一句古训:“地凭文书、官凭印”,俗称“印把子”,它与“枪杆子”并称于世。

过去人们方的称印,圆的称章,有方为印圆为章之说。还有长条型的、三角型的,现在人们把戳记通称为印,连个人的手章也称为手印了。

印章,起信任、凭证作用。它是上传下达,互相沟通、连络的法人唯一的印记凭证。在过去只认大印不认人的故事很多,如“包公丢印”、“空印盒”等都编入传统的剧目以警示后人。可见,印记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信任感。

印章,大小有严谨的规格,用印有严密的纪律,印色有严格的要求。印章,在现行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凭证作用,机关单位完成历史使命或撤、合、并之后,也就随之完成了使命而上交销毁或存入档案馆保存。历史上各朝代衙门的印章成了文物部门、档案部门和收藏家必争的文物珍品。我认为,印章既是文物,又是档案。说它是档案,根据有三:一是印章是法人、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凭证印记;二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三是考据它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等级、作用的唯一凭据。

印章,近年来在馆藏结构上增添了一种新的成分,保管和研究印章也成了一门新的学问了。

变化之八,资料成了馆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时期的档案就有什么时期的资料,这已成定律。资料在档案馆的馆藏数量上仅次于档案而居第二,它是档案不可缺少的补充,它有专业性强、问题集中、使用方便的独到特点。在管理上有科学的分类体系,现在已成为各级档案馆馆藏的重要成分。

变化之九,珍贵带文字的实物(各种奖旗、牌匾)也成了馆藏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北省档案馆收藏着“边区创举”一块铜板档案。它是沟沟水发电站在建站时,边区政府发给的一块铜匾,上面刻记着发电站的建设规模和“一边打仗一面建设”的重要的历史记录,现在已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凭证。此类实物收集时特别注意,要收集在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实物,其他就不宜扩大收集了。

总之,馆藏这个概念,除了档案以外,还有与档案有关的历史记录,统称为馆藏。这是现阶段馆藏高位分类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它又不能混同全宗在一起分类保管,只能作为高位分类的一席品位而平起平坐,成为各有特点的独立的体系。所以,我们要研究它们的形成规律、重要价值,以及分门别类地珍为保管,在档案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标签:;  ;  

对馆藏高级职位分类体系的几点看法_档案分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