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应用论文_戎艳华

戎艳华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 目的:探究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4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护理组,两组分别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结合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长。结果:护理组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长19.3d明显低于对照组15.2d,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护理组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杆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神经外科;多重耐药杆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26-02

多重耐药菌作为一种对多种抗菌药物有明显抵抗的病原菌,其临床定义是对三种以上抗菌药物有抵抗作用。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诸多菌群出现功能失调,细菌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更多的耐药菌株出现[1]。常见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等,在诸多菌种中,MRSA是感染最多的一种重要病原菌,MRSA的传播途径较多,据研究发现,其中因医务人员手部被污染后通过接触病人从而产生传染的方式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医院内病原菌的感染耐药越来越严重,医院内交叉感染和暴发性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对患者的疾病转归非常不利,并且增加医疗费用,在感染的防控中做好相应的干预和控制非常关键。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诊并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应的检查确诊,并且排除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护理组,两组分别6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在20~78岁,平均为54.2岁,其中尿路感染患者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6例、切口感染患者11例、呼吸道和尿路共感染患者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在20~77岁,平均为54.4岁,其中尿路感染患者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4例、切口感染患者12例、呼吸道和尿路共感染患者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男女比率以及感染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结合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培训制度,落实筛查制度,执行监测报告对患者进行隔离、消毒、职业防护、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标本收集、加强基础护理和废物管理[2]。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让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中的感染控制有全面掌控,并且加强工作人员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在工作中要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护工作,对人员流动也有全面掌控,对于有发热和细菌定植的患者也要进行定期筛查和感染防护;在感染防控中要严格控制,遵循早发现、隔离和治疗;结合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消毒隔离,隔离是感染防控的重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隔离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因素,并且患者的病床旁相关使用仪器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的使用;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同时进行定期东风,对病房的门把手、水龙头以及床头桌也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手部防护,勤洗手,尤其是接触了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手部清洁;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气管切开以及插管等有创性操作;做好标本采集和菌培养检测,另外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对医疗废物也要合理处理,另外对细菌定植的患者要进行消除治疗,对患者的口腔、下生殖系统、呼吸道都要加强基础护理,患者要勤翻身、拍背护理,保证患者的皮肤湿润,并对患者常用的插管进行严格消毒,另外患者使用的医疗废物要及时高效处理,患者的血液、被褥以及体液都要及时有效处理,避免出现医院内的用品和敷料处理不当等导致的医院内感染传播。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的组间对比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护理组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长19.3d明显低于对照组15.2d,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护理组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

3.讨论

神经外科是一个疾病较为综合复杂的科室,患者的疾病较为危重,很多患者会存在运动不便,很多患者需要进行卧床接受治疗,因此患者的生理机能出现很多异常状况。在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培训制度,落实筛查制度,执行监测报告对患者进行隔离、消毒、职业防护、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标本收集、加强基础护理和废物管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要与患者直接接触,不同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管理非常关键,控制好感染传播的外源性因素,做好病原菌的防护、隔离和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根本上改善感染的传播和控制情况。

本研究中,护理组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长19.3d明显低于对照组15.2d,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护理组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因此,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杆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今兰,马国伟,齐晓磊.某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干预对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6(08):158-159.

[2]李洁,李向真,李玉英,庞月娥.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9(07):116-117.

论文作者:戎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护理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应用论文_戎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